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的等级鲜明的社会,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平常上到文武大臣,下到平民百姓,碰到君主或者尊亲的名字年号都不能直接写出或者说出,如果君主的字眼比较偏僻还好,但是如果很常见,那就要苦了全国上下的人了。
因此避讳也就成了一条讲究的学问。《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比如在宋朝,要避宋太祖赵匡胤的名讳,他的弟弟赵匡义只能改名赵光义,宗室大臣赵匡美只能改名赵光美,即便是王公贵族也不例外。
在刘秀也就是汉光武帝建立东汉之后,为了避刘秀的名讳,全国各地把秀才改成了“茂才”,不由得让人感觉啼笑皆非。汉朝的吕后权力非常大,她原名吕雉,那个时候把山鸡叫做雉,为了避讳,于是只能称呼做野鸡。
当然也有皇帝在这件事上比较开明,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世祖叫做福临,为了缓解民族矛盾,特地下诏,允许臣民不用避讳“福”这个字,他说:“不可为朕一人,致使天下之人无福。”
在明朝期间,朱元璋白手起家,开国立业,朱这个姓氏谐音“猪”,在明朝的老百姓为了避讳是怎么叫它的呢?
那个时候,猪肉经过南宋的普及,已经成了明朝民间的主食菜。在朱元璋期间,他还是比较开明的,毕竟自己也是穷苦人民出身,没必要为了一个称呼搞的全国麻烦。但是全国上下对待朱元璋还是非常害怕的态度。
毕竟平常嘴里喊“杀猪杀猪”,搞不好一个谋反的罪名就安在自己的头上了。朱元璋为了表达自己的开明,送给了一户骟猪的人家一个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但是和朱元璋的豁达相比,他的子孙稍微显得有一点小家子气了,他的子孙后代朱厚照在1505年当上了明朝第十个皇帝,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人。
他平时喜欢饮酒玩乐,不理朝政,但是在大事上却从来不糊涂,正德十二月,鞑靼人入侵,朱厚照非常兴奋,御驾亲征击退鞑靼人。但就是一个这样皇帝有非常荒唐,他不但下令要避讳,还要全国人禁止杀猪。
《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乙子卯,上至仪真。时上巡幸所至,禁民间蓄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是岁,仪真丁祀,有司以羊代之”。
朱厚照不但姓朱,他还是属猪的,在祭祀祖先的时候看见那么大一个猪头摆在文案上,不由得非常不高兴,于是下令,从此后用羊来代替猪。为了避免尴尬,他还下令全国采用彘(zhi)和豕(shi)来代替住猪的称呼。这两个字算得上很生僻了,读者们想不到吧?
尽管读起来有些拗口,毕竟避讳一直是一项传统,老百姓久而久之就习惯了,难以忍受朱厚照还下一道禁止杀猪的命令。这一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民以食为天。不但是百姓反对,文武百官也纷纷上书请求撤回命令。
由于反对压力太大,在坚持了三个月后,朱厚照只好把它撤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