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梁启超夫人王桂荃:丫鬟出身,只被丈夫称姨,却养出6名国家栋梁

梁启超夫人王桂荃:丫鬟出身,只被丈夫称姨,却养出6名国家栋梁

“听说她是梁启超的老婆,真的假的?”

1968年,华北一个普通村落,几位村民围着间臭气轰轰的破旧牛棚,里面有一位已经死去几日的老婆婆,他们对着尸体发出窃窃私语。

而这位早已死去的老婆婆正是王桂荃,梁启超的第二任妻子。

王桂荃为梁启超生育了六个子女,连同梁启超第一任老婆的三个孩子,都是由她一手带大。

而梁启超的这些后人成就之高,令人咂舌,其中六人皆是新中国各行业的栋梁之才,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梁思成。

后人对此冠以“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评价,描绘家庭教育史上的这个奇迹。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劳苦功高,贡献卓绝的老妇人,在82岁这年,病死在了一个阴冷潮湿的草棚里。当人们发现她时,她已经全身冰凉,尸体坚硬地蜷缩在地上,瘦如枯骨。

那么,这位养育了诸多优秀子女的老人何以至此,她的后人当时在哪里?而她又是如何和梁启超相遇、相识的呢?

(王桂荃)

这一切问题都离不开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李蕙仙。

王桂荃被卖到李家当丫环

李蕙仙是梁启超的第一任妻子,出身名门,她的父亲名为李朝仪,是清朝末年的朝堂重臣,属维新派阵营,因此思想开明,善于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

而李蕙仙作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在其教导下,自幼便饱读诗书,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对社会时局有着自己的见解。

接受先进思想的李蕙仙,不甘心随同旧社会的传统,按照父母之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官宦子弟。

她认为自己要嫁的人,一定是心有韬略的才子。而这时正好有一人崭露头角,来到了李家人眼前。

1889年,梁启超考中举人,那时候的他只有十七岁,而他的才学和先进思想也受到了主考官李端棻的赏识,李端棻认为梁启超将来必成大器。

李端棻就将自己的堂妹李蕙仙介绍给了梁启超认识。

虽然李蕙仙比梁启超年长四岁,但是梁启超早已被李蕙仙那满腹经纶,还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所吸引,很快两人就开始进行跨度四岁的姐弟恋。

两年后李蕙仙带着两个陪嫁丫环嫁进了梁家。那两个丫环,一个叫阿好,一个叫王来喜,而王来喜就是王桂荃未改名之前的名字。

王桂荃1886年出生在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里,母亲在生她的时候落下月子病,在她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便去世了。

母亲去世后,父亲一边要照顾着年幼的王桂荃,一边又要到地里耕作,生活过得异常艰辛。

身边的人看到王桂荃的父亲又当爹又当妈的,生活过得很不容易,就劝她的父亲再婚,这样,一来可以帮忙照顾年幼的王桂荃,二来还可以为王家再生一儿半女的。

在人们的劝说下,父亲就再婚了,虽然找了继母,但父亲对这个女儿的爱并没有减少。

可是过了不久,父亲因劳累过度染上了恶疾去世了,那时候的王桂荃只有三岁。

小小年纪的王桂荃,不得不承受父母双亡的悲惨命运。

由于亲生父母的离世,继母就不想养着这个“别人”的孩子,经人介绍就把王桂荃卖给了人贩子。

几经周转,年幼的王桂荃被人贩子卖到了李家,给小姐李蕙仙当丫环。

李蕙仙虽然出身官宦家庭,从小就饱读诗书,为人通情达理,而且还善解人意。

身为李家大小姐的她,从来都不喜欢摆架子,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出身而看不起穷人。

自从王桂荃到了李家之后,李蕙仙就把这比自己年龄小十几岁的丫环视为妹妹,对她很疼爱。

小小年纪的王桂荃因为在人贩子手中受到百般虐待,而到了李家后,李家人对她的恩蕙让她感动不已。

于是,年幼的王桂荃就下定决心要好好服侍李家人,而后又随同李蕙仙一起到了梁家,当时的她还叫着王来喜的名字,至于改名一事,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

二、随李蕙仙陪嫁到梁家

王来喜陪嫁到了梁家时年仅6岁,个头非常的小,而另一个丫环阿好比王来喜年长了好几岁。

阿好到了梁家后,喜欢偷懒,而且脾气还很暴躁,身为丫环的她从不听主人的使唤。

王来喜人长得虽小,但是为人老实,非常的听话,跟阿好比起来显得非常的勤快。

梁启超夫妇因为忍受不了阿好的坏脾气,没过多久就将她逐出了梁家,而听话懂事的王来喜深得梁启超夫妇的喜爱,就被留在身边伺候。

后来,来喜与梁启超相处时间长了,梁启超便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一样地看待,还经常教她识文断字,小小年纪的王来喜在梁先生的教导下,学习了很多的文化知识。

