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如何处理与李渊李世民的微妙关系?秦琼李勣做法大不同,家族结局也有天壤之别

如何处理与李渊李世民的微妙关系?秦琼李勣做法大不同,家族结局也有天壤之别

有三位出自瓦岗军的大唐开国名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就是曾经拥有很多名字的李勣、被后世视为义气化身的秦琼,以及大智若愚的战场不老松程咬金。

这三位瓦岗出身的大唐开国功臣,结局却是大不相同:李勣死后被灭族,赐姓一度被收回,而恢复了徐勣(也有人称他为徐世勣、徐懋功、徐茂功、徐茂公)的本名,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一病不起”十二年,只有程咬金在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活得都很快活,连武则天也没想过要动他。

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开国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处理不好就会掀起腥风血雨,从汉朝到明朝,有无数开国功臣倒在了皇帝的刀下。唐朝凌烟阁首批二十四功臣中的郧国公张亮、 陈国公侯君集以谋反罪被族诛,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的后代过得也不是很好——到了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凌烟阁上享受祭祀的就只剩下魏征、高士廉、萧瑀、段志玄、刘弘基、虞世南、秦琼七位了。

同为大唐开国名将,为何秦琼画像前香烟袅袅,而李勣却被剖坟斫棺?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聊的话题:李渊李世民与秦琼李勣的关系十分微妙,开国君臣如何进退取舍,才能共享荣华、相安无事?

作为李勣、秦琼的瓦岗战友,程咬金当然没有贩过私盐,也没当过“混世魔王大德天子”,而是东阿县令的乘龙快婿,他初期的职务,基本相当于东阿县民团司令:“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本文黑体字均出自《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隋唐嘉话》,下面不再一一注明)

在隋朝能用得起马槊的都不穷,程咬金手下那几百人,朝廷是不发粮饷的,那笔钱是当县令的岳父资助,还是东阿商贾捐赠,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程咬金以数百人起家,最后成了唐朝宿国公(后改封卢国公),还当过右武卫大将军、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普州刺史、左屯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左卫大将军,最后追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

从瓦岗到大唐,程咬金一直跟秦琼形影不离,这就叫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秦琼的高风亮节,不仅在演义小说中有精彩展现,在两唐书和其他史料中也有记载,如果李勣能向秦琼、程咬金学习,其后世可能就不会招致灭门之祸了。

程咬金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归唐,直到显庆元年(656年),还以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相当于方面军或集团军司令)的身份带着苏定方征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并且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之所以没取得全胜,是因为老程在怛笃城只顾杀人放火劫财,让阿史那贺鲁跑掉了。

老程班师回朝就丢了官帽,但是唐高宗李治并没有收缴他劫掠的财物(当时朝廷很富,瞧不上那几个小钱儿),而且没过几天,就又送给了他一顶新官帽:“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

有人说老程是故意在大胜之后犯了一点“小错”送给小皇帝李治一个把柄:俺老程已经受封开国公、上柱国、十六卫大将军,作为异姓功臣,已经是官居极品、勋爵顶级,不想“进步”,只想发财,你小子可以放心了!

大智若愚的程咬金成了战场常青树、朝廷不倒翁,还跟李世民做了儿女亲家(次子程处亮娶了李世民的女儿清河公主),他的另外两位瓦岗战友,混得似乎就没有那么舒心了:李勣的头上总是悬着一把刀,秦琼的大铁枪也上交了:“秦武卫(秦琼曾为左武卫大将军)勇力绝人,其所将枪逾越常制……迄今(直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程咬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李渊、李世民和李治对他都很放心,李勣可就没有程咬金那么好命了:李世民临终前给李勣出了一道考题,如果李勣的答卷不能让他满意,后果就是要有几颗人头落地。

李勣归唐后,可以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李世民曾想除掉他以绝后患,他本人也想除掉亲孙子以保家族平安。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唐纪十五》记载了李世民临终前杀机毕露的安排:“上(李世民)谓太子(李治)曰:‘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待遇)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

李渊很喜欢李勣,他之所以把徐世勣变成李世勣,就想给他封王,但是差点封王的李勣被窦建德俘虏后,并没有杀身以报君恩,后来也没管父亲的死活:“窦建德擒化及于魏县,复进军攻勣,力屈降之。建德收其父,从军为质,令勣复守黎阳。(武德)三年,自拔归京师。”

