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他是大唐名相,平定淮西之乱的首功之臣,连关汉卿都为他写过剧本

他是大唐名相,平定淮西之乱的首功之臣,连关汉卿都为他写过剧本

我国古代文学小说中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系列,叫做“公案系列”,其中以《包公案》、《海公案》、《施公案》等为代表。小说中的主人公基本都是历史上大家公认的清官,几乎没有位高权重的权臣,可见民心的方向。

不过也有一些历史上的名臣身怀几个民间杜撰的小故事,从这一方面也可看出他们得到了民众的认可,比如下面要介绍的这位。

01

被关汉卿垂青的历史人物

写出了《窦娥冤》的元朝著名剧作家关汉卿,根据唐代流传下来的两个民间小故事连续创造两出杂剧,分别是《裴度还带》和《裴度失印》。

第一则故事讲的是裴度家境贫寒,在山庙中寄宿的时候无意间捡到一条玉带。那条玉带是高官所配戴的,价值高昂。可是贫寒的裴度并没有心动,而是耐心地等待并还给失主,因而救人性命,最后高中状元的事情。

第二则故事则是讲裴度的官印被盗,他没有着急追查,反而告诫大家不要声张,如往常一般。没过多久,官印又回来了。别人问他其中原因。裴度说:“肯定是手下因事偷印使用,如果不急于追查他会把印放回原处,如果追查的急,官印会被销毁,那样就再也找不到了。”

从两个故事可以看出,裴度的形象都是正面的。一个是诚实善良、满怀正义感;一个是机智宽容,善于理解别人。这个可以让关汉卿专门创作的历史人物,一生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故事。

02

风险中的机会

裴度的家世没有戏剧里说的那么惨。他出身于山西闻喜的裴氏家族,这个家族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望家世族,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周朝。

几千年间,这个家族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几乎涵盖了所有职业范围,最让人耳熟能详的估计就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了。

裴度的祖父和父亲都在县城任职,因此他步入仕途也算“家庭传承”。贞元五年,裴度中进士,几年后成为了监察御史。因为敢于说真话,让皇帝不喜,被踢出了长安。

从中央机关被调到地方基层,自己还不被皇帝喜欢,可以说政治前途基本已经到头了。史书对这段时期裴度的介绍是寥寥几笔,一带而过。

可没有想到的是,“天无绝人之路”。魏博藩镇随着田季安的去世而陷入动乱,这场“祸事”却成为了裴度一生的转机。

安史之乱后,并没有实现想象中的全国大一统,反而因为没有战争,各个节度使开始拥兵自重。老实点的还愿意和长安阴奉阳违,不听话的干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这个魏博藩镇就已经将近三十年不行朝廷的法度了,什么事情都是田家自己说了算。田季安死后,将领们推举田兴成为下一任节度使,可田兴从小思想正统,认为地方应该听朝廷调度。因此在掌权后秘密派遣特使前往长安,要求派人来宣传朝廷政策。

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裴度。当时谁也无法揣摩清田兴的真实想法,并且之前发生过节度使擅杀朝廷特使的事情,由于长安势弱也不敢对藩镇怎样。如果田兴真要杀人,那裴度就是白死。

顶着这样的压力,裴度却和田兴完美配合,合力将这个脱离指挥几十年的藩镇收了回来。

03

危难中的逆袭

完成任务后,裴度成为皇帝起草诏书的中书舍人,进入了帝国权力中枢,可以说这场前途是从“风险”中搏出来的。

此时唐王朝已经换了老板,新上任的唐宪宗野心勃勃,要改变政令不出长安的窘况。对待不听话的藩镇,皇帝坚持要武力收拾,因此主战派成为了宠儿。

当时主战派的代表是宰相武元衡,在他一手调度下,朝廷先后将不听话的川南、邠宁等藩镇收拾了一顿,随后又对公然跳脚的淮西动兵。

可是淮西藩镇和前文说到的魏博,还有当时实力最强的淄青都是一体的,大家祖上是一个锅里搅过马勺的战友,自藩镇成立之初就制定了攻守同盟。魏博的“中途改道”已经让大家很不高兴了,更何况朝廷要对淮西用兵。

当时淄青藩镇的节度使李师道,派出了一支由几十人组成的杀手组织,专门到长安暗杀宰相武元衡,同时在名单上的还有武元衡的得力助手裴度。

当天清晨在上朝的路上,杀手们集中主力当街砍死了武元衡,同时分出一小部分人去对付裴度。武元衡是宰相,出行有士兵护卫尚且性命不保;更何况裴度不是宰相,只有一个仆人随行。

当时,裴度刚刚走出通化坊的大门,被埋伏在附近的杀手连刺三剑。头一剑砍断了裴度的靴带;第二剑刺中后背,所幸仅划破衣服;最后一剑击中了他的头部,顿时血流如注,受伤的裴度栽倒在旁边的水沟里。

杀手上前准备砍其头,当场唯一的随从王义从背后紧紧抱住了杀手,并大声呼喊。刺杀行动本来就要秘密进行,否则杀手不好逃跑。情急之下,刺客砍断王义的一只胳膊逃脱了。而水沟里的裴度因为头上的帽子较厚,只是受了重伤,堪堪从鬼门关门前滑过。

04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刺杀行动举朝震惊,硬风格的唐宪宗非但没有被吓倒,反而让养好伤的裴度接任武元衡宰相的位置,继续高举主战派的大旗。

随后裴度亲自到前线压阵,硬生生地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完成了。时隔几十年,淮西藩镇终于又通行长安颁布的法令了。凭借此功,裴度被封为“晋国公”,世称“裴晋公”。

裴度对唐朝的贡献并不仅仅是收回了一些不听话的藩镇;他还积极举荐人才,韩愈、李德裕等名臣都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甚至诗人元稹的军事才能也是他挖掘出来的。

同时裴晋公还特别注意保护文人,那个时代并不缺文豪,可受打击的文人也比比皆是。比如让几任皇帝都十分厌恶的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而正是裴度频繁与其二人聚会畅谈,才保证了仕途上备受打击的刘、柳,得到了一个平稳顺畅的晚年生活。

史书上对裴晋公的评价是:“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郭子仪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用他的名字作比喻,应该是对裴度功绩的最高赞誉了。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金钖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名相,裴度,卿都,连关,历史,朝廷,杀手,长安,平定,淮西,观点评论,裴度,武元衡,田兴,裴晋公,藩镇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名相,裴度,卿都,连关,历史,朝廷,杀手,长安,平定,淮西,观点评论,裴度,武元衡,田兴,裴晋公,藩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名相,裴度,卿都,连关,历史,朝廷,杀手,长安,平定,淮西,观点评论,裴度,武元衡,田兴,裴晋公,藩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