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非“泾渭分明”人格的赵光义-宋太宗的作为及其历史影响的探究

非“泾渭分明”人格的赵光义-宋太宗的作为及其历史影响的探究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经历辉煌、也经历风雨、更经历极其惨痛的教训,留给后世有太多的经典故事或经典著作或是经典人物,而这五千年当中,备受后人关注其实主要是三大群体,一是历朝历代立下功勋之人,二是历朝历代的文学艺术家,三是历朝历代的著名帝王!

其中宋朝虽然不是真正大一统的王朝,但是这个朝代在历史上留下极其深刻的痕迹,特别是开国皇帝和第二位皇帝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千年依然是喜好者的谈资!今天主要是探究一下非“泾渭分明”人格的赵光义,作为宋太宗的作为及其历史影响!

为何说宋太宗赵光义的人格非“泾渭分明”

首先,泾渭分明是什么含义?在古代有两条河,一条为渭河,这条河流的水很清澈;另一条是泾河,这条河则是水比较浑浊;当这两条水流汇合之后,发现两条河流的水依然分得很清楚,比喻是非清楚、容易区别!

宋太宗赵光义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君主,从他走上皇位那一刻开始,就很难做到甚至是不可能做到泾渭分明,因为他是皇帝!

其次,根据历史记载,赵光义在一次与辽国对战之后,因为失败者导致逃亡之中与大军走散,在后方的大臣们以为皇帝已无法归来。

于是计划拥护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继位,没想到计划还未开始,赵光义突然安全归来,这个计划就是无用的,但是赵光义不罢休,还借机用心理战术打击赵德昭,即赵德昭认为不管失败与否,都应该犒劳三军。

但是赵光义只想着自己的皇位,认定是赵德昭要谋夺他的位置,所以直接说等你赵德昭当上皇帝再犒劳三军不迟!赵德昭随后回到家自杀而死!从此处就可以看出赵光义为何当了皇帝就做不到泾渭分明!

其三,作为皇帝的赵光义,他考虑的事情是关乎大宋存亡的事情,他不会以是非分明为首要原则,而是谁能帮助他稳固朝政谁就是对的,哪怕这个大臣是一个是非不分之人!因此他首先考虑的是皇权统治和国家利益,而不是去做什么泾渭分明之人!

宋太宗赵光义对宋朝做的贡献

1,完成中原地区的统一

公元960年,大宋王朝在赵匡胤的宣告下成立,但是并不代表宋朝已经统一除辽国以外的区域,反而当时的宋朝只是取代北周,占领北周的原有地盘,即使赵匡胤到处征战,也没有完成中原地区的统一。

直到公元976年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先后灭掉五代十国时期留下的残余势力,最终在赵光义手里实现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真正地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大混乱时代。因此赵光义上位之后为宋朝做的第一个贡献就是给大宋百姓一个相对安宁的生活环境,让大宋王朝完成中原地区统一。

2,为大宋修筑水长城从而抵御辽国

宋太宗赵光义从公元979年开始一直对辽国发动战争,希望夺回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但是最终以失败告终,面对辽国的骑兵,宋太宗组建的“静塞军”也与对方拼杀的不相上下,但是最终因为战马的原因,导致这个战斗力爆棚的静塞军没有传承下去。

因此,面对辽国的骑兵,宋朝只能以守为攻,而可以修筑长城的燕云十六州不在宋朝手里,所以只能利用现有的优势修筑防御工程,经过多番考虑,在当时守将何承矩的提议之下,修建出长达450多公里的水上防御工程,所以称之为水长城!

正因为宋太宗吸纳大臣的建议才能修成这个“水长城”,从而让北宋有着守御现有国土的能力,一直保持100多年,这个就是宋太宗为大宋王朝做出的第二大贡献!

3,改变谏官制度和登闻鼓制度

第一,所谓谏官制度,其实就是指言官进谏的通道,一个皇帝是否有所作为,言路的开明是非常重要的体现,皇帝虽然是一言九鼎的存在,也可以一言堂,但是还要听得进谏言。

因此赵光义在这个方面做出改变,最直接的办法是提高谏官的官阶等级,以表示天子对言路的重视,于是宋太宗将左右补阙改名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

同时,宋太宗对直言进谏的官员都是宽恕为主,几乎没有做出惩罚谏官之事,例如寇准当时还未担任宰相前,有一次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硬是拉住赵光义,不让赵光义离开,而赵光义不仅没有处罚还很欣赏寇准!

