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
黑龙江东北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
刘正刚
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兼任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等。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明清孤本法律典籍整理与研究”课题首席专家。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学术领域集中在明清史研究。
张柯栋
暨南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史。
提 要:明朝在长城要塞设置关隘,以阻隔蒙元残余势力南下。永乐迁都北京后,居庸关因邻近京师,其关外稳定直接关系朝廷安危。永乐时,将《大明律》中笼统的“民发别郡为民”改为发北京及“口外为民”,以充实口外力量。随着明朝和蒙元在“口外”实力此消彼长,“口外”地理范围逐渐萎缩,宣德以后基本确立在内外长城之间。为了确保“口外”社会稳定,正统年间在施行“口外充军”的同时,还将“口外为民”正式列入刑名。之后“口外为民”与充军一直持续并存,动态地展现了法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
关键词:明代;“口外为民”;地理环境;法律地理学
【注】文章原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2年第4辑。为方便手机阅读,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
责编:李静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往期回顾
【边疆时空】王久宇 | 完颜娄室神道碑所涉及部分东北地名述略
【边疆时空】李荣辉 | 从敦煌文书P.t.1283看摩尼教传入回鹘时间
【边疆时空】袁刚 | 柔然与西域相关的几个问题
【边疆时空】何修良 罗柳宁 | 全球化时代西方边疆观演变与边疆治理转变——兼论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