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27岁的李世民搂着寡妇,参加玄武门庆功宴。长孙无忌见状,一手握拳锤在桌案上:“我妹妹怎么办!”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手臂一紧,把寡妇按在了自己的两腿间,稳稳当当落座。
宴会上的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场面十分尴尬。
庆功宴这样重大的场面,李世民不带正牌夫人长孙氏出来,反倒牵着一个寡妇出席。
长孙无忌的脸面根本挂不住,任凭旁边的人怎么推搡,他都不肯主动缓和气氛。脸色一甩,胡子一吹,重重地坐了下来。
就在这时候,李世民直接举杯:“这是庐江王的妻子,以后将会是我的女人。”
话音刚落,大臣们就开始议论纷纷。
寡妇虽美,但她的身份确实太过分了,刚丧夫不说,还是“谋反者”庐江王李瑗的妻子。
庐江王李瑗,曾想杀死李世民。
当时,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了太子李建成。
而庐江王李瑗和太子李建成,交往密切,几乎是死党。李建成一死,李瑗害怕已经成为皇上的李世民,会对他不利,直接就开始着手谋划造反。
李世民诏他觐见,他急得找来王君廓求助。
王君廓一直是李瑗的左膀右臂,谋智如神,武功过人。为了和王君廓绑定,李瑗差点和他结为亲家。
李瑗就问王君廓:“现在该不该应诏进京?”王君廓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用了前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事情举例。
曾经,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奉诏进京,可他们最终惨死。如今,李世民又召见你李瑗,你要怎么办?
在王君廓的诱导下,李瑗决定反叛朝廷。殊不知,一切都是王君廓的计谋。当李瑗出击时,王君廓就带领着手下将士去捉拿他。
捉到李瑗的当场,王君廓当即缢死了他。
事后,王君廓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还给他送上了李瑗的妻子。
李世民知道后,很高兴。一方面不用自己动手杀李瑗;另一方面还可以拥美女入怀。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切来得太顺利了,李世民忍不住想要把新得来的美妾带去宴会,好好一展雄风。
谁知,长孙无忌横眉怒目,捏紧了手中酒杯,大为不悦。
如此重要的场合,居然没看见自己的妹妹长孙氏。
好歹,她也是李世民的发妻,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功臣。
当时,李世民进入太极宫,为了不动杀戮,明知危险还带上了妻子长孙氏。《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中记载,长孙氏“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大概意思就是,长孙氏对于妃嫔、宫女等是采用安抚手段。)
长孙氏凭借自己的温柔贤惠,充当了一个安抚使的角色,帮助李世民顺利登基。
可玄武门之变结束后,庆功宴上居然没有长孙氏的身影。身为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肯定生气。
他替妹妹不值,也为自己的忠心不值。以命相护的李世民,怎么能是一这样拎不清的好色之人?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大舅哥,看到他没有带自己的妹妹出席重要场合。
生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是长孙无忌需要避嫌,没办法直接谏言。
好在,也有大臣感到不妥。
其中一个叫王珪的大臣站了出来,说了一个典故:“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
他暗指,李世民和庐江王李瑗的妻子在一起,这种行为就和曾经的齐桓公一样,明知道是非对错,却依然在做不正确的事情。
李世民听出了其中的讽刺之意,面上多少有点挂不住,只好把美女还了回去。
一般皇帝听到大臣如此数落自己,肯定都会勃然大怒。但李世民并没有,他虚心纳谏,知错就改。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大概,大唐能有盛世,与李世民的善听谏言的品质息息相关。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