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来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农业在中国的地位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高的。历代统治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将其放在了治国安邦的第一位。《汉书·郦食其传》中就记载着这样一句人尽皆知的话:“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宋代也同样如此。
但是在中国古代社会,粮食的储藏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积压过久的大米,无论从营养上还是从口感上而言,其可食用性都会大打折扣。而在两宋时期,步入了中国在帝制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巅峰。而两宋的粮食为何陈化,统治者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一、宋代粮食陈化的原因及其危害
1、储存时间过长
作为食物,粮食本身的保质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储存下去,如果储存时间过长,粮食就会陈化而不可食用。
宋宁宗时,董煟写成的《救荒活民书》中曾提到,谷可以长期保存而米不行。米如果储存三年以上就不可食用,遇到饥荒时不将米卖出,他日这些米不过是化为尘埃而已。
由此可见,即使没有受到其他灾害,大米在存放三年之后,就会变得如同尘埃一般,不可食用。书中还提到了一些豆类,同样是存放三年后便会陈化不可食用。
2、湿度过高导致的发霉变质
除了储存时间之外,湿度的提升也极大地影响着粮食的储存。而在两宋时期,水患频发,这一因素也成为了粮食陈化的重要诱因。
据统计,两宋共三百二十年间,发生水患的次数多达四百六十五次。降雨量的提升和水灾的泛滥,导致粮食储存时的湿度提升,加快了其陈化的速度。
据相关研究表明,在粮食的储存中,每当温度有5-10℃的降低,水分有1%的降低,粮食的储藏时间就会提升一倍。而两宋时期这样频繁的水患,水灾,自然就成为了宋代粮食陈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太宗至道三年,薛奎迁仪州推官,他在任期间,曾让人运送粮食到盐州,奈何路途中碰到了下了数日的雨,粮食都腐烂了,薛奎遂上奏转运使,请求不让百姓赔偿。
宋仁宗天圣三年三月,京西转运使张意上奏,以襄州等地遭受洪水,淹没粮食八万余石,不可再运送储藏,故而请求将粮食分送给缺少食物的百姓。
宋仁宗至和二年八月,权三司使韩绛上奏,以近几日下雨,将粮仓浸湿,请求将粮食分给军队。
宋孝宗乾道元年八月,因江浙两淮及闽地长时间的雨水天气,各地所储存的禾、麻、麦子、粟子大都腐坏了。
类似这样的记载,在宋代史料中可谓数不胜数,仅仅四条记载,却已经可以涵盖两宋。凭借着这些记载,就已经可以窥见湿度的提升给两宋粮食储存所带来的危害了。
3、因失火而导致的粮食被毁和陈化
常言道:“水火无情”,火灾同样是粮食储存的主要灾害之一,即便大火没有直接烧毁粮食,粮食周围温度的上升,也会加速粮食的陈化,减短粮食的储存时间。
一般而言,中国的城市严格地实行着坊市制度,并且存在宵禁,进行军事化管理。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坊市制度在晚唐五代时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动摇。
直到宋代,终于彻底地打破了坊市制度,并且随着宵禁的废除,在两宋时期,人们的夜生活也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道,北宋开封府中的夜市一直开到三更天方才关张,但是没过多久,到了五更天时,又有门店开张了。如若想去玩耍,几乎整晚都有可以游玩的地方。即使在冬天遇上大风大雪,夜市也仍然在正常经营着。
夜市的繁华就自然导致了对灯光的需求,这也难免会引起火灾的发生。在《宋史·五行志》中,因有一定规模而被记载下来的火灾就已经达到了二百次以上,而北宋时期,作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东都汴梁,其所遭受的有记载的大型火灾就有四十四次之多。开封的繁华,需要大量人口的支撑,加之其作为首都和大运河的中心,粮仓密布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所以当城中失火,就容易殃及粮仓:
宋太祖乾德四年,开封百姓周泽家中起火,烧毁粮仓、民居数百,烧死三十六人;宋徽宗政和三年四月,开封大盈仓失火。这两场大火无一不焚毁了粮食,加速了大量粮食的陈化,引起了难以估算的损失。
