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功业成就最高的皇帝之一,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而这位名垂青史的大唐第二位皇帝,是从一场兵变中走上帝国巅峰的。
有人说唐太宗李世民是残忍的,因为他弑兄杀弟、逼父退位,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看李世民是怎样的人。
玄武门功臣的两种说法
在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带着十名亲信及士兵,埋伏在玄武门,等待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一天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关于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带的是哪十位?在《旧唐书》中就有不一样的说法。
在《旧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的十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
在《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记载的十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
现在的学者普遍认为的都是以长孙无忌传中的十人为准,因为太宗本纪中的记载与人物传记有出入,尤其是宇文化及和高士廉。同时,因为长孙无忌传中记载的其余九人都是秦王府中的武将。
在玄武门之变中,虽然有小插曲(太子和齐王觉察掉头想逃跑),但整体上是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结束。在玄武门,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世民命尉迟恭带兵保卫唐高祖李渊的宫殿。
唐高祖李渊传出圣旨将李世民立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李渊主动将皇位禅让给李世民,自己安心做太上皇。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称帝后,改年号为贞观,开启长达23年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功臣的结局
第一位: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此人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大,当然是因为卓越的功勋。李世民与长孙无忌是“发小好友”,并且两人还有另一层关系,李世民娶了长孙无忌的妹妹,也就是说李世民要叫长孙无忌一声大舅哥。
长孙无忌是死心塌地跟随李世民,同时也为李唐社稷鞠躬尽瘁。在玄武门之变中,长孙无忌扮演了重要的幕后策划,并且亲自带兵把守玄武门,就连长孙妹妹都亲自慰问伏击士兵。
唐太宗登基后,长孙无忌被封为赵国公,担任尚书右仆射,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在李世民临终之前,将长孙无忌选定为李治的顾命大臣,在唐高宗李治时期,担任太尉一职。
唐高宗李治执意要废掉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此举遭到长孙无忌的带头反对,因此也得罪了武则天。在许敬宗的谗言诬陷下,唐高宗李治并不去调查清楚,直接将长孙无忌削去爵位、流放黔州。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在流放黔州的路途中,上吊自尽而亡。后来,长孙无忌被恢复官爵,陪葬在唐太宗的昭陵旁边。
唐太宗李世民在称帝过程中有三位谋士尽心辅佐,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就借助李渊将房玄龄和杜如晦驱逐出秦王府。从玄武门之变开始,长孙无忌就是李世民的心腹。
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后,对待长孙无忌非常信任和照顾,相比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杀戮功臣来说,唐太宗李世民算得上是一位仁慈的明君。
第二位:尉迟恭
尉迟恭在玄武门的表现非常出色,当时李世民在追杀齐王李元吉时,不幸被李元吉反攻,在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恭一箭击毙李元吉,不仅救了李世民的命,更是救了大唐一命。
李世民非常器重尉迟恭,所以带兵包围李渊宫殿的也是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立下大功,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封尉迟恭为鄂国公,封邑有1300户,与长孙无忌是一样的。
其实尉迟恭是一名降将,当年太子李建成忌惮李世民的势力,想要诱降李世民手下的将领,李建成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尉迟恭。尉迟恭拒绝金钱的诱惑,忠心耿耿地跟着秦王李世民,并且曾多次救下李世民的性命。
公元643年,尉迟恭向李世民请求告老还乡,唐太宗非常顾念尉迟恭,不愿意让他走,就专门为其开府,规格极高“仪同三司”。
