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平陆’戟”的出土和《唐书·地理志》的校读
唐友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
读古书需有一些校勘学的知识,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即使读有些经过现代人校点过的书也是如此,否则亦会跌入迷雾之中,导敢治学中的失误。为了搜系一些古代出土文物的记载资料,当然免不了翻查一些古书,结果不但对古书的内容作了一些校勘整理,而且从中还获得了对古代出土物(今天无缘亲见了)的较为清晰的了解。这样或许能比简单地抄录史料所获更大些吧。下面就是一个较好的例子。
《旧唐书·地理志》:
“平陆,隋河北县。义宁元年,置安邑郡,县属焉。灭宝三载,太宁李齐物开三门,石下得载,大刃,有‘平陆’篆字,国改为平陆县"。①《折唐书·地理志》:
“平陆……天宝元年,太守李齐物开三门以利漕运,得古刃,有篆文曰‘平陆’,因更名"。
平陆本战国古邑名,在今山东汶上西北。唐时在三门峡附近发现了有平陆地名的古刃器,故改原河北县为平陆县。今山西仍有平陆县,与河南的陕县隔河相望。只是磨改平陆县的时间究竞为哪一年?上引两唐书地理志的记载有异;新言书谓在天宝元年,旧唐书为天宝三载。然查《旧唐书·玄宗纪》,却又作:
天宝元年正月丁未朔……陕郡太宁李齐物先凿三门,辛未,渠成放流……“二月……丙中……陕州河北县为平陆县”。③
记载得很清楚,正月丁未朔,辛来,即天宝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已“渠成放流”,至二月丙申,即二月二十一日,河北县改名为平陆。再查《唐会要》,则卷八十七“漕运”记:
“(开元)二十九年十一月陕郡太守李齐物,凿三门上路通流,便于漕运,开渠得古黎铧三于石下,皆有文曰;平陆。遂改河北县为平陆县。至天宝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渠成放流"。④
卷七十"州县改置"记:
“平陆县,本隋河北县,天宝元年二月二十一日,改为平陆县。先是,陕郡太守李齐物,疏凿三门,得古铧甚大,其上有平陆二字,后因改为平陆”.⑤
此外,新旧唐书之“食货志”亦均记载李齐物始凿三门之时在开元二十九年。可知史实很清楚;李齐物于开元二十九年始凿之三门,至天宝元年正月二本五日即已“渠成放流”,同年二月二十一日即发现古器之铭,政县名为“平陆”。则《新唐书·地理志》之。“天宝元年”为正,旧唐书”天宝三载”之说误,
又两地理志记所得古器名有异,旧唐书称:“戟,大刃”,新唐书谓之“古刃”,上引唐会要则
作"古黎铧"。其中新唐书之称名较含混,似觉难以遽定其名。又查两唐书李齐物本传,旧唐书称之为“古铁黎铧”,⑥新唐书则谓:“得古铁载若铧然”。⑦看来此器乃铁质、“大刃”、“若铧”,这样几点在以上记载中是较为共同或不相矛盾的,如此则该器非载明矣。载为兵器,乃戈,矛之复合体,故兼有矛之刺,戈之横击与勾啄之利,始见于商(河北菜城台西商代遗址有出土),发展于西周、春秋、盛行于战国及秦汉,晋以降渐衰而绝于唐。和其他一些古兵器一样,先是以铜为之,后继之以铁。戟在器形上的变化是从分体联装(商)→浑铸(西周)→分体联装(战国)→浑铸(汉)。戈、戟之间渊源颇深,至汉儒已不清戈戟之别而常以互训,逐成金石学及近代考古学上一长期未决之公案。自宋黄伯思始,清程瑶田、阮元、陈澧,近代马衡、郭宝钧、胡肇椿、郭沫若均曾详加考证,至今尚有《戈戟之再辨》之文(《考古》1984年十二期)。但无论其如何,该器以戈体为基础是确凿无疑的,故其刃部决无阔大之理,且典型之戟还以狭条状刃为特点。《考土记》是这样来比较戈与戟的;
“为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攫四之……重三锵;战广寸有半,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与刺重三锝"。⑧
至于始于战国晚期而盛于汉的铁质戟,则更因铁质坚韧故特狭长其身,器形多成卜字形,以刺击为其主要功用。史虽有“大刃"之称(《三国志·韦典传》),然载与大刃并不相涉。“大刃”者,阔大之刃也,此正农具黎铧之特征。铁黎铧自战国始行,沿用两千余年而无大变化,唐代亦然,故唐人熟睹。所谓“铁戟若铧然”是决不可能的,铧即是铧,戟自是戟,两者相去太远而不能相侔⑨。故上引亦有直书其为“黎铧”者,或古人以为农具之见不足以炫世”或上奏之时又故玄其说,而以唐时已不行之古兵器戟称之,须知此时“戟”实为一既不存实物又不明其制度之“古兵”矣⑩。要之,李齐物于三门发现之古器乃铁黎铧耳。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