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自成可出条件,可让明朝延续,为何崇祯还是要自尽?

李自成可出条件,可让明朝延续,为何崇祯还是要自尽?

前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据史书记载,历史上自杀的皇帝最少有四位,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王朝中,很少有哪个朝代历史能超过三百年,无论是强汉时期还是盛唐时期,在兴盛过后都走向了灭亡。明朝作为最后的一个汉人统治朝代,也因为崇祯帝的自缢没能延续下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断推进,朝代的更迭、文化的融合、经济的发展,无不向后世的人们证明它们曾经存在过。

明朝末年,天灾人祸、朝廷的不作为使得百姓们的生活苦不堪言,放眼望去饿殍遍野,天下乱作一团。有压迫必然就会有反抗,起义军的主体大都是农民,这也是他们的局限性所在,没有前卫的知识,也没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这些起义军没能发展壮大。直到李自成的出现打破这一僵局,在他的带领下,起义军过五关斩六将攻进了京城,而那时李自成却提出条件,可让明朝延续,为何崇祯还是要自尽?

李自成出身农村,自幼家境贫寒,祖辈们都是踏实的老百姓,以耕地为生。他很小的时候便喜欢刀剑,最爱练习武术,然而残酷的现实生活并未给他崭露头角的机会。很长一段时间李自成都是给地主家放牛来维持生计,直到有次他欠一位举人钱,因为无力偿还被告到衙门,被官吏们严刑拷打,不堪受辱的他最终把气撒在了这个举人身上,冲动之下杀掉了他。

李自成自知犯下大错,连忙逃亡到边境参军,辗转投靠多个军队,最后在自己舅父高迎祥的军队中安定下来。他跟随高迎祥出生入死,多次转危为安,崇祯九年,高迎祥在一场战役中不幸战败被敌方杀害。李自成在这之后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并自称闯王。除李自成带领的军队外,关外的满清一族也是虎视眈眈,明朝此时可谓是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崇祯本可以和李自成达成协议,将矛头一致对外抵御外敌,然而这样的想法却被崇祯皇帝亲手扼杀。1644年,李自成率队进攻京城,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令他没想到的是李自成会向自己发出求和信,信上表明只要崇祯答应自己几个条件,便可保明朝天下,不仅不会推翻明朝,还会让自己的部下为朝廷效命。

在求和信上,李自成提出的条件共有三条。第一,将西北单独给予自己;第二,皇帝必须昭告天下李自成是西北王;第三,朝廷要分给自己钱财百万两。在这些条件的最后,李自成还答应只要崇祯满足条件,便立刻撤军,还可以帮助朝廷平定其他叛乱,然而李自成又加了一条,表示出兵可以,但他酷爱自由,决不奉召觐见。

这几个条件与明朝的江山来讲,无疑是有益的,毕竟识时务者为俊杰,在明知敌我悬殊的前提下,保存根基尤为重要,更何况李自成还会同朝廷一起攻打满清。然而崇祯还是不愿意答应李自成的条件,最终选择了上吊自缢,大明王朝自此彻底灭亡。为什么崇祯面对如此诱惑的条件,仍然选择放弃生命都不愿意答应呢?

首先于明朝而言,祖训思想根深蒂固,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皇帝谨遵祖训,即使是放弃生命,也要守住底线。其次,李自成提出的这些条件,割地、赔款、自封为王,每一条都有悖明朝祖训。针对于李自成索要的银两,以明朝当时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而李自成最后加的条件,不奉召觐见是崇祯最不愿接受的,这说明李自成归顺朝廷并不是真心的,他仍然想要建立自己的王国,发展军队,如果一旦接受了他的条件,那么自己将成为一个傀儡皇帝,不仅背负骂名,还对不起列祖列宗,这对于一国之君来讲是无法忍受的。

结语

明朝的衰败灭亡,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压迫,崇祯皇帝在国家治理与平定内乱方面明显能力有限,在后期做出的决定欠缺以国为重、以百姓为重,用自缢来维护所谓的皇族尊严,全然不顾百姓们的死活,他的这一做法后世的人们褒贬不一。纵观历史,即使没有李自成的起义军队,明朝灭亡也是早晚的事情,清军入关是必然趋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崇祯皇帝最终的宿命。

参考资料: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崇祯,明朝,起义军,历史,朝廷,李自成,皇帝,条件,百姓,军队,观点评论,崇祯,明朝,李自成,高迎祥,崇祯皇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崇祯,明朝,起义军,历史,朝廷,李自成,皇帝,条件,百姓,军队,观点评论,崇祯,明朝,李自成,高迎祥,崇祯皇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崇祯,明朝,起义军,历史,朝廷,李自成,皇帝,条件,百姓,军队,观点评论,崇祯,明朝,李自成,高迎祥,崇祯皇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