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有一个情节:皇帝刚死了儿子就被大臣们集体逼迫过继宗室子为继承人。这个剧的背景是架空宋朝,剧中悲催的皇帝原型其实就是有千古仁君称号的宋仁宗赵祯。
1,大宋朝赵家的皇位有毒
不知道什么原因,宋朝皇帝的子嗣一直都不兴旺,就算是生出来也养不大,唯独一个宋徽宗赵佶又能生又能养的,结果还给金国大王们送去蹂躏。
只要坐上帝位,到第三代就没得人继承皇位,太宗赵炅、真宗赵恒、仁宗赵祯,传承断绝。
择宗室中最能生育的赵允让的儿子英宗继位,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再次断绝传承。
皇弟徽宗上位,这次特别能生育,徽宗赵佶,钦宗赵桓,没等到第三代,就遭遇亡国了。
传承转移到皇弟高宗赵构,一代就面临绝后,再择宗室子赵昚继位。
孝宗赵昚、光宗赵惇、宁宗赵扩,又是三代,传承再断。
择宗室子赵昀继位,是为理宗,又是一代绝后。
选择侄子度宗赵禥继位,虽然赵禥脑子不是多灵光,关键是能生,还养大几个,然而,再次遭遇亡国。
大宋赵家的皇位有毒!谁沾谁绝后,冏!
从宋真宗赵恒开始,对大宋皇帝来说,生孩子变成一个很困难的事,每天睁开眼想到还没给大宋帝国生下继承人,皇帝的心情就很沉重,觉得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对不起天下苍生。
宋真宗赵恒出生在太祖开宝元年【968】,16岁结婚,31岁继位,36岁的时候,咸平六年【1003】,唯一的儿子,九岁的嫡子赵祐夭折,伤心的赵恒追封儿子为周王,谥号悼献。
为什么说唯一呢?虽然赵恒在仁宗赵祯出生之前有过五个儿子,但是其中的长子温王褆、三子昌王袛、四子信王祉、五子钦王祈都是没来及起名字呢就夭折,这些名字和爵位都是宋徽宗赵佶后来赐名并追封的。
所以,赵祐就是赵恒唯一的儿子,养到了九岁啊!还夭折了,为此郭皇后伤心欲绝,疾病缠绵没几年就追随儿子而去。
36岁的赵恒就在大臣的劝谏下,选择四弟赵元份的三儿子八岁的赵允让,以绿车旄节迎接进宫养育,虽然没有明确说立为皇子,但是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赵恒真的生不出,那赵允让就是下一任皇帝了。
赵恒有八个兄弟呢,为何选择三弟赵元份的儿子呢?
还别说,在咸平六年【1003】的时候,还真就是赵允让最合适,虽然赵恒还有八个兄弟,其中老九崇王元亿夭折;老二元僖早死无后;老四元杰就死在咸平六年七月也无后;老五元偓只有一个儿子允弼;老六元偁也只有一个儿子允则【这个允则后来也没生出儿子】;老八元俨这年才18岁还没生出儿子。
而老三元份有三个儿子,次子允怀夭折,长子允宁要继承家业,只有老三允让合适。
会有人问,赵恒不是还有大哥元佐吗?元佐活得久又能生。没错,老大元佐的确能生,儿孙一大堆,元僖、元杰的嗣子嗣孙都是过继元佐家的子孙,为啥赵恒不选择大哥家儿子过继啊!
