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治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之后真相被揭:皇室丑闻

李治把亲妹妹以皇后礼下葬?千年之后真相被揭:皇室丑闻

唐太宗李世民生了21个女儿,21位公主的命运各不相同,其中最传奇的莫过于他的幼女——新城公主!

作为长孙皇后亲生的最小女儿,新城公主从小受尽荣宠,8岁就获得了实封。她出嫁时,更是无比风光。

然而,在她死后,却被哥哥李治以皇后之礼下葬。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663年,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斜卧在皇椅上,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皇上,皇上,大事不妙,您的妹妹新城公主,薨了!”

李治大为震惊,很快,他由震惊转为哀伤,泪流满面地说:

“传令下去,将公主以皇后礼仪下葬。”

这个新城公主,便是唐太宗李世民最爱的小女儿,也是唐高宗李治最疼的妹妹。

公主薨逝,哥哥以超高规格的皇后礼仪下葬,按理说作为父亲的李世民,九泉之下应该安慰了,但为何要说能给李世民“气活了”呢?

因为,新城公主的一生,藏着盛世唐朝的千年皇室丑闻。

丑闻一:皇帝最疼爱的女儿,也逃不过朝堂之网:所谓公主,不过是个制衡棋子

公元634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发生了一件大事。

长孙皇后生下了一个女儿,这就是未来的新城公主。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35岁。这年龄放在现在,可谓大好年华,但在平均寿命59岁的唐朝,已算年过“半生”了。

相当于“老来得子”的李世民很开心,于是,他十分宠爱这个小女儿。

平日里,李世民对后宫很严肃,唯独对公主格外温柔。

公主经常会爬到李世民的大腿上,喊着:“父皇父皇,要抱抱,要抱抱!”

每当此时,不管李世民多么繁忙,都会耐心地俯下身来,给公主来一整套的抱抱亲亲。

李世民对公主的宠爱,不仅是在生活上的锦衣玉食、软言软语,他甚至还为了公主而改了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唐六典》中有这样的要求:

“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

意思是,有名的山川、地名等不能用来当作封号。

而李世民却在公主8岁时,就将其封为衡山郡公主,还给了她收取税赋的权力,也就是“汤沐邑”。

这封赏,不仅仅是突破了惯例,将名山作为封号,还给了源源不断的钱财,着实够给力!

关于公主这等殊荣,她的墓志上有记载为证:

“封衡山郡公主,(阙八字)唯有辉,平原陋其加渥。”

李世民对公主的宠爱天下皆知,一些高官富人便争相求娶公主,他们纷纷向李世民上书:

“臣家儿子年龄大了,听闻公主才貌双全,求皇上将公主嫁给我家吧!”

但李世民却迟迟未下决定,因为公主还没有成年呢!他下定决心,将来公主长大了,一定要给她找一个全天下最好的婆家。

此时的李世民还没有想到,自己会亲手把公主的婚嫁,当作聚拢人心的手段。

李世民有一个又爱又恨的宰相,叫做魏征。

魏征这个人,为人正直,说话耿直,不懂得弯弯绕绕。

因为魏征说得句句在理,有些话虽然李世民听着刺耳,但也会强忍着。

于此同时,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的皇位继承权,然后他还逼迫李渊退位。

所以说,李世民的皇位,实则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为此,李世民不愿意再对东宫旧部赶尽杀绝,以免再落口实。同时,他为了体现自己博爱仁义,还特别重用东宫旧部,而作为原太子的部下魏征,就得到了平步青云的机会。

所以,魏征于李世民来说,既是个十分重要的谏官,也是好皇帝形象的有力粉饰。

这么重要的魏征,却在公元643年,病重了。

李世民在公主和太子李承乾的陪同下,亲自去魏征家里探望。

魏征见李世民到访,心情十分激动,突然间剧烈咳嗽不止。半晌之后,他才艰难开口:

“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

意思是我这就要死了,唯一放不下的就是对国家的担忧。

看着病榻上的魏征依然忧国忧民,李世民心中十分感动。

同时,他为了显示自己并不会因为魏征的去世,而放下曾经的东宫旧部,决定给魏家一个极大的荣耀。

“魏公,看看你的儿媳吧!”李世民指了指公主。

魏征强打着精神,接受了这份莫大的赏赐。

就这样,此时年仅9岁的公主,被指给了魏征的儿子魏叔玉。

如此被宠爱的公主,依然和其他女子一样,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就将终身大事给定下了。

