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天选之子朱棣,如何用四年时间接手明帝国?

天选之子朱棣,如何用四年时间接手明帝国?

朱元璋建立明帝国之后,为了加强皇室对国家的掌控,便像历朝历代的君王一样分封诸王,各个藩王的位置都处在战略要塞,替明王朝看家护院,众多藩王都拥有万石粮食,拥有数量可观的部队。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就驻守在北平,拥有10万大军。

由于朱棣所处位置关键,且多次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所以备受重视,且在众多藩王当中地位最高,军中的小事基本都是朱棣本人亲自决定,不用上奏朝廷。

燕王朱棣

这样大的权力自然是有人会注意到,当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就有个臣子提醒过他,藩王如果权力太大,几代人之后想削藩可就难了,事情严重时可能会酿成“七国之叛”“八王治乱”那样的悲剧。

但是这个建议被朱元璋无视,反而将这个臣子投入大狱。而实际情况比这个臣子预料地更糟,朱元璋死后没多久,燕王朱棣就起兵讨伐中央了。

朱元璋预定的太子朱标早早病逝,只能由朱标的次子朱允炆作为皇太孙,将来继承帝位。1398年朱允炆即位,一上台就把精力放到了削藩的事情之上,他的做法是先将势力较小的几个藩王削弱,然后再集中精力对付强大的藩王。

这个动作很快引起燕王朱棣的警惕,他发现自己身边已经被中央派人监视了,随时可能被暗中逮捕,于是朱棣一不做二不休,立刻将两个奸细杀掉,并在建文元年正式起兵,跟中央政府剑拔弩张。

朱棣起兵谋反的名义是“靖难”。这个名义其实是朱元璋留下来的。当时朱元璋为防止朝中权臣篡权,所以规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所以这次战争被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

朱棣

实际上朱棣决定起兵造反时,他的实力还远远不足以与朝廷对抗的,因为自己所处地界狭小,不论从兵力还是从底盘上都占尽劣势,从理论上说,朝廷可以随时从四周向北平发兵,将朱棣憋死在老巢,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朱棣深知自己的短处,他为了防止自己被前后包围,就首先出兵将北边的居庸关、怀来、密云扫平,为将来遭遇不测留好后路,这样就可以专心对抗朝廷。而此时的朝廷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强大,因为朱元璋在位时曾大举屠戮朝中的文臣武将,导致新皇帝朱允炆基本无人可用,这也是朱棣敢冒犯朝廷的重要原因。

不得已,朱允炆任命年迈的侯耿炳为大将军,出兵13万征讨燕王朱棣,抵达河北滹沱河之后,被朱棣的兵马偷袭了其先头部队,随后击败侯耿炳的主力部队,此役朝廷军败北,朱允炆不得已换上李景隆为大将军与朱棣交战。

李景隆是何人,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曾经跟着朱元璋舍身往死打仗打出来的,但是李景隆却是典型的纨绔子弟,根本不懂什么叫带兵打仗,哪里是有勇有谋的朱棣的对手。是年9月,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屯兵河涧。

靖难之役

然而当朱棣了解了李景隆的排兵布阵之后当场不禁笑出声来,称“李氏把兵家五败全犯了”。朱棣指的是“政令不修、粮草不足、深入趋利、刚愎自用、不团结”。有了这样的对手,朱棣自然是要好好给他们上一次课。

朱棣打算将朝廷军队引诱进来,朱棣打算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则亲率大军救援永平。朱高炽在家坚决执行拒不出战的方略,死守北平。

这个动作让李景隆心生欢喜,在他看来,北平城空虚,正是出兵的机会,于是率大军直逼北平,但他死活没想到一个北平城已经被朱高炽武装成铜墙铁壁,李景隆几次派兵攻城却无功而返,同时他还派出瞿能进攻张掖门,却因后续援军跟不上而被迫停止。在李景隆看来,此战势在必得,非要让瞿能等待大部队到来再一起进攻,结果贻误战机,等人马全部抵达时已经进入隆冬,聪明的朱高炽派人在城墙上泼水,瞬间结冰,更是让攻城的守军难上加难。