各位读者老爷们!赵元佐做为宋太宗赵炅曾经最属意的继承人,因为同情三叔廷美发狂而失去储君之位,在赵炅死后还差点被李皇后谋立撬了赵恒的太子位,赵恒怎么可能去选择他的儿子?脑袋秀逗了才会去过继大哥家的儿子,除非其余兄弟都绝后没得选了,大概才会考虑元佐的子孙。
所以说,赵允让在当时就是最合适的。偏偏,老天爷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赵允让在宫中养了八年,都16岁了,宋仁宗赵祯出生了,当了八年备胎的赵允让,就被喜得儿子的伯父赵恒用箫韶部乐送还给商王府。
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六皇子赵祯出生。在赵祯出生后,赵恒又生了二个闺女,就再没有生育孩子,那俩闺女也夭折早亡,只剩下赵祯一个独苗苗。
仁宗赵祯12岁继位,15岁结婚,在位42年,享年54岁。
他的一生中拥有四位皇后,三位贵妃,二位德妃,二位贤妃,其他有名份的后宫九位,还有什么十阁、差点被立后的陈氏、一对双胞胎美人、王德用进献的二位美人等等不知名后宫若干人。
这么庞大的后宫团队,一共给赵祯生育了三个儿子,十三个女儿,16个孩子中夭折三位皇子、九位皇女,只养大了四位公主。
赵祯的臣子们真是为了皇嗣的事操碎了心。景祐二年【1035】,已经26岁高龄的赵祯还没有做爹,大臣们就劝谏他学习他爹真宗赵恒,收养宗室子,等生了儿子再归还就行。
赵祯接受建议,就把以前养在宫中过的堂兄允让的第十三子,已经四岁还没有名字的赵宗实养在宫中,并在次年赐名宗实,全当做引子为自己招儿子。
赵祯不但收养宗实做引子,还“置赤帝像于宮中祈嗣”,不管咋办吧,总是带来了儿子,景祐四年【1037】五月初九,大皇子赵昉出生,赵祯开心不已,“录系囚,降死罪一等,流以下释之。”
但很不幸,出生当天皇子就早殇,28岁才做爹的赵祯失去了第一个儿子。
随即,赵祯的生育期开启,29岁生长女福康公主,30岁生次子赵昕,欣喜若狂的赵祯再次普天同庆,“丙子,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
这个二皇子建康的活下来,赵祯就让养在宫中已经五年的赵宗实【9岁了】回他家去,那一年是宝元二年【1039】。
没想到的是,康定二年【1041】二月,不到三岁的赵昕夭折了,把赵祯伤心的,“帝慘然垂涕。”
还好,三皇子赵曦在那一年八月出生,32岁的赵祯不敢再高调庆祝,“中外毋得以皇子生復有貢獻”。
不幸仍然如期而至,庆历三年【1043】正月初一,赵祯封三儿子为鄂王、武昌节度使、同平章事,赐名赵曦,随即在初二,大过年的,虚岁三岁的三皇子赵曦夭折,34岁的赵祯就此绝嗣,再没有生出儿子来。
从赵祯死绝了儿子之后,第一个提出建储的是太常博士张述,皇祐六年【1054】,张述上书说陛下你都春秋四十四了,还没有继承人,我都替你日夜忧心,你应该选择宗亲有贤才者过继,才是天下大幸啊!
张述先后上书七次,“語尤激切”。45岁的赵祯认为张述是忠心为国,也不怪罪他,但也绝不采纳,继续在后宫努力耕耘。当时还没有臣子附议张述,虽然后宫已经差不多十年不闻儿啼声了。
转眼就到了至和三年【1056】,这一年也成了赵祯的人生中最令他难以煎熬的一年。
正月初一,赵祯御大庆殿受朝。因为前一天除夕大雪,有一处宫殿的房架被压断,赵祯非常迷信天谴那种东东,就在禁庭,“跣足禱於天”,就是说在大雪天,47岁的中年大叔赵祯光着脚在宫内向天祷告,到了天明也就是初一雪停了。
赵祯又赶去大庆殿受朝,因为卷起了帘子,“上暴感風眩,冠冕欹側”,内侍赶紧又把帘子放下来,这时候可以知道,赵祯已经有严重的风寒,勉强挨到百官礼成。
后来在紫宸殿宴请契丹使者时,宰相文彦博才发现皇帝生病了,“错愕无以对”,顽强的赵祯再次坚持到宴会结束。
之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语无伦次,精神都不太正常,连皇后谋逆的话都喊出来,吓得曹皇后不敢在他面前露面。
直到二月,赵祯稍微康复一点,三月才可以视事,这三个月都是宰相文彦博等中枢大臣处理政务,因为赵祯突发大病,“不能视朝,中外忧恐”,要是皇帝突然驾崩,又没有继承人,可不是要乱套了。
因此,大臣们就把继承人的问题排上日程,商议着立嗣的事情,大家都认为左千牛卫大将军赵宗实在宫中养大,皇帝和皇后把他视为子,就算出宫回家后,对他的赏赐也络绎不绝,不是其他宗室子弟能比的,可见宗实在皇帝心中也是属意的继承人,因此可以提名宗实。