后来梁启超觉得来喜这个女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仔细认真,他认为来喜这个名字非常的俗气,根本配不上这个女孩子的行事风格,于是就将来喜更名为桂荃。

在来喜眼里,先生是个有学问的人,能够帮她更名是她的福气,于是她就很开心地接受了桂荃这个名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桂荃也逐渐长大了,由于她在梁家的表现,以及她的人品深得梁启超夫妇的信任,梁启超夫妇就将家中的一切大小事务,还有钱财都交给了王桂荃打理,王桂荃也没有辜负梁启超夫妇所寄予的厚望,她把家中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的。

婚后的梁启超和李蕙仙的生活在王桂荃的帮衬下,过得幸福美满。

由于李蕙仙从小体弱多病,婚后好几年还一直怀不上孩子。直到六年后李蕙仙才迎来了她和梁启超的第一个孩子梁思成。

可是梁思成遗传了她母亲的体质,从小也是体弱多病,家里的人都非常的担心梁思成养不活,而生完梁思成的李蕙仙的身体状况更加的不好,为此梁家人非常当心梁启超的子嗣问题。

聪明的李蕙仙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她就打算找一个能为梁家繁衍后代的女人,她不想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影响到梁家的香火。

但官宦家庭出身的李蕙仙,又担心娶进门的二房人品不好,会与她勾心斗角,争风吃醋。

三、从陪嫁丫环变成了通房丫环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李蕙仙觉得身边的丫头王桂荃,是值得托付的。

而王桂荃又是服侍李蕙仙很多年,又是李蕙仙看着长大的,对王桂荃的人品,李蕙仙非常了解。

那时候的王桂荃刚满十七岁,比梁启超小了十几岁,李蕙仙相信梁启超肯定会喜欢的,更为关键的是王桂荃的身体比较好,很适合为梁家延绵子嗣。

李蕙仙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梁启超。

刚开始的时候,梁启超并没有答应李蕙仙的要求,因为他曾经提倡了一夫一妻制,如果答应了李蕙仙纳王桂荃为妾,怕会成为千古笑谈。

更何况梁启超是深爱着自己的妻子李蕙仙,心里已经装不下别人。

后来因为在李蕙仙的强烈要求下,梁启超实在拗不过,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不久后梁启超便和王桂荃圆了房,可梁启超却没有给王桂荃一个名分,但王桂荃却也无怨无悔。

(王桂荃与孩子们)

她心里想着,先生是一个做大事的人,只要能陪伴在先生的身边,是她一辈子的荣幸。

王桂荃也明白,梁启超的内心只爱着自己的结发妻子李蕙仙,梁启超与她圆房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梁家延续香火的,但王桂荃却心甘情愿地为梁家付出一切。

而天生冰雪聪明的王桂荃,她不敢忘记过去女主人对她的恩情,深知自己与梁启超结合的目的。

虽然梁启超经常在她的身旁教她读书识字,但明白事理的她理清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总是清醒地保持着与梁启超的距离。

想到小姐李蕙仙对自己的恩情,她努力地克制住自己对梁启超的爱,迟迟不敢僭越。

后来,王桂荃没有辜负李蕙仙的期望,为梁启超生下了七个子女(其中一个女儿不幸夭折),但梁启超却让她的孩子们称李蕙仙“妈妈”,而叫王桂荃“阿娘”。

但是王桂荃却不曾埋怨过,她觉得“阿娘”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她深爱着梁启超和自己的孩子。

为了报答小姐和梁启超对她的恩情,王桂荃每天努力地操持着家务,照顾着儿女们和男女主人。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便携妻儿逃亡日本。到了日本后,一家人的生活异常的艰难,全靠着梁启超写作挣点钱补贴家中的日常开销,而从裹脚又加上体弱多病的李蕙仙又干不了活,有时候在家照看孩子都觉得吃力。

为了让这一大家子能够在日本生存,从小就会吃苦的王桂荃便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在日本生活的过程中,王桂荃经常与日本人接触,很快,聪明伶俐的王桂荃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日语,这无疑给家中分担了不少的困难。

后来,李蕙仙因为在日本水土不服,再加上她本身体质的原因,身体越来越差,王桂荃一边要照顾孩子,一边又要照顾生病的李蕙仙,日子过得很是辛苦。

有一年,李蕙仙的孩子染上恶疾,而自己因为体弱多病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她只能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了王桂荃照顾。

善良的王桂荃为了照料李蕙仙的孩子,使自己的亲生闺女也被传染了,后来李蕙仙的孩子病好了,而王桂荃的孩子因为耽误最佳治疗时期去世了。

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孩子,王桂荃经常夜不能寐,总是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被窝里以泪洗面,但她从来没有向李蕙仙讨要人情,还继续默默地照顾着一大家子。