因此赵光义在谏官制度之上做的制度性改变和他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后来宋朝更完善的谏官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登闻鼓制度,是指宋太宗命令大臣在皇宫禁门处设置一个大鼓,方便有冤屈的臣民可以直接到此地敲鼓鸣冤。

因为这个“大鼓”鸣冤之后有机会直面皇帝,而宋太宗也特意安排一些时间亲自处理这个“大鼓”而来的案件,有一次,一个地方官员竟然状告开国元勋-曹翰,事后审查证据确凿,不过宋太宗没有处死曹翰,念他立下汗马功劳,只是削去所有官职和荣誉并流放!

4,对科举制度做进一步完善

自隋朝以后,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王朝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通道,而到宋朝,没有了世家门阀阻拦,完全是看皇帝选谁,所以科举制度变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宋朝形成一个“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对选拔人才更是关键。

于是赵光义对科举制度作出进一步完善举措:第一,扩大录取人员名单和范围,因为真正人才是少有的,只有多录取才能发现真正有用之才;

第二,殿试考试后实行糊名制度,即参与殿试考试的进士在交卷之后,他们的姓名都被纸糊住,阅卷官员看不到姓名,这样避免滥用私权,保证录取的公平性。

5,鼓励农业经济发展

宋太宗在即位后,非常重视农业生产,面对因战乱四处游走的流民,多次下诏要他们在一个地方定居,尤其是可以开荒的地方,允许他们在没有开荒的地方开垦自己的土地,并规定朝廷官方不收他们的租税,从而让宋太宗时期的田地比起宋太祖时期要多十七万多顷。

同时,宋太宗安排官方帮助各地修建水利工程,保证农田的灌溉,极大地促进了宋朝农业经济的发展。

宋太宗的所作所为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1,北伐失败导致宋朝一直处在辽国的阴影之下

不可否认,宋太宗赵光义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但是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急于求成,认为自己是秦皇或是唐太宗在世,非常勇敢地对辽国发起了进攻,而且征伐多年。

但是连续7年都未占到真正的上风,竟然对自己迷之自信,直接发起北伐总攻,最后以大失败告终,要不是宋朝建国不久,麾下的军士有着一定的战斗力和不错的带兵战将,恐怕在宋太宗手里就会实现“南宋”的局面。

因此因为宋太宗的强行北伐,导致宋朝后来在与两个人的对峙之中再也没有占过真正的优势,最后是宋真宗签下屈辱的“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奉上“岁币”和大量财物才能保平安,更是大宋“积贫积弱”的历史推手之一。

2,进一步确立文官集团的政治地位

宋太宗站在宋太祖的肩膀上对武将集团打压更狠,让宋朝的文官集团彻底崛起,而赵光义的做法让宋朝在军事上的崛起之路十分困难!

赵光义打压武将集团的做法:第一是任用亲信,这个“亲信”大部分是宋太宗当晋王的旧部,其中只有小部分人是真正有才能之人,剩余的人都是溜须拍马之辈,而让这些人走上军队高位,宋朝的军队只能走下坡路;

第二是出征的大将必须携带宋太宗赵光义亲自制定的作战计划,要求到了战场必须按照他制定的计划一步一步去对敌作战;若是遇到特殊变故,必须派人千里奔驰到京城向他做汇报,等他亲自作出批示才能行动。

在大将身边安排监军,这个监军都是文官担任,甚至在后来有很多太监担任,总之唯一任务是监督大将,而且地位在大将之上。如此可笑的行为,宋朝军队怎能成功!

宋朝后来的皇帝在这一点上都是非常孝顺,都是延续老祖宗的安排,即使做出改变也是进一步打压武将集团。

3,对宋朝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一,因为宋太宗的执着北伐,加上宋太宗建立的水长城,让辽国认识到宋朝虽然战斗力不是很强,但也不是辽国能灭的,因此在宋真宗时期才有基础签订澶渊之盟,否则辽国肯定要灭了宋朝,而不是在兵临城下之时又选择和平共处!

正因为这个带着耻辱性的澶渊之盟,让宋朝有着百年的经济发展时间和环境,从而让宋朝的经济繁荣发展。

第二,因为在军事上的薄弱,选择在经济上强大,而且文官集团也支持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着宋朝经济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宋太宗赵光义作为一个从登皇位之际就留下谣言之人,加上他后来的所作所为,让他只能是一个非“泾渭分明”之人;

虽然他为宋朝的发展和延续做出一定的贡献,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也让宋朝形成一个比较极端的政治局面,促使宋朝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王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辽国,赵德昭,历史,开国皇帝,赵光义,宋朝,制度,宋太宗,统一,观点评论,辽国,赵德昭,赵光义,宋朝,宋太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辽国,赵德昭,历史,开国皇帝,赵光义,宋朝,制度,宋太宗,统一,观点评论,辽国,赵德昭,赵光义,宋朝,宋太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辽国,赵德昭,历史,开国皇帝,赵光义,宋朝,制度,宋太宗,统一,观点评论,辽国,赵德昭,赵光义,宋朝,宋太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