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神宗李遵顼 画像)
西夏王朝的第八位皇帝,是夏神宗李遵顼。
我们要知道,一般来说,皇帝的身份来历,那都一定是非常清楚的。
除了有些开国皇帝是草根出身,白手起家,历来那些继承皇位的人选,家谱那都摆的很正。
但奇怪了,夏神宗李遵顼却是一个世系不明的皇帝。
他不是前几代老皇帝的直系亲属或者是旁系亲属,也不是外戚,权臣,所以谁也不知道这哥们到底是什么出身,只知道他是西夏王朝的宗室子弟,算是皇亲国戚,但具体跟谁血缘近,和谁关系远,不好意思,一问三不知。
李遵顼的父亲,同样也是这个么身份成谜的人物,他父亲李彦宗是西夏的忠武王,那你可能会问,那这位忠武王的父亲是谁,家世如何,不好意思,史书没有记载。
历史的烟雾模糊了遥远的王朝,我们所知的一切变得短暂而匮乏,到如今只剩下一些影影绰绰,随风飘荡。
反正不管怎么说,李彦宗的这个儿子李遵顼,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
因为李遵顼年轻的时候还参加过西夏王朝的科举考试,还成了状元郎,这说明李遵顼本质上他是属于西夏官僚阶级的人,他要是当皇帝,除了造反,别无他法。
李遵顼在西夏生活的时候,西夏的皇帝,是夏襄宗李安全。
夏襄宗的名字叫做李安全,但是他治下的西夏王朝很显然并不安全。
首先,从漠北草原上崛起的蒙古人已经开始频繁的进攻西夏,有好几次更是直打到西夏都城中兴府(宁夏银川),如果不是夏襄宗一顿求和,金山银山的送礼,很有可能就把西夏给一锅端了。
其次,是面对蒙古的强大威胁之时,西夏和老邻居金朝也开始反目成仇。
西夏和金朝多年来一直和睦相处,之所以这个节骨眼儿上会闹翻脸,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蒙古人围城的时候西夏找金朝来帮忙,金朝不仅不出兵援助,反而幸灾乐祸,西夏认为金朝太不仗义了,于是开始出兵报复金朝。
西夏和金朝的战争,满打满算,一共持续了十三年的时间,大小战役一共打了二十五场,可以说是连年交战,连个休息时间也不带有的。
这场战争,无论谁是正义方,谁是非正义方,都无疑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夏金战争)
西夏的铁鹞子骑兵骁勇,虽然打不过蒙古人,但对付金人绰绰有余,于是他们时常“掠民五千余口,牛羊杂畜数万而去”,到了金朝境内一顿猛抢,如强盗一般穷凶极恶,可金朝逐渐混乱的同时,西夏王朝的日子也不好过,党项人“自兵兴之后,败卒旁流,饥民四散”,整个王朝处在一个濒临崩溃的状态里。
夏襄宗如此穷兵黩武,很快人心尽失,而在朝廷里蛰伏多日的状元郎李遵顼则找到机会,发动政变,废黜了李安全,自己做了新皇帝。
这位仁兄,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皇帝,有且仅有一位。
李遵顼对李安全的统治很不满,但是他对李安全的用兵方针,倒还是挺支持的,这位兄弟即位之后不仅没有罢兵言和,休养生息,反而加大了对金朝的用兵力度。
而且,李遵顼对金朝用兵还不是单一作战,而是在依附蒙古人的前提下。
一方面,西夏有几支常备军单独和金朝作战,另外一方面,李遵顼还交出了大部分西夏军队的指挥权,让他们为蒙古人服务。
蒙古人东征西讨,总是拉着西夏将士们一起出征,然后把最难攻克的城池留给西夏,把最难对付的敌人也留给西夏,打仗的时候更是每次都把西夏士兵们放在最前边儿,全然不顾他们的死活,完全就是拿他们当沙包。
您想想,这样的日子,它能好过么?
西夏朝廷里不都是笨蛋,他们一看皇帝这么整肯定不行啊,于是坚决反对李遵顼的执政方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对李遵顼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大,李遵顼一看不能收场,干脆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的儿子李德旺。
这个李德旺,是西夏的第九位皇帝,我们一般称他为献宗。
李德旺即位的时候,成吉思汗正率领军队在西域一带作战。
成吉思汗还没回来,李德旺认为有机可乘,立刻联合了一些和蒙古敌对的部落和势力,有一个算一个,在形式上搞了个反蒙大军,打算就此和蒙古人撕破脸。
成吉思汗是谁?他是什么样的人物?
