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酒后闯入齐王妃寝宫,弟媳一句话让他放弃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酒后闯入齐王妃寝宫,弟媳一句话让他放弃

中国古代的帝王中堪称雄才大略者屈指可数。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谓五百年一出的圣王雄主。

但以雄才大略、从善如流而彪炳史册的唐太宗李世民,也不免白玉有瑕。

相较于其他几位雄主,李世民的私德似乎更引人侧目。

初登帝位的他,在一次酒宴之后,借着酒劲儿,急不可耐地闯入了前齐王妃的寝宫,意欲寻求鱼水之欢。

前王妃一句话让太宗酒醒大半,只得悻悻离去……

天策上将军,英姿勃发

唐太宗李世民,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

据说在李世民还很小的时候,家中来了个善于相面的书生。

一见到李世民便惊呼其为天人。

对李渊说,待此子成年,必能济世安民。

李渊大喜,并为此子取名世民,取义济世安民。

作为隋炀帝的表弟,在大业初年,李渊很受表哥器重,将他派往今天的山陕一带驻防,以警备突厥的袭扰。

岁月倥偬,时间来到公元617年。

这时的隋朝,已经深陷农民起义的泥潭不能自拔。

文帝苦心经营多年的帝国大厦,在炀帝急功近利地三征高丽的过程中,已经摇摇欲坠了。

远在山西的李渊在李世民的鼓动下,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一个纵观青史无出其右的天策上将策马扬鞭、雄姿勃发地走进了煌煌史册。

短短一年之后,李渊建立大唐,做起了皇帝。

而李世民东征西讨,征战四方。

为其父打下了万里河山,李渊册命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用今天的军衔相对照,大概也只有大元帅才能和其比肩了。

从太祖李渊建元武德开始,李世民多次出生入死,屡立奇功。

其中对大唐江山至关重要的就有四次。

第一次是大破薛举,进而又在浅水原之战中平定薛仁杲(薛举之子),从而稳定了李唐王朝草创时的大后方——陇右。

这时唐朝虽已立国,可当时正是群雄逐鹿如火如荼之际,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而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对于一个新生政权的重要意义,怎么形容都不为过。

第二次是打败雄踞在北方的宋金刚、刘武周,一举收复了并、汾失地。

此役不仅收复了失地,也将北方局势稳定了下来,从而解除了出击中原的后顾之忧。

要知道当时中原和南方还有不少割据势力,想一统天下就必然要用兵南方。

而并、汾等地不光是大唐统一中国的战略纵深,同时也是面对东突厥的前沿阵地。

要是这一地区不能牢牢掌握在大唐手里的话,别说逐鹿中原了,只怕战争一开,东突厥浑水摸鱼,瓦解了尚在襁褓中的大唐也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次是虎牢关之战。

经此一战,中原最大的两股割据势力——河南的王世充和河北的窦建德,双双被歼灭。

唐政权由此将触角伸到了华北,终于有了一统宇内的雄厚资本。

也正是此战之后,李世民被加封为天策上将军,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之上。第四次是击溃刘黑闼和徐元朗。

其中的刘黑闼原是窦建德的部将,窦建德势力被消灭之后,他曾一度隐居乡里,做起了农民。

但后来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武装,且大有燎原之势。

在此之前,因为秦王李世民在军中备受将士爱戴,同时借天策上将的政治影响力,明里暗里地招贤纳士。

短时间内,迅速膨胀的秦王派,让太祖李渊和太子李建成都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于是便有意雪藏李世民,以免其成尾大不掉之势。

但刘黑闼凌厉的攻势,又迫使李渊不得不再次依仗这个能征惯战的秦王。

喋血玄武门,开启贞观

随着秦王势力的一天天壮大,太子李建成同秦王李世民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加上齐王李元吉从中煽风点火,双方剑拔弩张,眼见一场火并在所难免。

事情的导火索是,突厥犯边。

李建成建议李渊派齐王李元吉出征,想借此机会夺了李世民的军权。

军权一失,李世民尽管有着一群如狼似虎的猛将和运筹帷幄的谋士,也很难再同太子一系对抗了。

李世民自然也看出了太子一系的用心,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要先发制人,一场皇族内部的手足相残,就这么在皇宫的北门玄武门爆发了。