1924年,李蕙仙因病去世,她的死给了深爱她的梁启超致命一击,后来梁启超一直沉浸于悲痛之中。

王桂荃看梁启超如此的悲伤,感到了异常的心痛,从小就不善言辞的王桂荃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梁启超,只能尽心尽力地陪在梁启超的身边,照顾着他以及孩子们。

四、为了爱人的临终遗命,为国家培养人才

1929年三月,悲伤过度的梁启超因为得了肾病与世长辞了,享年56岁。

梁启超在去世前,曾把王桂荃叫到了病床前,愧疚地对她说:“王姑娘,到了梁家的这些年,你辛苦了,也受了不少的委屈,以后我就将孩子们托付给你了,你一定要好好地照顾好他们。”

“这辈子能跟先生在一起,我不委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的。”那时的王桂荃已是泣不成声了。

即使梁启超在临死之前怀着愧疚之心,但到最后还是没有给王桂荃一个名分。

但王桂荃并没有因为梁启超没有给她名分,而放弃照顾他们和李蕙仙的孩子,她并非那种无情无义之人。

在梁启超去世后,她独自一个人肩负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在艰难的生活中,她没有辜负梁启超对她的嘱托。

而梁启超走后,给她们母子留下的遗产也不多,为了供孩子们读书,王桂荃只能把梁启超生前置办的一处大房子给卖了,只留下一间能为他们母子遮风挡雨的小屋。

可是,仅仅卖房子的那些钱和梁启超生前的那点积蓄,怎么够维持一家十几口的日常生活和孩子们的学费呢。

为了维持生活,王桂荃只能边打工边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时候面临开学,交不起孩子学费,为孩子的前程,王桂荃经常厚着脸皮到处去借钱,咬着牙没日没夜地打工,这样梁家九个兄弟姐妹的生活和学业才得以继续。

梁启超去世后,她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们的身上,她很注重孩子们的教育,尤其是孩子们心灵的成长,在孩子们眼里她就是一位慈祥的母亲。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每每谈到他的这位母亲,就会流下感动的泪水。

有一次,梁思成因为贪玩没有好好学习,李蕙仙拿着一根木棍追着他打,还一边斥责着。

虽然王桂荃不是梁思成的亲生母亲,但她一直把李蕙仙的孩子视如己出,看到梁思成挨打,王桂荃非常的心疼,她赶紧挡在梁思成的面前,替他给他的母亲打,嘴里还不停地为他求饶。

这件事过后,她经常耐心地劝导着梁思成要好好学习。

懂事的梁思成也欣然接受了王桂荃的教导,慢慢地开始喜欢上了这位母亲。

1966年,年过八旬的王桂荃,被抓起来送往乡下,关在一间破旧潮湿的草棚里。

年迈的王桂荃忍受着饥寒交迫,一年后就在那间草棚里孤独地离开了人世。

三天后,王桂荃的尸体被好心的村民发现了,好心的村民用草席将她的尸体裹了起来,抬到了山上埋葬了。

而那个时候,她的那些孩子们还在海外逃难,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为病逝的母亲送终。

王桂荃九个孩子回国后,他们到处打听他们母亲的下落,可是,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他们母亲的遗骨早已没有了踪迹。

1977年,全国恢复停止十年的高考,梁启超的九个孩子们经过努力之后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其中就有三个成为科学院的院士,一直在为国家的科研做贡献,而其他六个孩子也都是党员干部。

后来,国人就用“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一句话来赞美梁启超九个孩子,而这九个孩子能够有今天的成就更少不了王桂荃的功劳。

(梁启超的九个儿女)

后来王桂荃的子女们为了缅环这位伟大的母亲,就在梁启超与李蕙仙的坟旁为她立下墓碑,而且还种下了一颗母亲树,他们希望这位伟大母亲的精神永垂不朽。

(母亲树)

结语:

王桂荃出身卑微,一生深爱着梁启超,但她报答李蕙仙的恩情,而不争不抢,她不要求名分,只想一生陪伴在梁启超的身边。

命运却没能让这位苦命的女人过上安心的日子,她一生操劳着,生活凄苦,死后还没有子女为她送终。

可这样的一位母亲却为国家培养了一群人才,我们要感恩这样的一位母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父亲,王桂荃,夫人,梁启超,王来,丈夫,李蕙仙,丫环,李家人,丫鬟,观点评论,梁思成,王桂荃,梁启超,李蕙仙,王来喜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父亲,王桂荃,夫人,梁启超,王来,丈夫,李蕙仙,丫环,李家人,丫鬟,观点评论,梁思成,王桂荃,梁启超,李蕙仙,王来喜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父亲,王桂荃,夫人,梁启超,王来,丈夫,李蕙仙,丫环,李家人,丫鬟,观点评论,梁思成,王桂荃,梁启超,李蕙仙,王来喜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