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万历明日议和,首辅赵志皋为何共九次明确表达支持?

万历明日议和,首辅赵志皋为何共九次明确表达支持?

在万历明日议和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首辅赵志皋共九次明确表达支持议和,在和谈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其主张议和的三个原因分别是:第一,明兵在壬辰战争中损耗了巨大的粮饷、兵力;第二,万历皇帝本人支持册封,而在“国本之争”己经造成君臣互不信任、矛盾激化的条件下,支持皇帝的决策是首辅赵志皋的必然选择;第三,万历援朝时期的政治局面较为混乱,党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赵志皋的政治取向。

一、战争费兵费饷威胁明朝内部安定

万历援朝战争期间,调兵与粮饷问题一直是决定出兵救援与否的关键因素。明日双方谈到议和停战问题之前,明朝虽已有两次大捷,但兵力损耗巨大。万历皇帝下旨令兵部讨论东倭封贡事宜之初,石星就指出;“千里趋利,兵家所忌”,“况自辽至釜又数千里,劳疲兵勤远略,臣等不敢轻议”。甚至到了朝鲜使臣到达明朝再次求援,明朝册封使欺瞒之事几近败露之时,石星仍然以出兵将使明朝国力损耗巨大为由拒绝再次出兵救援。

1.兵部尚书石星的议和

当时明朝出兵朝鲜在兵力方面主要有三难:一是万历援朝战争之前,明朝刚刚平复宁夏内乱,内乱刚刚安定即出兵援助属国力不从心;二是出兵援助朝鲜是越国远征,水土不便,兵马、粮饷都匿乏;三是明朝的南北水陆兵马,各有其防虏防讯的专责,驻扎在各营各区,抽调不易,而重新召募土兵远征尤难。

除主张停战议和的兵部尚书石星之外,也有一些主和派以兵力、粮饷问题请求停战。如兵部主事曾伟芳曾向万历皇帝上奏,当时日本军队的主要兵力己经随丰臣秀吉返回日本,只有小西行长的军队留守,因为知晓明朝军队还未撤离,因此不敢轻举妄动,虽然有前线消息称丰臣秀吉短暂休整后会卷土重来,但“风不利,正苦冬寒”,季节因素使得日本军队不会很快再次出兵,而沈惟敬正于倭营讲和之时,咸安、晋州却遭到攻陷,应当令朝鲜自己守卫自己的国家,“练兵积粟,以图自强。”

帝以为然,因此“敕谕昖者甚至”。虽然曾伟芳并没有表达支持和议,但这间接表明了明朝方面确实无力继续代朝鲜守国。明朝正式册封日本之前,巡抚辽东李化龙总督经略孙矿也向万历皇帝上奏:“防御事宜一募补浙兵宽奠,原题募兵万余,辽左残破应募者少,且御倭不可无南兵,吴惟忠所领浙兵原系防倭,东征稍有损伤,宜仍募足三千百名就近给粮,令驻劄山海石门操练,遇有倭警,发凤凰城一带防御,无事仍回蓟镇,若倭信紧急则再守台南兵,庶几兵力易集,一议客兵部议发蓟镇一万保镇八千第多,持久不免疲累…一可以责成一预备粮饷,刘綎吴惟忠所统及宽奠蓟保兵约二万一千七百有奇,每月粮饷及赏犒杂用约四万,一年须四十余万,若倭患稍宁,可次第渐减,否则即府藏空虚亦宜曲处,不可因饷废兵致遗后患”。

由此可见,明朝于派兵御倭之事一是调兵不便,时常要招募新兵补缺;二是耗费粮饷巨大,若不逐月递减兵力,则所需粮饷日积月累可使府藏空虚。有观点认为,这场战争使得明朝国力大损,从而激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

2.兵力粮饷的巨大损耗促使首辅支持和议

在和议之前、之中与失败之后,赵志皋都曾多次向皇帝上奏自己对于明朝远征弊端的看法。明朝正式册封日本之前,日使小西飞入明朝之时,赵志皋曾向皇帝奏报:“前此东征虽有两战之捷,而兵马人员失甚多,所用钱粮几至二百万迁东疲极难支傥,仍复用兵不知又费兵马钱粮几何,将国计益诎辽左益危而几辅重地或生他变,臣等是以仰奉明旨与本兵详议,且以—封完目前之事其战守机宜,不妨随事整理,即他日有畔,可因时补救”在册封使李宗城逃亡之后,赵志皋仍然兵马钱粮问题坚持推动和议进行。

和议己经失败后,已经遭受诸多弹劾的赵志皋又一次向皇帝上《陈议东事》,虽然当时明日和议已经失败,但赵志皋于该文中明确解释了其对于明朝远征弊端的看法。

在文中,赵志皋认为明朝远征援助朝鲜的不利条件第一是有兵马奔走、粮饷搬运之苦。第二是日本已经占据朝鲜主要城市,战争形势对明朝不利。第三是经过长期战争,明朝主力部队战斗力已经大幅削弱,长此以往很难取胜,而再从各省调兵前往支援困难较大,“今丁壮己毙于锋芒,纵欲再调,不过柔弱之徒,况宣大、山西、蓟辽诸镇,连年征发,户籍空虚,北虏乘机,时挟贡赏,其势决难再调。若腹里召募,率皆乌合,即如前赞昼主事徐中素上疏,君称平日蓄有死土三千,比及东行,旋于京城内外招集市井佣贩之流,此辈自不识旌旗,耳不辨金皷,泗川之败,正是此兵,言之令人可恨。兵可再调乎?”