李世民率领自己军中的骨干将领,事先埋伏在李建成入宫的必经之路上。

一见建成、元吉两兄弟出现,便杀将出来。

元吉反应很快,见势头不对,忙搭弓射箭,想来一招“擒贼先擒王”。

倏忽间向李世民射了三箭。

许是箭法不够纯熟,又或者是精神太过紧张,三箭都没能伤到李世民分毫。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一箭射来,齐王李元吉应声倒地。

而李世民也没闲着,亲手射杀了大哥李建成。

清除掉政敌之后,李世民没有放松神经,而是马不停蹄地又做了两件事。

可见这次政变是事先经过深思熟虑和缜密部署的。

首先,他派部下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李元吉的五个儿子,李承业、李承鸾、李承奖、李承裕、李承度悉数杀掉。

李世民作风之狠辣可见一斑。

这一步快刀斩乱麻,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冷血无情自不待言,从根本上杜绝了太子一系反扑的可能性。

紧接着,他来不及擦干沾染的十数个亲人的血迹,火速进宫面圣。

彼时,李渊已经得到消息。

一个清晨,他失去了两个儿子,十个孙子。

他震惊、震怒,然后慌张、恐惧。

怎么办,杀了秦王?

用一个活着的儿子给两个死去的儿子陪葬?

秦王手握雄兵,文臣谋士盈庭,即使李渊要杀这个逆子也未必有胜算。

这时,李世民已经来到了后宫,没有给李渊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处置此事。

李世民进宫之后,不出意外地汇报说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密谋造反,已经伏法,请父皇放心之类的话。

然后,李世民做出了一个我们现在看来很不理解的举动——他伏在李渊身前,去吸吮李渊之乳。

“跪而允上乳”不会是中原人的风俗。

不过,李唐皇室出自陇右,深沐胡风,且李唐皇室本身就有着胡人的血统,李世民的母亲就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孙女窦氏。

想来,鲜卑族大概有这个风俗吧。

不管这个举动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也好,是李世民一时的偶尔为之也罢。

从效果上来看,还是相当符合甚至超出李世民预期的。

这一举动不用说一个字,便让李渊压下了怒火、放下了戒备。

它清晰地传达给李渊一个信号。

那就是,不管是非曲直如何,现在李世民是李渊唯一的成年的儿子。

而且这个儿子尽管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但现在看来,他却有逼宫之行,而尚未有弑父之想。无可奈何之下,玄武门前的喋血事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两个月之后,李渊交出了皇位,去做太上皇了。

也许他有过为自己死去的太子和齐王报仇的想法。

但现实情况是,尽管他此时还有好几个儿子,但他们中最年长的这时才九岁。

在起兵反隋之前,李渊有五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四子元吉,以及五子智云。但李玄霸十五岁便去世了,李智云又在起兵时成了“烈士”。

眼见成年的儿子现在只剩李世民一人了。

自己已是风烛残年,万一有个山高水低,草创的王朝不能交到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手里啊!国赖长君,只能将错就错,不予深究了。