朱高炽

此时的朱棣已经在永宁取得大捷,并且将这些作战勇猛朵颜诸卫揽入了麾下,相当于朱棣这次出去打仗不仅没有损失,部队还比之前更强了。是年11月,朱棣率领着大军背后包抄李景隆,内外夹攻之下李景隆不敌,率人逃跑,退到山东德州,而军队中却传言主帅丢盔弃甲放弃抵抗,也就自然撤退。

好笑的是建文帝不知道实情,还以为李景隆取得大胜,还亲自奖赏了这个败军之将。第二年继续派他率领大军征伐朱棣。

南北两军在白沟河激战,朱棣部队严重受挫,但朝廷军队却因政令不一,指挥混乱,即便取胜也无法迅速扩大战果,就在混乱之际,朱棣抓住机会迅速反击,将李景隆主力一顿狂揍,还一路追杀到济南。

可惜济南在守将的严防死守之下,朱棣无法破城,只好撤军,而此前攻下的德州,也被朝廷收复。这次交手就明显看出朝廷的实力不是不行,而完全是指挥不当,就像济南守将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就能守住山东,而李景隆那么多的兵力却打不过坐守北平的朱高炽,更何况他的对手是身经百战的朱棣。

靖难之役

李景隆再也装不下去了,只好被建文帝罢免大将军职务,但仍然是无人可用,朝廷只好派使者找朱棣求和,但是被朱棣拒绝。建文帝只好换上死守济南成功的盛庸率兵北伐。

盛庸上任之后,情形果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开始还被朱棣打败几次,但并没有损伤元气,边打边退,两军在山东陷入焦灼,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

此时燕军首先出现问题,由于在过去的时间屡战屡胜,在军队中开始滋生了自大、轻敌的情绪,被盛庸成功报复了几次,朱棣的多员大将被杀,就连朱棣本人也差点被围困。朱棣意识到,必须戒骄戒躁,重整旗鼓,才有可能成功对抗朝廷的攻击,而且作战态度要更加勇猛,不畏强敌,才能真正击败对手。

次年,朱棣主动出击,跟朝廷军打得有来有回,很多城池屡次易手,始终难分胜负,这时候朱棣手下谋士提出,此刻朝廷军队基本都在山东河北的前线驻扎,如果能成功绕开主力部队而直接奔袭都城金陵,即可不战而胜。朱棣采纳。

靖难之役

第二年,朱棣带领燕军悄悄绕开济南,轻松攻破沛县、徐州等,直逼金陵。而此时还在山东的主力才反应过来,拼命追杀,双方在淝河对峙,很显然,两军将要在这里进行决战。但就是这么千钧一发之际,建文帝居然听信谗言,要抽调前线一部分主力部队回到金陵防守,而另一边燕军阻断了敌方前线的后勤补给,朝廷军前线实力被迅速削弱。

所以结果能猜到,燕军在此击败朝廷军,士气大振,此时的燕军已经不可阻挡了,建文帝只好又提出双方划界而治,但朱棣怎会同意,直接率军直捣金陵,城内文武百官跪迎道路两旁,迎接这位新的皇帝,称明成祖,年号改为永乐。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高炽,时间,朱元璋,李景隆,部队,北平,朝廷,朱允炆,朱棣,大军,观点评论,朱高炽,朱元璋,李景隆,朱允炆,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高炽,时间,朱元璋,李景隆,部队,北平,朝廷,朱允炆,朱棣,大军,观点评论,朱高炽,朱元璋,李景隆,朱允炆,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高炽,时间,朱元璋,李景隆,部队,北平,朝廷,朱允炆,朱棣,大军,观点评论,朱高炽,朱元璋,李景隆,朱允炆,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