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安史之乱的时候,李亨为什么要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呢?

安史之乱的时候,李亨为什么要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呢?

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看似李亨篡位很不道德,但参照唐玄宗对前任太子、几个儿子的态度,李亨这样做估计没有人会指责他。

李亨,风流的才华皇帝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李亨的生母和李隆基是政治联姻。

与李隆基年少时喜欢到外面“找爱人”的习惯不同,李亨生母杨氏是弘农杨家人,杨氏没有给予风流的李隆基那种向往的“爱情”,因此,李亨也不是非常受宠爱。

但李亨的身份不受宠爱,杨氏却是十分“舍得下心”,她睿智地把李亨交给当时没有子嗣的太子妃王氏抚养,而王氏,正是后来李隆基的第一任皇后王皇后。

嫡母换了人,李亨的地位自然又不同了,虽然后来嫡母“不争气”,还是被父亲李隆基给废了,但李亨已经成功长大成人。

在当时的皇子环境中,那可是相当险恶,毫不夸张地讲,能熬到长大,那就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则是听天由命。

在李隆基登基后,他的第一个太子乃是次子李瑛,因为钟爱赵丽妃,李隆基便让李瑛成为储君。

看似稳定,但实际上背后又有着另外一种风险,那就是李隆基“移情别恋”,他对李瑛的“青睐”,是建立在他对赵丽妃的感情上的,而这一切,没人敢保证不会变。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感情就变了。

开元十四年,赵丽妃去世,在去世前,唐玄宗李隆基有了“新欢”,赵丽妃属于是“郁郁寡终”,在这件事上,李瑛对父亲颇有意见,也是因此,导致父子二人发生了矛盾。

在开元后期,唐玄宗因为盛世的“熏陶”,开始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对子嗣抱有“无私”的态度,反而把子嗣当成工具,唐玄宗自觉长寿,储君这种东西,他的内心里并不渴求,甚至有些“忌惮”。

比如他的太子李瑛,就让他十分不满,开元二十五年,当了太子二十二年的李瑛终究爆发了和父亲无法挽回的矛盾。

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的“陷害太子”阴谋得逞,李瑛和另外两个兄弟被唐玄宗“废为庶人”,后来还追加“赐死”。

赐死太子,这是史无前例的,唐玄宗的铁血手腕,让人看到了大唐天子一贯“宠儿”风格的改变,众人也发现了,对比儿子李承乾造反都还要想尽办法留他一命的李世民,李隆基更显冷血,随着盛世的到来,唐玄宗变化堪称“颠覆”。

太子李瑛死后,唐玄宗的皇子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当太子,未必是好事。

对于唐玄宗来讲,太子的设立是为了“顺从”礼法,但在本质的立意上,唐玄宗设立的太子,只会和他是“矛盾关系”,因为唐玄宗正值壮年,储君的存在,对他来说不是好事。

在李瑛之后,这个既幸运又倒霉的太子是谁呢?

本来是李瑁,后来却成为了李亨。

李瑁乃是唐玄宗和武惠妃之子,武惠妃被称为是唐玄宗一生最爱之人,“真性情”的唐玄宗也因此爱屋及乌,对儿子李瑁十分宠爱。

武惠妃设计除掉李瑛,为的就是立儿子李瑁为储君,而这个目的也几乎就要达到了。

可毕竟是唐玄宗的事,一切都有着频繁的变数。

在李瑛设计被害后,武惠妃在不久之后去世了,唐玄宗对于武惠妃去世十分痛心,一度一蹶不振,这也是唐玄宗“昏庸”的开始,而身边的人为了让唐玄宗走出阴霾,引荐了一个女子。

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李瑁之妻,杨玉环。

为何会有人将李瑁的妻子介绍给唐玄宗,此事的细节已经不得而知,但历史上的李瑁,的的确确和杨玉环离婚了。

李瑁与唐玄宗大致有着一种交易,那就是关于“储君”的交易,而筹码正是杨玉环。

虽然明面上的太子是李亨,但千万别想着唐玄宗会对太子有什么好态度。

唐玄宗时代,他曾经建立了“十王宅”,模仿祖母武则天,将皇子们全部“圈”在宅子中,不允许随意出入,更不可能和大臣来往,不允许参政。

这便是成为唐玄宗子嗣的事实,被剥夺大量的参政权力,根源就是在于唐玄宗对皇子们的忌惮,对皇子都尚且如此,更遑论对于太子的看法。

李亨自开元二十六年被立为太子,直到天宝十五年自立为帝,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可谓是“艰难险阻”。

