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冬梅曾经在一次活动中说,北宋与辽签订《檀渊之盟》条约并不那么坏,又说,今天的历史学者普遍认为,澶渊之盟并不是屈辱的。从内容上看,基本上是合适的,而且,它有利于两边的老百姓,因为不打仗了。
我是支持和认同这一观点的。一个几乎十战九输的国家,在战争中以较小的代价,换取百年的和平,国家免受兴兵之累,老百姓免受涂炭之苦,就这一点来说,《澶渊之盟》确实不是那么坏的条约。
战争的简单经过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国20万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兵临澶州(今河南濮阳市),在宰相寇准的极力劝说下,宋真宗御驾亲征,登上澶州北城督战,顿时士气大振,人人冲锋陷阵,个个奋勇杀敌,宋军还用飞弩射杀了辽军统帅萧挞览,重创辽军士气,在这一有利时机下,宋真宗派曹利用出使辽军兵营,与萧太后谈判,辽军担心僵持下去于己不利,遂与宋朝在澶州签订了停战协定,史称《澶渊之盟》。
宋朝自宋太祖赵匡胤确定“扬文抑武”的政策后,经过宋太宗一代,到达宋真宗时期,弊端就已经开始渐渐显现了。最明显的弊端,就是宋朝的战争,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有大将涌现出来,主持战事的,都是文臣,澶州之战就是如此,这么一场宋朝抵抗辽军的惊天大战,我们在历史记载中,只知道寇准的功劳,在战场上将军们是如何指挥、如何浴血奋战、将军们有什么具体的战斗细节,在史料中,几乎看不到,看不到任何让人感受到震惊的战争场面,和将军御敌制胜的勇猛和谋略。
这说明什么?说明宋朝到了这个时候,重文轻武的效果已经达到,就是武将们再也没有兵变的可能了,将从中御,文臣管制武将,武将夺权的危险得以全部化解。然而,武将不能夺权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个不好的效果,那就是战场上再也没有武将振臂一呼、杀声震天的豪气了,武将被抑武政策和文官压制得低声下气,战场上那些将领们就不可能再有死战或战死的勇气了。
既不能出名将,便不能出劲旅,所以,每有战争爆发,十战九败,既然因为皇帝亲征而取得个小胜利,让辽国入侵的势头受挫,乘这个机会签订一个赔钱消灾的《澶渊之盟》,也不失一种较好的结局。所以,赵冬梅教授说《澶渊之盟》并不是那么坏的条约,是符合当时军队现状和战斗实际的。
也确实,自签订《澶渊之盟》后,宋朝和辽国近百年时间内,双方友好,没有战争,这给无论是辽国,还是宋朝,都带来了休养生息和经济发展,于老百姓而言,真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