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8年,彼时正值宋仁宗执政期间,附属国“西夏”竟然派来使节宣称自立山头,李元昊宣布称帝,朝廷上下无不气愤,尤以“王德用”等武官丞相最为激烈;正当人们以为西夏与大宋必将一战时,大宋却因为一众文官的劝解而息事宁人,王德用更是因此而遭到罢免。
身为一国之相,王德用对此相当不满,毕竟他认为西夏这是在挑衅大宋权威,若是一味地容忍,周边邻国势必得寸进尺;而事实也正如王德用所料。
在此之后,大宋软弱无能的形象一度闻名海外,王德用死后更是无人承担他的角色,大宋的脊背自此再也没有挺过;那么,王德用又是怎样一个人呢?为何他对于大宋的重要性如此重要?这一切还得从其“上阵父子兵”的佳话说起。
李元昊的谋反之心其实可以从其爷爷“李继迁”那一代便有所发觉,彼时的王德用不过年仅17岁,当时他跟随父亲王超出征前线,对手正是谋反的李继迁。王超本身深谙官场的人情世故,在阵中始终扮演一个不起眼的将领角色,在他之前还有领军的大将,彼时他不敢过于表现自己。
当然,王超的“暂避锋芒”也与其性情相关,其自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故而在阵中始终保持着低调的风格,即便军中已经享受极高的声明,但对外始终不张扬。在对战李继迁的过程中,王超始终都是能避则避,没有想到与之殊死一搏的打算。
然而,父亲的心思却并没有告诉儿子王德用,后者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好胜心极强,他主动请求父亲出战;王德用自愿请缨的事情很快便传遍阵中,无奈之下,王超只得允许他出战,没曾想,王德用首战十分勇猛,迅速地战胜敌方势力,宋军这边士气大振。
首战告捷后,宋军继续进发直取白池,然而,他们在此地竟然直接遇到了率领大军出征的李继迁,此前对峙不过是小规模战役,但此时他们竟然遇到了对方的主力军,在力量悬殊之下,王超自然选择打退堂鼓。正当王超宣布战略性撤退时,王德用便再度挺身而出,他表示自己可以带兵打退对方大军,在压力之下,王超也只能暂时听劝于他。
令王超没有想到的是,儿子竟然真的将李继迁的大军逼退,并且双方的军力是相当悬殊的,儿子这一方只有短短的五千余人。王德用打退李继迁大军用了足足三天的时间,然而,虽然这一边战事已经可以停歇,但其余战线的情况却不容乐观,王超最终还是选择了全线退兵,而负责殿后的也正是儿子王德用。王德用再度不辱使命,在撤退的掩护工作中立下大功。
王德贵在这次征讨中是存在极大的战功的,但彼时的他还只是父亲名下的一员猛将,官职之类的根本无处可谈,正当阵中士兵都以为此役他将要升官之时,事实也并非如此,王德用并没有得到“重用”,而这当中的原因便是父亲的“谋划”。
原来,常年混迹于官场的王超势必比王德用更深谙其中的权力斗争,自己本身就拥有一定的军权,若是儿子再度拥有军权,届时势必会引起小人的猜忌,由此排挤他们,严重者势必会引火烧身;到时候别说升官了,连保命都做不到;为了更好地降低他人的猜测,王超只能将儿子在战场的功劳全部归于一众将士的身上。
当然,军中本来人多口杂,王超的做法终究还是传到了宋太宗的耳中,后者对王德用进行了任用;等到宋真宗执政时期,王德用却因为某些原因而遭到了贬职,父亲王超在不久后也病逝。
宋真宗驾崩后,刘太后辅佐年少的赵祯管理国事,在此之际,王德用的两起事件深得刘太后的青睐,第一件事是王德用拒绝饮酒纵乐之事,第二件便是拒绝任用皇帝本家亲戚担任边防重镇要职之事,在这之后,王德用一度成为了宋朝的知名军官。没过几年,王德用便迅速地晋升为枢密使,一跃成为了宋朝的宰相。
虽然王德用位高权重,但朝内的文官对此始终都持着提防的态度。自古以来,君权与相权便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王德用作用大军,但朝内的文官却一直都限制他的一举一动,不能让他轻易出兵,否者,到时候或许便是策反之日,得到了文官们的提醒,宋仁宗仿佛顿时开悟,于是便将之贬职了。
结语:
为了防止王德用造反,文官们不断地怂恿宋仁宗对此严密盯防,由此关注他的一举一动,自此,大宋唯一可用的“武官”沦为了权力争夺的牺牲品;大宋彻底沦为了一个“文官当政”的朝廷。
然而,这样的朝廷势必给外敌有了可乘之机,随后西夏和辽国等邻国纷纷进犯大宋,王德用死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缺乏武官的大宋只能不断地在屈辱下生存,自己的身板再也没有硬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