他是一个横空出世,击败了从阿尔泰山到兴安岭,从阴山北麓到贝加尔湖的各游牧武装,然后建立大蒙古国,结束漠北分裂,然后出兵全世界,最远都打到欧洲多瑙河的狠人。
(孛儿只斤·铁木真 画像)
他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西夏,而是金朝。
但是为了防止金朝和西夏联合起来对抗自己,就必须先拿下西夏。
在李德旺之前,成吉思汗已经四次征讨西夏,并且几乎每一次都把西夏给打个够呛。
按说这么打,西夏也该老实了,但问题是西夏还真不老师,你来打我我就投降,你撤兵了我就变卦,所以成吉思汗很上火,很生气,打算西征归来之后要和西夏算个总账。
献宗李德旺是个明白人,他知道一旦和蒙古人撕破脸,蒙古人再次兵临城下之时,那就是奔着灭亡西夏来的,到时候再送礼可就不好使了,所以从这个节点开始,留给党项人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他必须抓紧机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括金朝。
他即位之后立刻转变态度,开始交好金朝,希望和金朝联为盟友,一起对付蒙古人。
但问题是,当时的金朝,都城都被蒙古人围了好几个月了,金人也是一团糟,虽然说两家达成了合议,不打了,但彼此都是泥菩萨过河,自顾尚且不暇,哪儿有时间帮别人?
李德旺很绝望,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一个有雄心壮志,一个想要拯救西夏的王,他必须挺住。
成吉思汗西征归来之后连假也没放,立刻就开始进攻西夏。
成吉思汗打胜仗,那是打惯了,他以为征讨西夏就是水果刀砍西瓜,咔嚓一下就完事儿,但是他没能想到,他一统天下的脚步,将会永远的停留在贺兰山下。
功业由人所成,但命运终究难测,大哉乾元的未来,将会留给他的后代忽必烈。
第五次征讨西夏,成吉思汗遇到了他所不能想象到的阻力。
讨伐西夏的第一站,是沙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敦煌。
在这里,蒙古人的进攻遭到了沙州守将籍辣思义的顽强抵抗,蒙古骑兵们没日没夜的发起冲锋,士卒们如蚂蚁一样爬满了城墙,但却始终未能前进一步。
整整一个月多,蒙古人连块墙皮也没啃下来,后来没办法,蒙军只好放弃沙州,反攻银州,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榆林米脂县。
银州打下来之后,蒙军又以银州为据点,开始了和沙州的长期对峙。
这个沙州守将籍辣思义是真坚挺,面对当时世界一流的重甲机动部队,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竟然硬生生的挺了半年的时间。
(籍辣思义 形象)
在两宋时期的书籍中,在记叙西夏历史的资料中,有关籍辣思义的记载少之又少,但是并不妨碍这位仁兄在历史上的闪耀——无往不胜的成吉思汗,对上籍辣思义,他也头痛。
不过,这已然是强弩之末了。
也许很多党项人在这一刻都已经觉醒了,都已经做好了拼死力战,做好了与自己的王朝共存亡的准备,但结局似乎无法改变了。
黑水城破了,肃州城破了,甘州城破了,西凉府也破了。
兵败如山倒,你跑我也跑。
可以说,蒙古骑兵所到之处,那真叫是横冲直撞,无所阻拦,城郭毁坏,百姓逃亡。
本来打算大干一场的李德旺眼见这样的结局,竟然很快忧愤而死了。
曾有人说,在大灾大难的面前,人不应该失去锐气,不该失去热情,镇定之后还在燃烧,而平稳下来则更浩荡,李德旺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做了一个美丽而不切实际的幻梦。
你问我,西夏帝王李德旺当年大张旗鼓的想要和蒙古人决战,他难道没有信心吗?
(夏献宗李德旺 形象)
他当然有信心,他不仅有,而且还有很多。
但问题是,他除了信心之外,似乎什么都没有了。
私以为,在真正的信心面前,其实,人是处于空旷的状态的。
除了不断的告诉自己不能倒下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想要也没有。
党项人生性自由散漫,他们不喜欢拘束。
他们谁也不爱,谁也不恨,原本他们只想要轰轰烈烈的过这自由的一生。
自由这两个字,看起来是方方框框十分规整,但你仔细一看,每一个笔画都在拼命挣脱牢笼。
从唐末,从五代十国,从北宋,从辽朝,从金朝,从这乱世之中走来,又该向何处走去?
人生来都想要自由,这没有错。
可是,你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轻盈的过这一生。
人如是,王朝如是。
所谓当年千秋万岁,不过是寂寞身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