又过了两年,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尉迟恭随行,回来后尉迟恭就四门不出,谢客养老。
公元658年,已经74岁高龄的尉迟恭在家中安详去世,死后陪葬在唐太宗的昭陵旁边。
第三位:侯君集
侯君集年轻时是一位喜欢吹牛的民间混混,后来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立下不少的功劳。在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又是一位积极鼓动李世民下决心兵变的人。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被封为潞国公,后又升任兵部尚书,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贞观年间,侯君集为唐朝打败东突厥和吐谷浑,因战功显赫,所以被唐太宗封为陈国公。
侯君集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但是随着功勋越高,开始滋生居功自傲情绪,在带兵讨伐高昌时,纵容手下私藏珠宝,自己也参与其中,被告发后遭到李世民的训斥。
侯君集并不像尉迟恭那样机敏,在受到李世民的警告后依然我行我素,在公元643年,因为参与到太子李承乾谋划的玄武门之变中,被唐太宗赐死,家人全部被流放。
侯君集一生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的策划,第一次成功,享受荣华富贵;第二次失败,活该赐死。侯君集的死是他自找的,唐太宗李世民对他已经很包容了。
第四位:张公瑾
张公瑾和尉迟恭一样是降将,本来是在王世充手下,后来经人引荐成为秦王府幕僚。
在玄武门之变中,张公瑾的主要贡献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李世民发动兵变前要先占卜询问天意,张公瑾扔掉占卜道具,直接鼓动秦王李世民下定决心;另一方面是玄武门伏击开始后,张公瑾负责在阻断太子和齐王手下的军将士兵,为玄武门兵变的成功提供保证。
唐太宗登基称帝后,张公瑾被封为定远郡公,在贞观年间又参与平定东突厥的战役,李世民再次封为邹国公。
贞观六年,张公瑾就因病去世了,年龄只有38岁。张公瑾的一生都在南征北战中度过,在玄武门之变后仅仅六年就去世,唐太宗在其死后也给予厚赏。
第五位:刘师立
刘师立也曾是王世充手下的将领,后来投降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一直在李世民左右保护,在李世民登基称帝后被封为襄武郡公。
刘师立曾经被人诬陷谋反,李世民经过查证后发现并无此事,对刘师立非常信任,一直将长安的安全保卫工作交给刘师立。守卫长安城是非常重要的事,只有李世民极其信任的人才能担任,因为李世民有“玄武门恐惧焦虑症”,所以要派最信任的人担任。
贞观十四年,刘师立在长安去世,被唐太宗追赠为豫州都督。
第六位:公孙武达
公孙武达从最初就是跟随秦王李世民打天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刘武周、窦建德等人的战斗,公孙武达全部参加,可以说是李世民的亲信。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担任肃州刺史,在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公孙武达担任右武卫大将军,病死任上。公孙武达死后,陪葬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
第七位:独孤彦云
独孤彦云是隋唐时期世家大族,跟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参与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登基后,封为溧阳郡公,并且唐太宗将自己的第14个女儿安康公主嫁给独孤彦云的儿子,两人成为儿女亲家。
独孤彦云在攻打东突厥过程中,战死沙场,死后陪葬唐太宗的昭陵。
第八位:杜君绰
杜君绰也是很早就跟随秦王李世民,在讨伐刘武周等人的战争中立下战功,参加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登基后,被封为怀宁县开国公,封邑1000户。
杜君绰在唐太宗征伐高句丽时,率军斩敌三万,勇猛异常。公元662年12月,已经61岁高龄的杜君绰在上朝时死在走廊里,陪葬昭陵。
第九位:郑仁泰
郑仁泰从16岁起就跟着秦王李世民,在前期的统一战争中立下不少战功,参与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登基后,担任中郎将,贴身护卫李世民安全。后来参加攻打高句丽战争和平定铁勒战争,唐高宗龙朔三年,即公元663年,死于家中,陪葬昭陵。
第十位:李孟尝
李孟尝很早就跟随秦王李世民,屡立战功,参加玄武门之变,被封为武水县开国公。在贞观时期,在与东突厥战争中立下大功。
公元666年,在家中突然去世,陪葬昭陵。
以上就是跟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十个人,仅有侯君集一人是因为参与太子谋反被处死,在唐太宗时期,其余全部得到善待。
唐太宗实际上是非常重感情的,凌烟阁的建造就是李世民晚年想念曾经的战友们,专门建造来怀旧用的。
唐太宗作为唐朝帝国的实际开创者、奠基人,与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相比,确实能够善待昔日功臣,胸怀远非他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