看来,再大的荣宠,也不过是制衡朝政的工具。

丑闻二:尚未出嫁就被取消婚约,再觅良人婚期却一拖再拖:在大权面前,公主的婚事,如同儿戏一般

对于自己突然被指婚,公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怨言。

因为那个时候的女子,都是如此。作为皇帝的女儿,她也深知自己的责任。

于是,公主独守深闺,等着年龄大一点,便就嫁去魏家。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没有那么顺利。

公主怎么也没有想到,从这次指婚开始,自己已经被迫卷入了政权风暴的中央。

还是公元643年,患有腿疾且学习成绩不好的太子李承乾,被很多人嫌弃,这时候,弟弟李泰的夺嫡之心却愈演愈烈、昭然若揭。

眼见太子之位不保,李承乾身边的人坐不住了。

侯君集提议,要李承乾效仿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杀李泰、逼迫皇帝退位。作为太子左庶子的杜正伦对此深表同意。

就这样,李承乾在众人的助推下,发起了谋反,但他能力实在不足,没过多久,便被李世民抓了个正着。

李世民暴怒,但他还是深爱李承乾这个嫡子的,思来想去,最终没有将他处死,只是贬为庶人。

但身为皇帝的李世民,心中的怒火总要释放,于是这个“锅”就落到了李承乾的身边人:侯君集和杜正伦身上。

而魏征,曾经是举荐侯君集和杜正伦的人。

李世民恨的慌,好你个魏征老臣,这举荐的都是什么人啊,怂恿我的儿子造反?

于是,李世民便命人彻查魏征。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史官褚遂良坦白:“魏征曾将谏词拿给我看,他自己说这么做,就是为了可以列入史册,名垂千古......”

好么!这一下子,魏征不仅举荐了谋逆之人,就连他平时的忠心谏言,都成了为自己博名声的势利之举。

李世民大呼:朕看错人了啊!然后大笔一挥:取消衡山郡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

就这样,在1年之内,公主突然被指婚、又突然被取消婚约。

真是令人挺无语的。

经过了这档子事,李世民对公主的婚事,更慎重了。

这次,他精挑细选了6年,终于在公元649年,敲定了公主的婚事。

这一日,刚好是长孙皇后的生日,李世民给她庆祝,长孙皇后微醺:“皇上,臣妾有一事相求......”

李世民知道,公主的婚事一直是她惦记的事。他抚了抚了长孙皇后的手,说道:

“朕已决定,将公主指给你的侄子长孙诠。”

“谢皇上!”

“传令下去,衡山郡公主的婚事,务必要事事精细!”

然而,李世民精挑细选了女婿,却没有亲眼见到公主出嫁。

同年,李世民突发疾病,与世长辞。儿子李治继位,史称唐高宗。

皇帝去世,百姓守丧,儿女更要守丧尽孝道。

即使李治很心疼这个妹妹,甚至想要她只须1年丧期便可出嫁,但却被大臣劝谏了:

“心丧之内,方复成婚,非唯违于礼经,亦是人情不可。”

于是,公主又苦等了3年丧期。

回顾公主的婚姻,说退就退了,难道只是因为魏征举荐了佞臣么?其实并不是的。

李世民早已对东宫旧部不满,只不过碍于名声,不得不对他们礼遇有佳。没想到,他们自己却撞枪口上来了。

于是,李世民借着太子谋反的事,顺便清除了下东宫余党,而毁掉公主的婚约,无疑是昭告天下:“朕已经非常不看重魏家一派了!”

后来,公主需要守丧,即使哥哥李治想要提前让她出嫁,但也奈何礼教没能成行。

这也是为了自己的大权着想。试想,哪个新继位的皇帝,会推翻祖宗孝道呢!

所以,公主的婚事,只能一拖再拖。

嫁,或不嫁。

公主说了不算,也不能抗衡。

丑闻三:终得风光出嫁,奈何祸起萧墙:人间显贵也逃避不开被嫌弃的命运

公元652年,距离公主守孝期满还差3天。唐高宗李治下令:

“将衡山长公主封为新城长公主,增邑5000户,以贺公主新婚之喜。”

公主这次得到的封赏,比当年父皇李世民给她“衡山”封号更强一筹。

就这样,公主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了长孙诠。

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公主的花轿,却将她抬入了深渊。

婚后,公主和长孙诠过了一阵甜甜蜜蜜的日子。

他们会在平日里一个抚琴、一个吟诗,也会在节日里,去体验风土民情。

关于公主和长孙诠的感情,她的墓志上这么写的:

