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鼓声与百姓——以登闻鼓为例探析唐代直诉制度

鼓声与百姓——以登闻鼓为例探析唐代直诉制度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大结局中,有王老太太击鼓告顾候夫妇的一幕,看得众人是又气又急。

在众多的影视剧片段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击鼓鸣冤”的场景,因为要“鸣冤”,所以才“击鼓”。这是古代社会一种最常见的鸣冤形式,它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制度。

一、登闻鼓

1.初识登闻鼓

相传在尧帝、舜帝的时候,就有一种说法叫做:敢谏之鼓。顾名思义大多用于朝廷上谏言,也作鸣冤之用,但彼时鸣冤的作用还未成为一种主要作用。

据《晋书·武帝纪》中对于“伐登闻鼓”的可靠记载,“敢谏之鼓”变为“登闻鼓”具体时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登闻鼓的主要作用就变成了上诉陈述冤情或有十万火急之事需要上报,历代相延。

但无论是尧舜时期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之后,无论是“敢谏之鼓”还是“登闻鼓”,都是朝廷与百姓最直接的联系,是政府最贴近民情的一种方式,是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项智慧的结晶并历代相传。

在唐代自然也不例外,皇帝将鼓设于朝廷门前,有冤者击打此鼓,或是皇帝亲自申冤亦或是自有官员为之平反。

2.唐代的登闻鼓

在历史上,敢称为盛世的朝代,只有大唐。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唐朝的开创者唐太宗受农民运动的影响,非常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将百姓的社会地位看得很重要。而他后代贤明的子孙也谨遵先祖教诲,从而在民生上下了功夫。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培养人才...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决策,无疑不体现了唐朝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尚:平等重人,自由开放。

而登闻鼓作为百姓或官员直接上诉的重要方式之一,唐朝的帝王们又怎么会不重视呢?

由于唐朝时期的开放性和先进性都是与其他朝代所大不相同的,相对而产生的社会管理制度,自然也各不相同,登闻鼓制度作为社会管理制度之一,其内容与内在核心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登闻鼓制度

1.登闻鼓制度的发展

登闻鼓制度是在西晋时期明确建立起来的,朝堂外设有登闻鼓,凡有击鼓者,皇帝或官员必须具状上奏,平反冤情。

自此开始,中国古代社会的登闻鼓制度就开始了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朝代的变迁,登闻鼓制度也有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

如唐朝之前的隋朝有明确规定:有枉屈逐级申诉,不能解决的再击打登闻鼓。

唐朝之后的宋代在唐朝登闻鼓制度完善的基础上,甚至设立了完备的相关体系,如: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而且有重要的官员专门管理登闻鼓。

这意味着登闻鼓已经逐步进入成熟阶段,而唐代作为衔接区别如此之大的两者之间的部分,其发挥的历史功能不言而喻。

每个朝代都有其不同的登闻鼓制度,这取决于该朝代的时代特征和皇帝高官对百姓的关爱程度,登闻鼓制度本质上就是有关民生的上诉制度

2.唐代登闻鼓制度基本内容的介绍

众所周知,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其登闻鼓制度的发展自然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李渊夺位成功时,相关的登闻鼓制度已经有了基本面貌。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开创了太平盛世,在其即位后的法典《唐律疏议》中,有一篇《斗讼律》,其上详细记载了有关于登闻鼓制度的一些法律记载,如:其中提到过如果你鸣冤击鼓所说之事并不符实,是要接受惩罚的,杖打八十,或者更严重。

可见登闻鼓作为朝廷与百姓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却并不是谁都可以滥用的,登闻鼓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这样一个有用的利器,应该用在刀刃上,所以相关的法律制度本就应该严格公平,既不会让百姓失望,又不会让百姓以此为由,随意滋事。

但是有一点疑惑的是:唐朝的登闻鼓并未有详细记载到底置于何处,只有个别文献对此有三两处透露,并不详尽。

在开成三年八月,是唐文宗李昂在位的年代,依照彼时谏议大夫知匦使事李中敏所上奏过的内容可以得到以下内容:

进状人击鼓须得知道进状人的姓名、住处、以及更多详细的信息。

金吾将军是在光顺门接受进状的。

所以由此可以推测,大概是当时的登闻鼓是设于光顺门前的。

唐代还专门设置了“匦”来管理登闻鼓,如上文提到的谏议大夫知匦使事李中敏。匦就等同于现在的意见箱,如果你对某些方面有意见或者有建议,都可以投到其中,以此来鼓励百姓敢于发言,以及一些有能力者的自荐,还有申冤的作用。