赵祯生病期间,宰相班子文彦博等人就劝立嗣,赵祯当时也同意了,参知政事王尧臣的弟弟王纯臣是赵宗实身边的使官,经常对他哥说宗实有多么贤明,王尧臣就告诉文彦博,文彦博等人就商量着上书立宗实为嗣子。
等准备好上书时,赵祯病好了,皇帝陛下就不提立嗣的事了,但是大臣们被他这次生病吓坏了,都担心万一有个什么,国家没有确立继承人会生乱。
至和三年【1056】五月,知谏院范镇第一个上书请求赵祯立嗣,“伏惟陛下拔其尤賢者,優其禮數,試之以政,與圖天下之事,以系天下之心。異時誕育皇嗣,復遣還邸,則真宗皇帝時故事是也。”
就是说你可以选择一个宗室子养在身边,以安天下人的心,等你生育皇嗣,再把宗室子送回家就行了,赵祯留中不发。
自从范镇开了头,大臣们前仆后继都纷纷上书请求皇帝立嗣,御史中丞張昪、殿中侍御史赵抃、殿中丞、集賢校理、通判并州司馬光、知制誥吴奎、殿中侍御史呂景初、翰林學士歐陽修、宰相文彥博、富弼等等。
其中張昪、趙抃、欧阳修、司马光等上书三次,范镇前后上书十九次,再三再四陈述以至于痛哭流涕,宋仁宗也对着他哭:朕知卿忠,卿言是,当更俟二三年。
就是说,我知道你忠心,你说的对,可是能不能再等二三年,说不定我就生出来了。
那一年,赵祯的心情是绝望的,大臣的心情是惊恐的,况且天灾频频,先是大雪,后来是大雨成灾,频繁的天谴,范镇就说是老天爷因为皇帝不立继承人的事才通过天灾来警告皇帝的。
赵祯被迫下罪己诏求言,一下子,大臣们一窝蜂都上书请求早定继承人,连庞籍都秘密上书请皇帝择宗子而立······
煎熬的赵祯统统留中不发,这一年也是把择宗室子过继的事摆到桌面上天下皆知了。
嘉祐二年【1057】二月,太子太師致仕杜衍薨,临终前还上书请求皇帝“宜早建儲副,以安人心”。
这一年的八月,赵祯的长女福康公主下嫁李玮。欧阳修再次上书,说的非常婉转:陛下您没有皇子还有公主陪着您,所以您不觉得孤单,可是现在公主都嫁人了,您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您回到后宫谁陪您享受天伦之乐呢?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宗室子做您的儿子,陪您共享天伦呢?等后宫生育皇子再让他回家不就行了?
48岁的赵祯只当没看见,继续努力造人。
嘉祐三年【1058】,范镇又说赵祯:陛下您说等三年再说立嗣的事,现在三年之期可是到了呀!赵祯装聋作哑,继续努力。
六月,韩琦担任宰相,包拯担任御史中丞,包青天也来劝谏赵祯:“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
赵祯就怼回去,问包拯想立谁,包拯说:我请求建储,是为宗庙万世考虑的,陛下问臣想立谁,那就是怀疑臣邀新君之宠了?我都七十岁了,独生儿子、孙子也死了,还能给谁邀后福呢?
包拯的回答说的赵祯无言以对,是呀,老包也是死了儿子孙子的人啊!皇帝陛下只好说“徐当议之。”继续回宫努力去!
新宰相韩琦也给赵祯提建储的事:您没儿子,年龄也大了,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宗室子过继呢?
成天努力终于看到成果的赵祯,这回理直气壮说:后宫有两个人怀孕了,先等等吧!轮到韩琦哑口无言了。
嘉祐四年【1059】,因为后宫的闻喜县君董氏和安定郡君周氏怀孕待产,大臣们消停了,没再聒噪建储的事,内朝外朝、全国人民都盼着其中有一个能生皇子,内侍省还准备很多金帛、器皿等物件,预备皇子出生了好赏赐,又修以前真宗皇帝做开封府尹时的廨舍潜龙宫,都是为小皇子而准备。
然而,到了四月,董氏生下赵祯的第九女,五月,周氏生下第十女。
50岁的赵祯又是失落又是开心,总是缺孩子,闺女也疼爱啊!说明自己老当益壮,继续努力!
嘉祐五年【1060】二月,太常丞王陶上书请求立嗣,“皇嗣未立,宜擇宗子昭穆同者育之。”
五月,生了九公主升级为贵人的董氏又生了第十一女。到了七月,生十公主升级为美人的周氏生了第十二女。
嘉祐六年【1061】六月,富弼、张述等再次上书请求择宗室子过继,大臣对后宫怀孕都已经失去兴趣,张述直言不讳的说,如果上天眷顾,就该有一个是皇子,如今只见生公主,不见生皇子,皇帝陛下您还执迷不悟到什么时候呢?