“调谐琴瑟,韵偃笙簧。”

但二人这样琴瑟和鸣了7年,没迎来一儿半女,却迎来了家族轰塌。

公元659年,一直反对长孙家族的礼部尚书许敬宗诬告长孙无忌谋反,而此时的唐高宗李治,早已经掉入了武则天的温柔乡。

而长孙无忌,却不是武则天的支持者。

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李治对长孙无忌很不满,于是他听闻谋反的事,查都没查,直接治了长孙无忌的罪。

而后,整个长孙家族都被牵扯进去。

长孙诠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更悲催的是,他被流放后,被地方官员残害致死。

公主一下子成为了寡妇。

对于哥哥李治的此番操作,公主满腹怨言。她的墓志上这么记载:

“虽外尊大义,不登叛人之党......兰泽靡加,尘弥之镜;铅罢饰,网缀回鸾之机......”

意思是,公主心中十分郁闷,但外在还要表现得尊从大义,和“叛党”划清界限。

但公主心中苦啊,她日日夜夜以泪洗面,没心情再打扮自己,整个人都憔悴得不行。

李治看着自己的妹妹如此,心中十分心疼,他自己最清楚了,处理长孙一家,不过是宣泄自己心中烦闷、制衡外戚而已。

但如此这般,却将公主也牵连进去。

为此,李治想要给公主再找一门亲事,以缓解心中愧疚。

选来选去,最终李治决定将公主嫁给了名门望族:韦氏一族的韦正矩。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个韦正矩虽然出生世家,但他自己的官职却并不高,只是个小小的奉冕大夫。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李治一声令下:升官!

一下子,韦正矩连升8级,成为了殿中监,正三品的职级。

这边新郎官已经洗干净坐等新娘了,而那边的公主却高兴不起来。

她还深深地思念着长孙诠,还怀有对皇帝哥哥深深的怨怪,根本不想嫁给这个压根不认识的韦正矩。

但她毫无办法,长兄如父,更何况这是皇帝的命令。

于是,公主不情不愿地嫁了。

婚后,公主郁郁寡欢,对韦正矩根本提不起兴趣来。每每韦正矩跟她亲近,公主都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而韦正矩这边,并不满足于连升8级,他想要在仕途上更进一层。

他期望公主成为自己平步青云的阶梯,却没想到公主是最大的阻碍。

因为,已经是皇后的武则天,压根不喜欢长孙系的任何人,所以公主和当朝皇后的关系,并不和睦。

加之公主整日郁闷,韦正矩对公主也喜欢不起来。

刚开始他还碍着面子装一装,后来就演变成言语侮辱。

备受打击的公主,还整日接受丈夫的冷暴力,心力憔悴,终于在公元663年倒下,离开这个令她伤心的人世。

当太监向李治报告公主薨了的时候,李治难过得久久不能自己:“妹妹,你就这么去了啊......”

李治为了缓解心中之痛,下令“将公主以皇后礼仪下葬”,并且以苛待公主之罪,处死了韦正矩。

即使这样,李治还是觉得不解恨,思来想去,他命人“毁掉公主墓内壁中的侍从面部”,以表示这些人没脸见公主。

历史上这么记载李治的哀伤:“废朝不举,有越常伦。赗往饰终,用超恒制......”

公主的墓志上也写着:“其葬事宜依后礼......”

但公主已逝,规格高到不能再高的哀荣,又怎样呢?再辉煌的葬礼,她也见不到也体会不到了。

写在最后

新城公主用自己悲惨的一生,书写了盛世唐朝的丑闻。

虽贵为公主,也难逃被安排摆布的命运,更难以抵挡政权之争。

而李治从一开始整治长孙无忌、打击长孙家族,到后来为公主再寻新夫,再到最后的超高规则治丧,一切地一切,貌似兄妹情深,实则伤害满满。

因为公主只想静待花开,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

到最后,年仅30岁,就被摧残得体无完肤、郁郁而终。

或许,公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明白,原来所谓爱情、亲情、友情,在高高在上的权力面前,终究那样地不堪一击。

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新城公主墓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魏征,新城,皇室,李世民,公主,女儿,真相,千年,妹妹,观点评论,李治,魏征,李世民,公主,韦正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魏征,新城,皇室,李世民,公主,女儿,真相,千年,妹妹,观点评论,李治,魏征,李世民,公主,韦正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魏征,新城,皇室,李世民,公主,女儿,真相,千年,妹妹,观点评论,李治,魏征,李世民,公主,韦正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