这是北宋仁宗嘉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059年,这天开封府接到了一起诉讼案,一个姓刘的老太太状告自己的侄儿刘保衡与无赖、二流子等交好,游手好闲,损坏老刘家的祖产(“亡赖豪纵,坏刘氏产”)。
老刘家是个富豪家庭,刘保衡在开封经营了一家大型的酒场来销售酒。北宋朝廷原本对酒类的生产和销售都是国家直接掌控,但很快就因为官员们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不高等情况导致酿出来的酒口感糟糕,老百姓压根就不接受,迫于无奈之下北宋朝廷只能将酒坊的酿酒和经营权承包出去,而承包者每年需要向政府提供一定的费用。
承包制度还设计的颇为人性化,实行的是“扑买”制度,您听的复杂,其实就是拍卖的前身,承包人们纷纷提供自己的报价,高价者得。但有个问题,酒场听起来是赚钱,但有人可能过于乐观的估计收益,所以盲目的给出过高的标价导致收不回成本,反而欠了政府的钱。
刘保衡老兄就是这么个悲催人物,也不知道他是投标价给的太高还是不善经营,很快就亏了大本,欠了朝廷将近1000贯钱(约600~1000两白银)!
1000贯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官员当然要来找刘保衡的麻烦。无奈之下刘保衡只能卖掉老刘家的祖屋(京城中的一处住宅)来还债,房子很快就卖了出去,刘保衡交钱之后人债两清。
整个流程没什么问题,欠债还钱,没钱卖房抵债,那为什么刘老太要状告自己的侄儿呢?因为刘老太说刘保衡不是刘家的子孙,所以他无权卖掉刘家的祖宅,
我们也不知道刘保衡是刘家的养子还是其他,但开封府经过调查发现刘老太说的是实话,这就代表刘保衡并不具备卖掉刘家祖业的权利,于是宣布刘保衡卖房无效,责令他将钱款退给买房人,而买房人则将房子退还刘家。
这事儿本来也没啥,不过开封府官员们在审案时又发现一个问题,购买老刘家祖宅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司使张方平(也就是负责追债的主要官员)。
这里我们又要讨论一下开封府的房价了,房价这个玩意是从古至今都是折磨人的“小妖精”,咱们以北宋为例,北宋初年一套豪宅的市场价在五千贯以上,当年北宋宰相向敏中曾经以五千贯购买了薛安上的宅子,结果被薛安上的继母告了一状,向敏中的宰相帽子就丢了!可见当时人们认为五千贯买一套宅子实在是太便宜了,两人肯定涉及贿赂和猫腻。随着时间的推移,仁宗年间房价肯定节节攀升,老刘家的这套祖宅值多少钱咱们想想都知道。
刘保衡欠着朝廷的钱急于出手,于是将这套房子以一千贯左右贱卖,而张方平老哥近水楼台先得月,用做梦都不敢想的价钱把这套豪宅买下,占了这么个大便宜估计老张做梦都能笑醒。
可没等张方平高兴多久就被刘老太给搅碎了美梦,得,这下房子没买成,全开封府的人都知道了三司使张大人贱买了刘保衡的房产。
这下糟了,为啥?包大人出手了,哪个包大人?包青天包拯!
作为御史中丞的包拯果断上疏弹劾张方平:追刘保衡债的主要就是你张方平,贱买人家房子的也是你张方平,焉知在这过程中你张方平没有仗势欺人,有没有不正当的交易关系?弹劾了还不算,包大人直接跑到宰相富弼那里“诟责宰相,指陈前三司使张方平过失,怒宰相不早罢之”。
也就是说包大人喷了张方平还不过瘾,连带着把富弼也大大的责备了一番。
包大人出手了,其他的御史言官们也纷纷上疏,于是乎张方平老兄三司使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就灰溜溜的外放当官了。官位是丢了,更糟糕的是贱买房产成了老张一生的污点,在几年后他再次回到朝廷中枢担任重要职务时还被人指指点点曾经的“贪鄙”罪行……
卖个宅子导致一个宰相级的高官下台您可能想不到吧?但这还只是个开始,这三司使还得有人来当啊!于是宋仁宗任命宋祁继任三司使。不过这个命令包拯再一次强烈反对,为什么?因为宋祁这货在益州当官花钱就大手大脚的,经常花天酒地,这样不知收敛的人怎么能够掌管市场方面?更何况宋祁的老哥现在当着执政的宰相嘞,应当避嫌啊!
