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起,到清末帝溥仪退位宣布清朝灭亡为止,在这一千多年的时光岁月中,有着一个亘古不变的规律:朝代更迭,政权交替,天下分合,繁盛兴衰,周而复始,往来反复。朝代交替之际,有多少慷慨高歌,便有多少黯然兴叹,成者为王败者寇,高高在上的君王沦为屈辱囚徒,蛮横凶残的外族在中原大地上烧杀抢掠,千里焦土,哀鸿遍野,这是发生在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的真实写照,但在历史教材上,“靖康之难”并没有被详细描述,只是一笔带过,因为其惨状实在不好记载在课本上。
一番野蛮抢夺后,金军分两路进行撤退:一路由完颜宗望监押,包括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完颜宗翰监押,包括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人沿郑州北行,其中还有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带着无数文籍舆图、宝器法物。
客观一点地说,靖康之难加强了蛮夷民族与中原民族的交流融合,历史上出现了又一次南迁的浪潮,经济重心也开始南移,与此同时,蛮夷民族不断融入到中原民族的生活区域,南北方生产技术互相借鉴,生活习惯跟文化也不断融合,算是百弊之中的一点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