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居正死后颇有成效的新政改革也随之被废除,他在全国提拔的一批青年官员也随之被撤换。今天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张居正猝死前后,今天看来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公元1582年5月初夏,山东济南府同知(相当于地市级别副市长)李直正带领府衙人员督察麦子收成情况,忽然看见半月前去京城跑关系的管家李中,正急切的冲他摇手。李直感觉心里咯噔一下,于是匆忙交代了几句就冲管家走去。
▲病入膏肓
李中着急地引着李直到了一个无人处,鞠了一躬说:“老爷,出大事了!按您的吩咐探望首辅张居正的礼品已给管家游七,并且给游管家备了一份同样的礼品…”
李直连忙打断说:“出什么事了?快说。”李中压低声音说:“首辅大人现在已病入膏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38岁的李直顿时感觉天旋地转。李直他们这批官员都出自翰林院或国子监,是前年经过张居正特别“廷试”选拨的无关系、无门路的寒门子弟,陆续派到地方推进“一条鞭法”新政。靠山一倒,自己下一步很有可能被清退啊。
▲新的首辅
李中一看这样,忙说:“老爷,这次也没白去,游管家透露张首辅给皇帝推荐潘晟接任首辅。”
“什么,竟然是潘晟⁉难道不是申时行或张四维吗?”
众所周知,现任内阁成员除生病的张居正外依次是张四维和申时行,而且申时行还是张居正的门生,于公于私都应该推荐申时行。而且小皇帝肯定会尊重临终前张居正的推荐。
为什么推荐一个八竿子关系也抡不着的潘晟呢?虽然潘大人官品和人品都不错,隆庆年间曾经做过礼部尚书,而且潘大人已经被排挤回乡七八年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
▲纷纷投靠
1582年7月9日,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
朝廷升潘晟为首辅的圣旨以800加急直赴其老家浙江新昌,另一路表忠心、送银子的官员也奔赴潘首辅老家。大明朝最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全国各地官员赴浙江新昌的竟然多达上百人,官道上竟然人满为患。谁不愿意为新首辅留个好印象呢?
就当李直七凑八凑准备了500两银子也准备派李中启程时,李中拦住了说:“老爷,不妨再等等,这里面大有文章。以张居正的心思之缜密推荐关系一般的潘大人,肯定是反常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李直虽然看不透形势,但是感觉李中说得很对,于是决定静观其变。结果没几天上百封弹劾潘大人的奏折接踵而来,快70岁的潘大人刚走在半路上看到这些奏折一口老血就喷了出来,首辅也不当了直接辞职回家了。到家后大呼:张居正害我不轻啊!半月后朝廷开始追查给潘晟送礼的官员,好多人被借机处理掉。官没有升成,反而搭了好多银子,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时候,李直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居正知道自己新政改革得罪了很多大官僚,自己在世可以靠权势镇住这些人。继任者未必有这种能力,肯定会被人弹劾至死,所以第一继任者决不能选自己的人。
▲再寻靠山
10月,万历帝任命张四维为首辅。张四维一上台就废除了张居正的变法新政,并实施宽松、仁厚政策,用以缓和张居正执政时的严刑峻法。一时间赢得满朝文武的好评,连万历也时常褒奖他。没过多久张四维也扳倒了张居正的盟友----权倾天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宝。
李直又把师爷李中请来询问下一步是否投靠张四维为靠山?李中沉吟半天说:“不可。张四维与张居正不和,现在推翻了张居正的新政。你去投靠他也不会得到重用,还不如投靠张居正的门生申时行呢?申大人现在势力虽不如张四维,但保老爷的官位足够了,而且现在大多官员都转投张四维门下,申时行门下缺人啊!”
于是李直派人给申时行送去了白银500两,并表明自己的投靠之意,申时行竟然十分感动。
说也凑巧,张思维当首辅仅十个月就病死了,1583年朝廷任命申时行为首辅,开始了长达近10年的首辅之路。不久之后,李直从地方五品任上升到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在申大人的庇护下,李直的官位一直做得顺风顺水。李直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官员,当官30多年为国为民颇有政绩!
这就是明朝官场一个真实的案例,比官场小说或电影刺激极了,身处那个年代一步把握不对很可能全盘皆输。世人都说当官好。可是要想当官必须要有靠山,如果没有靠山则需要你在变化莫测的官场寻找一个合适的靠山。找好了,可以顺风顺水几十年,找不好轻则丢官重则丢命啊!如果连官位也保不住,又何谈治国救民呢?
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