实际上,作为首都的开封,因其拥有良好的防火、灭火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大火蔓延。大火焚毁粮仓的“重灾区”,应当是地方上的粮仓:
宋太祖乾德四年,岳州大火,衙署、粮仓、民舍均烧毁殆尽;同年,衡州大火,烧毁衙署、仓库、民居数千;宋太祖开宝五年,忠州失火,粮仓焚毁殆尽;宋真宗咸平二年,池州粮仓失火,烧毁大米近九万斛;四年,郢州仓库失火,焚烧殆尽;绍兴十一年,婺州失火,焚毁监狱、粮仓、佛寺、道观,民居有近一半被烧;十二年,镇江府失火,烧毁粮仓中大米数万石,喂养牲口的草六万束,焚毁民居甚多。
由此可见,火灾导致粮食陈化的重灾区不在开封,而在监管相对宽松的地方。这样频繁的大火,就导致了大量粮食被焚毁或者陈化。
4、储存时各类杂物的混入引起的粮食霉变和陈化
粮食在购买、征收的过程中,农民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在粮食中掺杂入一些质量较重的沙土或者水,以求增加整体重量。宋仁宗天圣五年,河北在向农民购买粮食时,虽然给了农民相对高额的粮价,但是仍然有一些农民在米粟中掺入糠及秕谷,并且用温水拌匀,导致这一批粮食不过存储了一二年,就已经发霉变质。天圣七年,边郡购入粮食,因粮食中掺杂了蜡等杂质,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存储后,迅速陈化、腐烂,变得无法食用。
二、宋政府为延长粮食保存时间的对策
1、对粮仓的优化
自宋真宗推广占城稻开始,宋代的粮食产量得到了非常大幅度的提高。东京开封府又处于大运河的中心,自然有大量的粮食通过漕运送往开封并且进行储存。故而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大量粮仓的修建是不可避免的。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开封府内外有大大小小的粮仓二十五个,管理粮仓的官吏四百零二人,每年可以提供的粮食在四百万石以上。可见宋代粮仓、储粮的数量之多。
为了提升粮仓长时间储存粮食的能力,粮仓在设计时就特别注重其防潮、降温、防腐的功能。如宋人周应合在其《景定建康志》中指出,仓库的地面先砌以石砖,再于石砖上铺以木板,粮仓最外圈是墙和砖,这样的结构可以抵御风雨、潮湿的空气,延长粮食的储藏时间。宋代大臣马知节则指出,南方气候潮湿,建立粮仓必须在底部建造大梁,以免粮仓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延缓粮食在储存时的陈化。
对于粮仓的选址也是有相关规定的,仁宗《天圣令》指出,粮仓的建设地点必须选择在相对干燥的地方,还要修建排水系统,同时在粮仓周围种植榆树、柳树,以产生阴凉,降低粮仓周围的温度。
如果地下潮湿,不可以窖藏,则应该建设房屋储存,皆以石砖为地。这样的粮仓,同时具备了防潮、防火、降低储存温度等功能,有效地延长了粮食的储藏时间,延缓了粮食的陈化。
2、定时出仓曝晒
时至今日,出仓曝晒也依旧是延缓粮食陈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宋代自然也是如此。早在宋太祖时期,由窦仪编写的《宋刑统》中就说到,如若因为不按时曝晒而导致粮食陈化,从州县长官到粮仓的管理者都会受到处罚。
曝晒粮食的同时,宋人还有自己的一套杀虫方法,宋人赵希鹄在他的《调燮类编》中说到,小麦的用途最为广泛,是不可或缺的粮食,但是新收的小麦性热,经过了一定时间的陈放就会逐渐平和,所以经过了一定时间储藏的麦子相较于新收的麦子更为值钱。
而在立秋之前将苍耳捣碎,并与小麦一同曝晒后再收藏起来,就不会被虫蛀。这一方法在防止虫蛀的同时还能延缓粮食的陈化,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
3、以新粮易旧粮
由于粮食的储存时间有限,一般在三年左右,所以宋代往往通过赈灾、建立常平仓、将逾期没有售出的粮食充当军粮等方法,以保持仓库中粮食的新鲜程度。
所谓常平仓,就是在丰岁之时,按照相对高额的价钱买入粮食,以免粮食价格过低导致伤害农民;而在荒岁时,按照相对低廉的价钱售出粮食,以避免粮食价格的飞升。这样的储藏方式在不断地更新粮仓中粮食的同时,还在相当程度上保护了百姓。
三、总结
通过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到,宋代导致粮食陈化的原因多样,比较严重的就有超期储藏、湿度过高、失火、储存时杂质的混入等等。而宋政府的应对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赈灾,建立常平仓等方法,在保护百姓的同时对粮仓中的粮食进行更新,以免粮食陈化;在粮仓的建设中大量使用石砖、石墙,以免粮仓失火,烧毁粮食的同时导致温度的上升,加速粮食的陈化;在储存的过程中定时暴晒,同时规范化粮仓的选址,以降低粮食在储存时的湿度,延缓粮食的陈化。
参考文献
《宋刑统》
《景定建康志》
《天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