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抗肿瘤药物注射进人体后,药物浓度会逐渐下降,但溶瘤病毒有复制能力,进入人体后数量会不断增加,且大多数溶瘤病毒治疗是瘤内给药。这些因素使得许多传统的药代动力学、剂量和时间安排等方法都不适用于OVs评估。”
“目前来看,至少在临床应用方面,相较其他肿瘤疗法,溶瘤病毒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适应证还停留在实体瘤阶段,而且从现有数据看,溶瘤病毒治疗效果一般,同时由于个体差异较大,针对不同人的剂量也较难把握,这些都要改进。”在6月20日举办的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分论坛——“溶瘤病毒开发”上,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许青向澎湃科技表示。
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OVs)是一类能够特异性复制并引起癌细胞凋亡,同时保留正常组织不被破坏的病毒。它与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区别在于,基因治疗病毒载体中使用的病毒是非复制病毒,而OVs使用的载体是有复制能力的病毒。目前,全球共有5款OVs产品获批上市。
深圳市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进行溶瘤病毒研发,董事长周国瑛在会场分享了她的做药心得:“普通的抗肿瘤药物有一个共同特点,注射进人体后药物浓度会逐渐下降,但溶瘤病毒有复制能力,进入人体后数量会不断增加,且大多数溶瘤病毒治疗是瘤内给药。这些因素使得许多传统的药代动力学、剂量和时间安排等方法都不适用于OVs的评估。在缺乏临床前数据的情况下,大部分临床开发都是经验性的。而且我越做越觉得此领域非常复杂,没有套路可循,任何一个临床细节都会带来结果的改变。”
现场有听众当即提问:溶瘤病毒注射在肿瘤的包膜(某些肿瘤周围的结缔组织形成的一层膜)药效更好,但这是否会造成药物释出?许青表示,多次临床操作发现,溶瘤病毒注射在肿瘤中心效果并不好,最终确定,需要将病毒注射在至少距离正常组织不远的位置,“当然,注射位置的分毫之差就可能造成不同结果,”后续可以通过改进给药方式等措施,不断调整注射位置,增强药效,但“现在还无法下定论,一切要以循证医学为准,结果是最重要的。”
不过,也有人有不同见解。苏州映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映辉认为;“溶瘤病毒是一种潜在的根治肿瘤的策略”,他表示:“我非常坚持此观点。”在黄映辉看来,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就是靶向药,但肿瘤的发生由多个靶点(靶点通常是指在癌细胞生长、扩散和存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或信号通路)和通路的故障导致,所以针对某个靶点的靶向药未必有效,而溶瘤病毒治疗不完全依赖于靶点设计,是一种更广泛的治疗策略。
目前,OVs治疗的单一治疗效果有限,主要以联合治疗为主,包括与放疗、化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CAR-T细胞治疗等联合。“技术进步就是一个不断革新和进步的过程,肿瘤治疗的核心主题就是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在商业化方面,我们一直采用中美双报(用同一套研究和申报资料,同时在中美双方完成注册申报,并尽量保证中美市场产品的质量也一致)的模式,争取尽快推进肿瘤治疗的进步。”周国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