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变。
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人们对皇帝的评价褒贬不一,很少有哪个皇帝没被后世人骂过。人们对皇帝的了解基本上都来源于史书,《二十四史》中,大家似乎对《明史》情有独钟,《明史》对明朝皇帝的评价都不高,但是对明宪宗的评价还挺高,这是为什么?
《明史》在《二十四史》中堪称一本奇书,究竟奇在哪里?
顺治在位期间就打算编撰明史,但是并没有行动起来,编修明史的工作一直拖到康熙年间才开工,《明史》是中国历史上撰写时间最长的一本史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耗时九十余年。
而且满清皇帝对《明史》十分重视,基本上史官每写一部分,皇帝就会亲自阅读,并不断修改,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清朝一样对前朝历史"呕心沥血",所以说《明史》中暗藏了很多猫腻,统治者对史书内容的干预极大。
满清入关,虽然夺取了中原王朝,但是在汉人的心中,满清仍被视为外族,大明才是正统,为了消除汉人心中的芥蒂,清朝只有在史书中丑化前朝皇帝的形象,同时抹去满清入关时屠杀汉人的痕迹,希望在汉人心目中树立一个优秀的满清王朝形象。但是汉人数量庞大,而且汉文化过于强大,满清同化汉人过于艰难,于是满清既控制了汉人,又主动学习汉文化。
满清在灭掉明朝后,沿用了明朝的皇宫,同时沿用了明朝的诸多制度。"宪宗"是庙号,什么叫做"宪",让国家从混乱中重新确立制度和秩序,刑罚与文治并用恢复国家强盛才叫做"宪"。
明宪宗登基的时候接手了一个烂摊子,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后,朝廷上的武将已经损失殆尽,同时外有蒙古、女真入侵,内有百万流民造反,各地饥荒水旱地震不断,当时山河破碎,如果他和崇祯一样,估计明朝就要提前灭亡,但是他却将明朝救活了。
在政治上,他整顿吏治,精兵简政,严明司法,慎重邢狱;军事上,吊打女真,大胜蒙古;财务上,整顿盐业,调整税收结构,严禁贵族占田;治安上,安定两广,平定荆襄,使流民安居乐业;此外平反了于谦的冤案,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恢复了叔叔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天下一片称赞。
敌人曾经的强大,国家当时的混乱,更加突出了明宪宗的功绩,甚至有人评价他为中兴之主。
之所以说他是昏君,是因为他在位期间增设西厂,任用奸邪,听信小人谗言,设立皇庄,收集钱财满足自己和妃嫔们的奢侈生活,高兴的时候还会随意赏赐官职,有违官吏的考核制度,不得不说,明宪宗有些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