七月,董贵人生育第十三女,仁宗赵祯最后一个孩子,因为没有生出皇子,董贵人被晋封婕妤都拒绝了。
赵祯已经52岁,自己也感觉大概再也生不出来了,心灰意冷的情绪笼罩着仁宗陛下。
司马光上书谈立嗣的事情,赵祯已经开始不那么排斥这个问题,毕竟问题总是要面对的。
闰八月,才出生61天的皇十三女早殇。
司马光再次上书请求立嗣,甚至地方官员也开始介入立嗣事,知江州呂誨上书请择宗室子过继,以安人心,免得使流言纷纷。
因为司马光和吕诲的上书,宰相韩琦等人和赵祯商量,说汉成帝那样平庸的皇帝因为没有儿子就能立侄子为嗣,何况您这样英明的皇帝呢?想想太祖皇帝,您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赵祯这会儿是生儿子无望,有点破罐子破摔,你们爱咋样就咋样好了。就问韩琦等人:你们觉得宗室中谁可以?韩琦说:这种事哪里是臣子能决定的,应该出自圣裁。
赵祯说:以前宫中曾经养过两个宗室子,小一点的看着不咋地,不如那个大一点的。
韩琦很谨慎,非让赵祯说出那个大一点的名字。赵祯说出赵宗实的名字,韩琦还请皇帝再考虑一晚上第二天他再来取旨意。
第二天在垂拱殿,韩琦再次询问赵祯的意思,赵祯下定决心确立宗实为嗣子。
因此,到十月份,起复为父守丧的前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为泰州防御使、知宗正寺。
因此,赵祯再次起复赵宗实,然而,宗实继续推辞,请求归还任命,赵祯拒绝,这样前后搞了十八次,就到了嘉祐七年【1062】七月,右正言王陶看着这爷俩拉锯一般着急,就上书请求给宗实一个名分得了,免得他害怕不安心。
韩琦等人也商量,宗实他不是不愿意做官吗?可以!直接立他为皇子,看他还有什么推辞的。
八月份,宗实再次上书辞官,赵祯批准了他的请辞,直接手书中书省令草诏立宗实为皇子。
当时翰林学士王珪还怀疑这事不是出自赵祯本意,是他被大臣胁迫的,还专门去关心赵祯“若不出自陛下,則祸乱之萌未可知”。赵祯感动不已,指着自己的心说这是他自己的意思,并不是被韩琦等人胁迫。
八月初四,下诏立宗实为皇子。并召见宗室入宫告知立宗实为皇子的事。初九日赐名赵曙。
如果说之前赵曙担心名不正言不顺,再三再四再十八回的拒绝,还有情可原,如今被立为皇子,却依旧拿乔,上书推辞皇命,就实在太做作了。
赵祯命几个宗室去迎接劝告赵曙入宫,并说如果皇子赵曙再称病,就乘肩與入宫。
宗室们去劝赵曙也不听,依旧推辞任命,那一天使者往返数四,禁中留门留到四鼓【后半夜两三点】,赵曙始终装病拒绝进宫,作死的熊玩意。
赵祯又下诏再择吉日进宫,并以立皇子告天地、宗庙社稷。就是说在宗法上,赵曙成为皇子的手续都齐全了。
宗室虢国公宗谔【宗实的亲堂兄】奉命去迎接赵曙入宫,见赵曙如此折腾很生气的责备他:你身为人臣,怎么能这样拒绝君父的诏命呢?我要是把你捆起来强制你入宫,还担心你留下不好的恶名。
就连为赵曙前后写十八次推辞书的谋士周孟阳也生气了,直接闯进赵曙的卧室怼他:以前你是避祸,现在都立你为皇子名分已定,你还装病,这算什么道理?
赵曙说:我不敢邀福,我是避祸。周孟阳说:陛下为万世基业着想立你为嗣,如果你坚决不同意,真逼得陛下换人了,你觉得会不会大祸临头。
赵曙赶紧从床上跳下来,哎呀,差点演过火,遂和堂兄宗谔一起进宫。
嘉祐八年【1063】二月,赵祯生病,三月二十九,54岁的赵祯崩,曹皇后秘不发丧,诏枢臣入宫。
四月初一,韩琦、欧阳修等入宫,与曹皇后商议后,召皇子赵曙入宫,告知赵曙皇帝已经晏驾,让他继位。
不知道赵曙是不敢相信还是演戏,连呼“某不敢为,某不敢为”,还要逃走,韩琦等辅臣亲自下手捉住他,这个给他解头发,那个给他换龙袍。几个五六十岁的老先生抓住正当壮年的赵曙,这画面咋想咋觉得赵十三做作啊!嘉祐第一影帝啊!
忙到过中午,百官集齐,众臣还不知道赵祯驾崩,都穿着吉服,到了才知道先帝大行,都把金带以及佩鱼解下来,哭着到福宁殿,韩琦宣布遗诏拥立赵曙继位,是为英宗。
仁宗赵祯仁慈宽厚,是史家公认的仁君,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官家,虽然他优柔寡断,朝令夕改,素无定志,但他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所以在他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赵祯无愧仁宗这个庙号。
他个人的命运有点悲催,小时有母不能认,欲养而亲不在,成年后又在子嗣上不顺畅,生了16个夭折12个,想想都替他辛酸。
最后选择嗣子吧,还不幸的选择赵曙这个白眼狼,继位满两年就开始折腾濮议,简直是要把仁宗置于何地、真是替仁宗叹息、惋惜。
图表系猴格自制。
图片系猴格截取知否电视剧侵删。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续资治通鉴、容斋随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