随着唐玄宗拥抱盛世,盛宠杨玉环、重用李林甫开始,李亨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尤其是李林甫,深知唐玄宗的“权衡”之意,多次出手针对太子李亨,而且唐玄宗对此没有阻止,任意李林甫为之,为的就是从中打压太子,唯有打压储君,他才可以继续稳坐河山。

天宝五年,李林甫利用“皇甫惟明”事件来暗算李亨,皇甫惟明本来是重要的地方节度使,却与太子李亨交好,李林甫夸大二人的“交往”,引起唐玄宗忌惮。

此件事的结果最终弄得李亨十分狼狈,父子二人的关系,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由默契转为僵持”。

唐玄宗提防着正在成长的太子,守卫着自己的权力,而他自己的权力又是为了玩乐与酒色,国家发展和统治者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最终造就的结果是,盛世衰败,酿造出的结局便是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毋庸置疑,就是唐玄宗的过错。

在战乱之前,众人提醒过唐玄宗制裁安禄山,安禄山反相已出,大乱乃是必然,但是唐玄宗对此只当作耳旁风,宠幸杨玉环,重用杨国忠。

直到范阳的战事爆发,唐玄宗才幡然醒悟。

这个时候的大唐,唯有明君能救。

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唐玄宗狼狈逃离长安,他带着少量的皇族宗亲和后宫,其中就有太子李亨。

这一路,是艰难的。

李亨对于昏庸的父亲忍无可忍,于是和唐玄宗的重要心腹陈玄礼策划了诛杀杨玉环、杨国忠兄妹事件。

唐玄宗想不到陈玄礼会配合李亨处死他的宠妃,而李亨也想不到的事,陈玄礼在除去他们兄妹二人后,竟然再次向唐玄宗效忠。

这件事情就因此变得微妙,史称“马嵬驿兵变”。

李亨相当于撕破了父子二人的矛盾窗纱,这个时候,唐玄宗时刻提防着李亨,李亨相信唐玄宗是一个冷血的人,虽然自己是儿子,但不可能因为这个理由而被善待。

于是李亨唯有一个生机,那就是“逃”。

马嵬驿事件后,李亨迅速带着心腹北上,他要离开唐玄宗,一路惊险,他惊惧唐玄宗派人追杀他,这便是唐肃宗北上灵武之路。

离开了唐玄宗,来到了唐朝一直以来最强的地方军:朔方节度使。

这样的背景下,李亨不可能无动于衷,不管是出于保护自己,还是挽救将倾的大唐,李亨都要做出选择,那就是强行登基为帝,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几天之后,李亨在灵武称帝的消息传出,唐玄宗无可奈何,只能顺应着这个结果,“禅位”李亨。

而李亨称帝之后,迅速给了帝国新的信心,郭子仪与李光弼等人快速平叛,镇压了叛军的攻势。

总而言之,李亨篡位,看似是“道德事件”,但背后却是一场救赎,关于他对大唐的救赎,也是另一个角度下,唐玄宗对自己的救赎。

当唐玄宗成为太上皇后,李亨对他只能说是尽到了一个儿子的责任,但更多的时候是提防,五十年太平天子的名号,最终也只能成为说说而已。

太过长寿,加上他认为不可一世得盛世,最终让他孤独终老,与他的儿子李亨,在同一年死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瑛,李林甫,李隆基,李亨,儿子,太子,唐玄宗,惠妃,时候,李瑁,观点评论,李瑛,李隆基,李亨,唐玄宗,李瑁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瑛,李林甫,李隆基,李亨,儿子,太子,唐玄宗,惠妃,时候,李瑁,观点评论,李瑛,李隆基,李亨,唐玄宗,李瑁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瑛,李林甫,李隆基,李亨,儿子,太子,唐玄宗,惠妃,时候,李瑁,观点评论,李瑛,李隆基,李亨,唐玄宗,李瑁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