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在挥师北京,兵临城下之际,曾经特派使者杜勋与崇祯皇帝朱由检谈判,非常理智的要求崇祯赐封北方几省领土与他,敕封“西北王”,则李自成可以帮助崇祯皇帝消灭满清八旗和国内其他义军,可惜被崇祯皇帝拒绝。
据《明史》记载:“上召入,勋言李欲割西北一带,敕命封王,并犒军银百万,退守河南。......上语魏藻德曰:“今事已急,卿可决之。”......藻德终无语。外城遽陷。上闻变,登万寿山…
李自成放着北京不要,为何要与崇祯谈判呢?李自成的一席话,可谓泄露了天机:“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未足易一西安!”.看来李自成只想镇守一方,衣锦还乡罢了。
这件事让后世唏嘘不已。觉得如果当时崇祯皇帝答应了李自成的要求,封李自成为王,那样的话,说不定大明王朝还可以保存下来。
咱们先来说,这样做,为什么明朝有可能保存下来。
李自成在围困北京城的时候,提出让崇祯封他为西北王的要求,说明李自成对能够攻下北京城,其实并没有必胜的信心。毕竟历史上有过瓦剌军大举南下,包围北京城,最后在于谦的指挥下,大败瓦剌军,保住北京城的先例。
再一个,李自成作为一个农民起义者,他的最高目标,大约也就是封一个王,不一定非得要当皇帝。毕竟衣锦还乡,是所有农民起义者的共同梦想和最前期目标。可以说,李自成是急切地希望实现这个目标的,他也在很多时候表达过这种梦想。后来李自成进北京城当皇帝的时候,手忙脚乱,做了很多错误事,也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当皇帝的准备。
如果崇祯皇帝封李自成为西北王,那么李自成肯定就会撤兵回陕西去。回去以后,李自成肯定暂时是不会兴兵的。这样,崇祯就可以集中力量对付清军。而且,吴三桂也不可能献关投降清军。如此一来,清军的势头肯定会得到有效遏制。
如果崇祯再命令李自成参与征讨清军,一般来说,李自成是会答应的。在那时候所有明朝人的眼里,都是这样认为的:李自成和明朝的战争,是内战;清军和明朝的战争,是外战。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是所有明朝人的共同心愿。所以李自成一定会去打。我们看《水浒传》,里面在写梁山英雄征讨辽国的时候,不但大获全胜,而且梁山英雄一个都没死。而写梁山征讨方腊的时候,梁山英雄死了一大半。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所表达的正是人们对待内战和外战的不同态度。
就算李自成为了保全势力,在打清军的时候磨洋工,但是打总比不打好。
而且,一旦李自成变成崇祯的大臣以后,他要找机会把李自成拿下,擒贼擒王,对农民军首领各个击破,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崇祯答应李自成的要求,有一百个好处,少有坏处。
那么,崇祯为什么不答应李自成的要求呢?
我觉得主要有这些原因:
第一,崇祯皇帝是一个勤勉且刚愎自用的皇帝,此种人的自尊心比一般人更重,何况还是一个帝王的自尊心,帝王一怒尚且伏尸百万,更别说尊严被狠狠践踏了。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自己的思维之中,而对于拥有天下的皇帝来说,主宰乾坤17载,那种颐指气使的习惯让他选择死亡可能比选择妥协来得更加的容易,要知道妥协退让的对象是一直没有放在眼里,多次差点被剿灭的农民而已,如今要他摇尾乞怜,帝王的自尊心是受不了的。
第二,谁知道他李自成是故作姿态还是有意羞辱啊,实至而今在北京城下拥数十万之兵众,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和示威,可能就是用他崇祯皇帝的妥协的信件来达到最后的凌辱,毕竟李自成也是在明军的剿灭下多次险死还生,这算报一箭之仇也不为过吧。
第三,崇祯可能也想过要接受,毕竟此时已经是山穷水尽,有些无力回天了,而这是最好的办法了,可是面对文武群臣,没有一个愿意替君而分忧的,谁都担心此事一过,日后必定会被清算,而他崇祯也不敢自己一力承当,需知青史上的一笔将令得他备受后世的唾弃和谴责,这是一个左右为难的抉择,没有群臣的附议,崇祯也实在没有勇气和底气接受如此惨痛的失败啊。
可能有人会说接受吧,能屈能伸方为一代雄主,只有备受磨难方能保住大明的万里河山,如此的屈辱又算得了什么呢?从客观出发,的确是有道理的,毕竟日后稳定下来可以再图其它,报此大仇,如安史之乱中皇帝向三镇反兵妥协而换来了唐朝百年的国祚,历史为鉴,这并不可耻,为大家而牺牲自我,这是大义之举,可是崇祯终究没有如此的选择。
这可能就冥冥中印证了那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的铁血豪情因此被后世传颂。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