更何况此时李世民羽翼已丰,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李渊都没有理由将李世民治罪。

关陇有胡风,白玉有玷

李渊就这么做起了太上皇。

也许是岁月闲适,也许偶尔午夜梦回会想起自己失去的十几个子孙。

闲来无事,李渊为皇族的壮大“辛勤地耕耘着”,又为李世民生了几个弟弟。

这么看起来,李世民对老父的晚年生活还是有所照拂的,全然没有他杀兄弟,诛众侄时的冷血无情。

而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成为了大唐的第二任天子。

他天纵奇才,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治国兴邦。

也许是上位的过程,沾满了骨肉至亲的血,这让他只能更加地忧心国事,将大唐推向一个高峰——这样就可以堵住那些对他争位冷眼相看的悠悠众口了。

虽然我李世民上位的手段狠辣了些,可即使是李建成当了皇帝,也未必,或者可以说,一定不会比我干得好。

老百姓不管谁做皇帝、怎么做的皇帝。

老百姓关心的只有自己的柴米油盐,谁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他们就拥护谁。

在化解了颉利可汗的大兵压境之后,李世民坐稳了江山。

这一日,志得意满的他在宫中设宴款待大臣。

回首自己的前半生,他深感江山得来不易,也发誓要坐好这个江山。

不觉眼迷耳热,他喝多了。

回想起那个黎明,玄武门外的朝霞被印染得如夕阳一般,殷红一片。

这场景即使是回想也让人不寒而栗。

太宗想起了一个人,一个他早已垂涎却仍未得逞的俏佳人。

那就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

玄武门之变后,尽管李世民尽诛李建成、李元吉的十个儿子,但二人的女眷并未悉数为这次宫廷政变陪葬。

其中的杨氏,此刻就被安排在了李世民的后宫之中。

李世民急不可耐地闯进了杨氏的卧房。

当初齐王骤然被杀,杨氏自然是惊魂不定,所以太宗并未用强,而是先将其妥善安置下来。

想着等她慢慢接受现实,慢慢认清现实,也就会顺服地充作自己的后妃了。

现在他趁着酒意闯进来,料想杨氏再无理由推脱。

可杨氏并未惊慌,也没有承受圣眷的意思,而是缓缓说出了一句话。

“陛下自重,妾不是你的王妃弟媳,而是叛逆罪臣之妻,名不正言不顺”。

太宗听得此言,酒已经醒了一半。

从前只是觉得杨氏貌美,没想到她还如此地有见识。

是啊,为了将自己的继位打扮得合乎封建纲常,太宗皇帝想尽了办法。

李建成、李元吉只能是谋反未遂,而他也是出于正当防卫才“误杀”了兄弟。

作为原齐王的王妃,自然就是罪臣家属。

而现在,这个当初“对兄弟一味忍让”的大唐天子,竟然要欺负一个寡妇了吗?

想到这里,李世民只得作罢,悻悻离去了。

但他并未就此死心。

他将李元吉唯一还活着的女儿接到宫中抚养,并指定杨氏做她的“监护人”。

这样一来,既可以让杨氏逐渐放松警惕,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让杨氏滞留在宫中。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来日方长,慢慢再改变你。

不出太宗所料,最终杨氏还是成为了太宗的妃子。

甚至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太宗还一度要立杨氏为后,最终在魏征的苦谏之下才作罢。

作为封建专制皇帝,李世民有很多可取之处,他从谏如流,体恤民间疾苦;知人善任,从严整饬吏治。

他随父亲起兵打天下,深知“隋鉴不远”。

所以他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终于开创了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贞观之治”。

但杀兄逼父,纳弟媳为妃却成了他刻在史书上永远的污点,即便他竭力地粉饰也只是欲盖弥彰。

不过,换个角度看,杀兄逼父虽然于人伦有缺,但在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里也算司空见惯。

而娶弟媳相较于匈奴娶后母的传统来讲,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小结

李唐皇室有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统。

为中华传统纲常所不容的事,在唐朝却史不绝书。

高宗李治娶了其父太宗的小妾武媚娘,并堂而皇之地立为皇后。

以致自己死后这个改名叫武曌的媚娘一度做上了皇帝。

而唐玄宗,在武惠妃死后茶饭不思,直到看到自己的儿媳。

于是他毫不犹豫将寿王李瑁的妻子,武惠妃儿子李瑁的妻子——杨玉环纳入了后宫。

在别的朝代鲜见,至少是羞于让人知道的这种不伦之事,为什么会频频地发生在唐朝?

以至于有人把唐朝戏谑地称为“龟唐”。

我想这跟唐朝有胡族血统是分不开的。

所以,太宗欲纳弟媳为妃,也得站在当时当地看,站在太宗所处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北方被少数民族统治几百年的大的历史背景下看。

参考文献:

《旧唐书》

《新唐书》

《贞观政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大唐,李世民,寝宫,势力,齐王,秦王,李建成,太子,上将军,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杨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大唐,李世民,寝宫,势力,齐王,秦王,李建成,太子,上将军,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杨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大唐,李世民,寝宫,势力,齐王,秦王,李建成,太子,上将军,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杨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