不仅如此,经过连年征战,再征集军费也无可能;第四,明朝远征朝鲜之时,国内时有叛乱,明朝已自顾不暇。“在中国,则兵疲粮竭,脱有奸徒乘机倡乱,如近日河南插旗之变,则在我非特不能救朝鲜,且将自救之不暇矣…辽虏不时入犯,陨将丧师,尤为腹心之疾,是岂可舍近而求远?”

作为首辅,明朝内部的安危是赵志皋关心的主要问题。壬辰援朝战争之前,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宁夏之役,是赵志皋任首辅期间参与决策的一次重要战争,其对于战争耗费之巨大也十分了解。赵志皋文集中也有多篇有关对宁夏之役的奏疏,其中也多次提到战争对于民力之损耗。

为鼓舞前线将士的土气,犒赏军费就要数万两白银,可见战争之中明朝不断遭受灾害,出兵已经使国库空虚,灾害与战争交迫更有使得民生疲惫、国家不宁之危险。而宁夏之役尚未平复,明朝又连年出兵援朝,其对国力的损耗可想而知。因此,出于减少军费开支,避免过度征调土兵招募民力充军,稳定明朝内部安定的角度来看,作为首辅的赵志皋理应主和而非主战。

二、万历一朝不断激化的君臣矛盾

万历一朝矛盾的焦点之一是太子的确立即“国本之争”。万历皇帝不顾传统摘长子继承制,一直属意皇三子为太子,引起了朝臣的争论。正当壬辰战争进行之时,明朝内部就立太子问题出现了矛盾的爆发——“三王并封”。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辛巳,皇帝下诏不兑现之前册封皇长子为太子的承诺,而是将皇长子和皇三子一同封王,日后再考虑册立太子之事。对此,明朝廷臣力争,“三王并封”事件最终失败,时任首辅王锡爵也因“三王并封”之事乞休回家,赵志皋接替其担任首辅。

“国本之争”后,万历多年不上朝,君臣矛盾不断激化,首辅赵志皋也多次上疏力图缓和君臣矛盾。辽东失事时,万历皇帝下诏夺巡抚韩取善职,将副使冯时泰下狱,而轻罚总兵官杨绍勋,引起朝臣不满,赵志皋向皇帝进言要其不应该只怪罪文臣,毕竟战事失利是武将造成的,但是万历皇帝不从。之后言官向皇帝进言“乞减织造”,赵志皋等“请尽付诸曹议行”,而万历皇帝“恶中官张诚党霍文炳,以言官不举发,贬黜者三十余人”,赵志皋等连疏解救,皆不纳。

万历皇帝虽然并不直接参与战争决策的讨论,但在明朝讨论东封之事时,其主张是支持议和的。万历二十二年九月,得到朝鲜国王请册封日本之请求后,万历皇帝“因怒前此议阻封贡诸臣,切责兵部不能主张大事”,并认为“朕思东事阻挠坏乱,皆群小朋谋,指使附和,以致失策,此皆河南道御史,今刑部山西司主事郭实首为倡阶阻挠大事,以致群小结党附和妄议烦兴造言惑众好生不忠可恶,本当拏问从重究治,姑且革了职为民”。

这从侧面反应出,皇帝是主张和议的。之后万历面对赵志皋的乞休也曾说:“封倭一事原系本兵集议,朕心独断,卿有何欺误蒙蔽,不必深辩,今虽倭情未定,朕且欲以—封羁縻,其诸战守机宜方在督饬中外,着实修举,未尝失策,卿奢硕首臣,受恩深重,正当为朕任事分忧,岂可因浮言横诋力求引退,宜即出入阁辅理,毋得再辞”可见皇帝是站在主和派一方的,而赵志皋作为首辅虽然有调节君臣矛盾的职责,但在“国本之争”后不断激化的君臣矛盾中,支持皇帝的决议也是他的必然选择。

结论

赵志皋在推动和议的进程中,力排万难坚持和议。发挥了首辅的重要作用。无论册封与和议的成败与否,为减轻明朝国力损耗计,为维护“朕也独断”的万历皇帝决策的威望计,为保全自己的政治利益计,作为首辅的赵志皋推动和议是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日本军队,远征,粮饷,赵志皋,皇帝,兵力,兵马,战争,支持,观点评论,朝鲜,明朝,万历皇帝,赵志皋,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日本军队,远征,粮饷,赵志皋,皇帝,兵力,兵马,战争,支持,观点评论,朝鲜,明朝,万历皇帝,赵志皋,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日本军队,远征,粮饷,赵志皋,皇帝,兵力,兵马,战争,支持,观点评论,朝鲜,明朝,万历皇帝,赵志皋,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