李勣逃归唐营,窦建德否决了部下杀李盖的建议,李盖和李勣重逢后是欢笑还是痛哭,史料中虽然没有记载,但读者诸君是一定能想象得到的。

一个连父亲都可以抛弃的人,显然是不会得到皇帝完全信任的,李勣也知道自己先降唐而后降夏(窦建德国号),这个污点怎么也洗不掉,他只能更加谨小慎微以图自保。

玄武门之变前,李勣和李靖都保持中立:“太宗将诛萧墙之恶,以匡社稷,谋于卫公李靖,靖辞。谋于英公徐勣,勣亦辞。”

李治要违制立武则天为皇后,李勣还是不置可否:“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

为了不出乱子,李勣甚至要谋杀自己的亲孙子徐敬业:“命敬业入林趁兽,因乘风纵火,意欲杀之。

徐敬业野外生存经验比较丰富,剖开马肚子钻了进去,这才保住了性命,也为李家(徐家)带来了灭顶之灾,也算报了祖父纵火之仇,李勣被“追削官爵,剖坟斫棺,复本姓徐氏。”

李勣千算万算,还是没算过天命,在这一点上,他不如秦琼远甚,这可能跟家风有关——李勣原本就是一个豪富之家出来的问题少年:“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

李勣说自己十七八岁

才成为上阵才杀人的好贼,在两唐书其本传中均有描述:“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大业末,韦城人翟让聚众为盗,勣往从之,时年十七。”

李勣少年为盗,秦琼少年从军,先后在左翊卫大将军荣国公来护儿、河南道持节讨捕黜陟大使张须陀帐下效力并获得极高评价:“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旧唐书》列传第十八)”“是子才而武,志节完整,岂久处卑贱邪?(《新唐书》列传第十四)”

秦琼投唐,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济世安民,所以李渊对他敬佩得五体投地,表扬信写得甚至有些肉麻:“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

李渊封秦琼为翼国公、上柱国:开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再往上就是郡王和亲王了,不改姓李是不行的;上柱国是唐朝最高勋位,再往上就只有天策上将了,那是李世民的专属称号。

秦琼事母至孝,来护儿在秦母辞世后献上厚礼(有人说秦琼弃郑归唐时带着或丢了母亲,显然不合史实),那就是知道秦琼很看重也会很感激这份情义。

秦琼不会愿意改姓李,所以开国公、上柱国就已经是他勋爵的极限,李世民对他已经是赏无可赏了。

功高震主而主不疑,赏无可赏能寿终,那只是臣将一厢情愿的想法,李勣谨小慎微明哲保身,最后保住自身却保不住家族,秦琼的做法与李勣截然相反:你做了再多正确的选择、做了再多正确的事情,也不如我什么都不选、什么都不做。

于是秦琼“病”了,这一病就是十二年,在他辞世后,李世民给予了他相当于皇族功臣的待遇:“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马,以旌战阵之功焉。”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下令“非皇室有大功者不得立石人石马”,第二年就破例,说明他对秦琼的急流勇退十分欣赏和感激:与其猜忌于朝堂,何如相忘于京城?

秦琼休而不退,一直挂着左武卫大将军的名号不上班,口分田、职分田一亩都不少,朝廷也一直按照开国公、上柱国的待遇给他发俸禄,连秦家的服务人员,也由官府给补贴,再加上李渊赐给秦琼的“积赐金帛以千万计”,只要不出徐敬业那样的虎狼子孙,唐朝灭了,秦琼家族也还能屹立不倒。

看完李勣、秦琼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结局,熟读古代史、近代史读者诸君肯定也会感慨良多:知进退、明得失、懂取舍、识大体、有敬畏,智明之士有五德、五知、三取四舍,李勣是个聪明人,但是这个聪明人活得比程咬金秦琼累,家族结局却不如程咬金秦琼好,在处理君臣微妙关系方面,以智谋著称的李勣,要是学会秦琼程咬金的为人处世之道,其本人和家族的结局又将如何?程咬金和秦琼的成功经验,对后世是不是也大有启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做法,李治,关系,家族,结局,李世民,程咬金,李勣,秦琼,故事传记,李治,李世民,程咬金,李勣,秦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做法,李治,关系,家族,结局,李世民,程咬金,李勣,秦琼,故事传记,李治,李世民,程咬金,李勣,秦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做法,李治,关系,家族,结局,李世民,程咬金,李勣,秦琼,故事传记,李治,李世民,程咬金,李勣,秦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