宋仁宗说包黑子你烦不烦啊?朕就不听!包拯说您不听我就一直说,说道您听为止!而其他谏官们也说宋祁这人实在是太能花钱,而且以前当官的时候就有劣迹,这样有生活作风问题的人来掌管国家的财政那不是送羊入虎口么?
宋祁的哥哥宋庠也劝宋仁宗,自己现在当着宰相,弟弟又掌管着国家财政,这确实是不合适,希望皇上您把弟弟安排到地方上去吧,于是宋祁还没在三司使的位置上坐热,又被赶到郑州去当知州了(宋祁表示我简直哭晕在厕所!),这货心里可瞄着宰相的位子呢,三司使位高权重距离宰相也就一步,好好干干凭着资历也能熬成宰相,可一被外放这仕途算是到了头了,以后再想进朝廷中枢千难万难,所以宰相也成了宋祁一生的心病,只要是听到朝廷认命谁谁谁为宰相,宋祁都怅然若失。
不过这也是您自己作的,您要不花钱如此奢靡,挪用公产人家也不至于弹劾你嘛!
这样一来在包大人的弹劾下三司使足足换了两任,其实还不止…….早在张方平之前担任三司使的是宋仁宗信任的外戚张尧佐,这小子更不是个玩意儿,担任了四个职务,贪污受贿搞的一团糟,包拯为了弹劾这个货连唾沫星子都喷到宋仁宗的脸上去了!宋仁宗不胜其烦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三司使之位。
这下宋祁也走了,宋仁宗想了想,张尧佐当三司使你包拯觉得不合适,张方平被你弹劾走了,宋祁当三司使你还是觉得不合适,那干脆你老包来当三司使咯!于是仁宗下令:“权御史中丞包拯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这下消停了吧?
消停?您想的太简单了!翰林学士欧阳修就炸了,而且炸的很彻底,他马上上疏反对此事,理由如下:御史的职务本来就是监察政府,考核官员的存在,你爱怎么喷怎么喷没人说,但现在问题是他包拯把三司使的官员们弹劾下台自己上位了,那别人会怎么想?即使包拯的确是大公无私清廉正直,但“逐其人而代其位”这种行为你要说没啥猫腻谁会信呢!而且陛下您任命包拯为三司使的这种行为也是开了个坏头,弹劾了别人自己能上那他们不得眼睛血红的盯着朝廷的官员们没事也给你找点事来做啊!
所以欧阳修说陛下您封他一个再大的官,就算是宰相我们也没话说,但您唯独不可以封他为三司使,这叫避嫌!而且欧阳修还狠狠地嘲讽了包拯一波:“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况如拯者,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也就是说包黑子这人没能力,学问也不过关,做事毛毛躁躁的,这样的人怎么能当三司使呢?
而包拯也知道了欧阳修的弹劾,于是乎包大人提出辞职并待在家不上班,不过仁宗皇帝没有听欧阳修的劝谏,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让老包当上了三司使。
这事儿我不做评论,欧阳修的这封弹劾是出于公心还是夹着私怨?弹劾包拯是不是为好朋友张方平、宋祁鸣不平?这些具体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这种政治上的避嫌是否要得?我也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
不过刘保衡卖房案这件事儿还没完,开封府在审理案件时又把宰相富弼的女婿,扬州知州冯京给拉出来了,老冯又作了什么死呢?在开封时老冯和刘保衡是邻居,有一次冯京找刘保衡借钱,用自家的铜器当抵押,刘保衡虽然经营酒场但早就欠了一屁股债,手头上也没有什么余钱,不过宰相的女婿自己又不敢得罪,于是乎只能用自家的银器当钱借给了冯京,这虽然是小事,但说出去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冯京在御史弹劾自己之前主动请求降职,被外放到了庐州,从繁华的大都市降到小地方,冯京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吧!
刘保衡老兄可能也想不到,自己因为没钱卖房竟然导致了两任三司使被弹劾、宰相女婿自请弹劾,执政宋痒被批评,包拯被欧阳修弹劾……两任三司使下马,一个大郡知州降职的官场大地震,要不是仁宗最后坚持让包拯当三司使,不然短短时间连着更换四个宰相级的高官!北宋官场的政治风气可见一斑,这要是搁在明太祖年间,这就不是降职能够解决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