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唐皇权继承战,由争与不争看李治继位背后的人生与职场

大唐皇权继承战,由争与不争看李治继位背后的人生与职场

自古以来,中国皇帝,特别有能力皇帝都喜欢自己接班人像自己,为此还有个专门形容词,叫做“深肖朕躬”。

这意思是,深得我心而已,那么如何得我心,无非是和我很像又很孝顺!

也因此有很多帝王都不喜欢自己太子,比如秦始皇就很不喜欢扶苏,说太软弱,汉武帝也不喜欢刘据,也说太软弱,因此皇帝的个人喜好往往决定皇位归属。

不过唐高宗李治能成太子,进而成皇帝,在李世民看来其实是一个无奈中的意外。

唐太宗其实一点也不喜欢自己这个看上去弱的像小受一样的儿子,到不是因为他和自己抢女人,而是觉得他没有帝王之气,最后无奈选择他,也是因为时局,朝政和无人可选而已。

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封建帝王中不算太能生的,只有14个儿子,而本文主角李治排行第九,在他前面有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都是嫡亲子弟,皇后的孩子。

因此作为传统的皇位继承顺序来说,李治不过是第三顺位继承人。

最后他能当选,他出生的神奇故事也有功劳。

据说李治出生前,长孙皇后梦见一条龙卧在自己床上,而太宗也梦见有一条锦鲤和自己同眠,也许这就是上天再给太宗暗示吧。

不过上天给的暗示只是暗示,其实一开始唐太宗并没有立李治做皇帝打算,武德九年公元626年10月,刚刚、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就立年仅8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年仅九8岁的太子,一开始表现的一直很好,整天早请示晚汇报那是基本功,学习也很上进,深得皇帝陛下和朝臣的好评。

不过人是会变的,特别是毫无拘束下的皇二代,年岁渐长的李承乾走上日益奢靡腐化的不归路。

其实太子奢靡腐化,当爹的李世民也有责任。

据说有次太子的乳母说太子宫器用太少,钱太少,于是打报告说要多加一点,报告到了长孙皇后哪里被言辞拒绝。可李世民听到不以为然,说自己儿子吗,多给点应该的,于是规定“所司勿为限制”意思就是说,别限制他们花钱了。就这样在打开财政口子之下,太子的生活得到翻天覆地变化,喜好声色犬马,美食美女也就成了自然。

这件事,李世民责任重大,所谓慈母多败儿,哪知这慈父也败儿。

面对太子胡闹,当然有人劝诫,太子师傅大臣,如张玄素,于志宁等都一再劝解李承乾别在胡闹。

可是李承乾到好,不仅把劝诫当耳边风,居然还迫害好心提醒自己的大臣。

这一下就要命了,太子的事情传到了李世民耳朵里面。李世民开始思考,尼玛这样的儿子,给他江山会不会害了天下。

于是李世民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太子哪里转移到另外一个儿子,魏王李泰的身上,看看太子,在看看魏王李泰,他也很纠结。

一时举棋不定。

其实吧,照理说才40多岁李世民,应该没有那么急切的想要立太子,他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怕曾经的“玄武门之变”再度发生而已。

因为他的举棋不定,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关系变得水火不容,大有大打出手的架势。这就让他后怕啊,尼玛这两小家伙,别作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果不其然,太子李承乾看到魏王李泰越来越受宠爱,妒火中烧,居然联合政治上的失意者,叔父李元昌,还有大臣侯君集等人,阴谋发动政变。以求先发制人。

哪知道最后事情败露,也因此侯君集被杀,太子李承乾也被贬为庶民。

唐太宗在太子李承乾被废除之后,还是没让魏王李泰做太子,原因也很简单,他不想让所有后世子孙看到,皇位是可以依靠所谓经营得到的。

于是经过慎重考虑,贞观17年公元643年4月7日,太宗下诏,任命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并在当月下诏将魏王李泰降为东莱郡王,后来又改为顺阳王,并流放均州郧乡。

就这样,原本太子的有力竞争者魏王李泰被一杆子撸到底。

那么为何太宗李世民选择自己最不喜欢的李治成为太子。

原因看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

就是李治的性格,“仁孝和不争”仁孝是二个词组,仁慈还有孝顺。

作为经历过玄武门之变,杀弟逼父的李世民,其实更关注自己下一辈的安全,他在内心深处不希望自己儿子和自己那一辈一样骨肉相残,于是选择一个仁慈而又孝顺的儿子做皇帝。

自己的安全不用担心,自己去世之后,也不用担心剩下的儿子有危险。这就是对后代人最大的仁慈

想想隋炀帝杨广和自己,他当然后怕。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政治上的考虑,简单说吧,唐太宗太厉害了,对朝臣的要求也太严格了。大多数朝臣虽然都很敬畏钦佩太宗,但是作为在手底下打工的大臣,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主子。如果下一代是一个好伺候的主,他们当然更乐意啊。

而李治就是这样一个好伺候的主。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长孙无忌,李治是他的外甥,也是他看着长大的,当然知道自己外甥怎么样。在长孙无忌为代表的朝臣看来,李治更容易受控制,也更听话,于是他们的支持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李世民对此不知情吗,错,他当然心知肚明,只不过他也无奈啊,但是又不得不让李治做太子因为其他儿子更不堪重任,矮子里面找长的。

李治继位,最大的原因是仁孝还有不争,也因此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品是累积出来的,不要败坏人品,争夺是必须的,但是不争也是一种手段。

后来的雍正帝九龙夺嫡能胜出,还不是这个套路。

而职场其实也一样全力争取不一定会得到,做好人比手段更重要。这就是争与不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治,皇权,李世民,唐太宗,中国皇帝,儿子,人生,太子,李承,李泰,观点评论,李治,李世民,太子,李承乾,李泰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治,皇权,李世民,唐太宗,中国皇帝,儿子,人生,太子,李承,李泰,观点评论,李治,李世民,太子,李承乾,李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治,皇权,李世民,唐太宗,中国皇帝,儿子,人生,太子,李承,李泰,观点评论,李治,李世民,太子,李承乾,李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