从武则天开始,一直到五代,匦一直都存在且发挥着其特有的社会效益。武则天后期将四匦合而为一,但无论如何的变化,有一个不变的特征是:匦职越来越趋向于检察机关,也就是说,匦职成为皇帝关注民生,深入百姓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此同时,登闻鼓的发展趋势也与匦职相同。

三、登闻鼓的功能

1.诉讼功能

这是登闻鼓制度的最大功能,也是设计的初衷和实用的最佳体现。其作为司法体系的一部分,是民生与政治直接接触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古代封建社会,君主与百姓之间的差距是天壤之别,身份差距极大。那些位于社会底层的百姓,根本无法接触到帝王或者上层官员,所以其实对于最底层的百姓来说,登闻鼓的作用并不大。

但是当皇帝出巡或者发生其他意外时,让冤情有可能平反,虽然这种情况的发生微乎其微,但总归是百姓心中一块定海石头,让百姓有些安全感和归属感。

如果没有登闻鼓制度,百姓知道自己的冤情永远不可能被平反,希望是一个人甚至一个社会发展下去的动力,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登闻鼓制度就是一种希望的存在,而这种希望最本质的体现就是:诉讼。

2.政治斗争当中的工具

上诉申冤不只是平民百姓的特权,很多官员也会选择敲登闻鼓以示冤情。

因君主和百姓的身份差距过大而使用登闻鼓的作用并不大,但对于官吏来说,登闻鼓的作用几乎是被放到了最大。

官吏们或遭受小人谗言蒙冤受难,或想为自己的罪名开脱请求少受责罚,都会选择登闻鼓制度。因其社会地位较高,离皇帝距离也较近,毫无疑问官吏的上诉能够更好地引起皇帝的关注和重视,在这样的过程中,登闻鼓所发挥的社会效益不言而喻。

但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登闻鼓也成了政治斗争中的工具。

3.一种监督官员的方式

在《还珠格格》影视剧及众多影视剧中,都有皇帝微服私访,适逢有人敲登闻鼓鸣冤,举报下层官吏徇私枉法,包庇私情,贪污受贿等等一系列罪状,也有下层官员趁机告状,扳倒上层官员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层出不穷,让登闻鼓制度的作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一个官员或清明如父母官或贪赃至人皆愤恨,一上诉、一调查便天下皆知。

4.劝诫皇帝

从尧帝、舜帝开始的“敢谏之鼓”开始,登闻鼓就有直言上谏,劝诫皇帝之用,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登闻鼓的此种社会功能却没有被忘记,也没有被淘汰。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敢谏之臣,冒着触怒龙颜,伏尸百万,血流千里的危险,为了朝廷的发展,为了百姓的生活,为了时代的进步,仍然如一根定海神针一般岿然不动。

登闻鼓,也是他们敢说真话,敢于劝谏皇帝的工具之一。

历代的皇帝,有如李世民一般的明君,也有如秦二世一般的昏君,但无论是哪一种君王,接受臣民的劝诫使他们作为帝王工作中的一部分,由此,登闻鼓制度的地位、劝诫皇帝的功能的重要性便可见一斑了。

纵观整个历史长河来看,登闻鼓制度的出现就是直诉制度的重要体现,是皇帝了解民生的一种重要渠道。而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其登闻鼓制度自然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无论是登闻鼓还是匦,其诉讼功能、政治斗争功能、监督功能以及劝诫皇帝的功能都是经过历史的证明,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功能,更无论是哪一个朝代,其背后所真正期盼的是建设一个和谐且民生幸福的国家,登闻鼓只是作为其中一种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以唐代为例,看登闻鼓制度对我国古代司法诉讼体制的重要性》

《登闻鼓制度的发展》

《唐代直诉制度的研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探析,社会,时期,唐朝,皇帝,唐代,制度,朝代,闻鼓,百姓,观点评论,皇帝,制度,官员,百姓,登闻鼓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探析,社会,时期,唐朝,皇帝,唐代,制度,朝代,闻鼓,百姓,观点评论,皇帝,制度,官员,百姓,登闻鼓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探析,社会,时期,唐朝,皇帝,唐代,制度,朝代,闻鼓,百姓,观点评论,皇帝,制度,官员,百姓,登闻鼓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