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高梁河之战后,北宋对辽如何组织防御?坚守防御与机动防御相结合

高梁河之战后,北宋对辽如何组织防御?坚守防御与机动防御相结合

#头条创作挑战赛#

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六月攻灭北汉后,对形势过于乐观,欲凭借石岭关之役与太原之役得胜之势,一鼓作气攻伐辽朝,夺取燕云十六州。

但由于没有考虑到宋军后勤补给不足,连番作战士气衰弱,屯兵幽州坚城之下等不利因素,再加上原本的预备队曹翰所部被要求参与围城。

结果导致辽朝援军耶律休哥、耶律斜轸所部前来时,竟无一支部队可以阻截,使得宋军遭辽军两部合围,遂败于高梁河,连宋太宗都受了伤。

高梁河之战后,辽朝了解到宋军的战斗力并不强大,曾几度南进。由于幽云十六州被辽占据,北宋的战略防御纵深被大大压缩。因此,只能采取前沿坚守防御和前沿机动(弹性)防御来阻止辽军南下。

宋辽高梁河之战

其中,前沿防御即选择有利地形,依托边关据点拒敌于国门之外;前沿机动(弹性)防御即是在国境线地形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适当地放敌至国境内浅近纵深的有利地形上,以一部兵力依托有利地形实施防御,以有力一部兵力从敌翼侧和后方夹击敌人。

宋军自高梁河向镇定方向撤军后,主要在河北、山西两个方面上作了一系列的防御部署,试图阻截辽军南下的几个路径:西北原北汉地界沿边实行前沿防御,扼守雁门;镇定与关南的河北战线则形成了弹性防御体系。

宋军主要在河北镇州、定州以及高阳关(关南)屯兵。宋太宗命殿前都虞候崔翰及定武节度使孟玄喆等屯兵定州,彰德节度使李汉琼屯兵镇州,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屯兵关南,并授“便宜从事”。

同时以潘美任三交口都部署,屯兵河东三交口策应与组织代、忻方向的边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宋太宗试图在代、忻等地建立前沿防御阵地。

宋太宗像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九月,辽景宗遣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耶律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耶律抹只等各率所部兵作为主力,从幽州出发过易州向镇定方向开进;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领山西兵东行,试图牵制河东宋军。

当时,辽军所部兵马预计应有10万以上;宋军所部兵马仅镇定方向便有8万,高阳关(关南)守军总兵力应在5万以上,但出动的数量未知。

宋镇定方向将领刘廷翰、崔翰、赵延进、孟玄喆、李继隆等率兵向北行军,于满城遭遇辽国大军。此时的辽军背靠西山坑谷,前行后撤均较为困难;又前临徐河,军队因地理限制难以展开。

与此相反,宋军从镇定方向出发,沿线畅通,故而得以在辽军入侵后迅速前往,并在徐河展开阵势;高阳关(关南)守军崔彦进也率军北上,于黑芦堤转向西进,往辽军后方进发。若形成夹击,则辽军进退两难,必然惨败。

其时,辽军主帅韩匡嗣或许是并未料到宋军能如此快速地集结于边境,因此试图一举越过徐河,结果竟在此遭遇了宋军。辽军试图抢下徐河桥头并向南推进,却又被丁罕击退。

宋辽满城之战

到第二日,宋军大军陆续从定州赶来,沿河展开阵势,“尘起涨天”。韩匡嗣见宋军集结完毕,亟欲沿易山方向撤退,韩匡嗣所部行至遂城却遭崔彦进大军突袭,其后赶来的刘廷翰、崔翰、赵延进、孟玄喆、李继隆等所部与崔彦进大军前后夹击,辽军大败,宋军“斩首万三百级,获三将、马万匹”。

按当时的情况看,韩匡嗣可能是想率军迅速渡过徐河,以便发挥骑兵的优势沿纵深方向切入宋境;或是夺下徐河至满城沿线,使宋军无险可守。

但这一构想因为刘廷翰迅速抢占徐河桥头而落空,在犹豫未决之间宋军已形成阵列,更有崔彦进大军包抄其后,故有满城大败。辽军战败,还有很大部分应归因于韩匡嗣对情势预估不足。

尽管经历了满城战役的大败,但辽朝并未放弃对宋朝的军事报复行动。事实上,除了幽州沿线主战场之外,辽军还分兵沿雁门关方向和关南方向入侵,试图在雁门、西泾、护国、南川等地建立沿边堡寨进行长期备战,并多次遣兵攻打原北汉境内的岚州、忻州和河北高阳关等地,但都因守军拒守有方而未能成功。

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宋太宗以北汉名将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为由,命其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在雁门关布防。

大刀杨业

部署的地位低于都部署,在钤辖之上;而当时原雁门以南的都部署是时任河东三交口都部署的潘美,杨业在品级上也确实低于潘美,甚至应受潘美调遣。

次年三月,辽军领兵10万再次沿雁门关方向入侵时,潘美自三交口巡抚至代州,令杨业领麾下数百骑自西陉出,由小陉至雁门关北口南向与潘美合击之,敌众大败,杀其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获铠甲革马甚众。

辽朝并未因之前几次挫败而停止军事报复。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六月,交阯内乱,宋太宗以侯仁宝为交州路水陆转运使,同崔亮、王僎等率军水陆并进征讨交阯。

当年十月初,辽景宗命巫者祭祀天地及兵神,准备趁宋朝分兵于南面之际,亲征宋朝。其预备的路线,应是自幽州过雄州,从高阳关方向南下。

得知辽军南征的消息,宋太宗于十月初八日加紧命莱州刺史杨重进、沂州刺史毛继美率兵屯关南,亳州刺史蔡玉、济州刺史陈廷山屯兵定州,单州刺史卢汉赟屯兵镇州,加强北部沿边防备。

宋军加强边备

十九日,宋太宗诏令将要巡边,命自京师至雄州一路,发民整修道路。二十四日,又命禁军马军都指挥使米信及郭守赟、李斌等人发兵屯于定州。

除雁门一路外,辽军南侵的路径大抵为镇定方向与高阳关方向。在大致确定辽景宗的行进方向后,宋太宗便确定了往雄州(瓦桥关)方向的行程,同时命大军镇守于定州方向,防止辽军从此路进发。

按辽方记载,辽历十月二十九日,辽军包围了雄州(瓦桥关)。此时宋方除原有雄州(瓦桥关)守军屯驻于城内之外,还有高阳关赶来的宋将袁继忠等人屯兵于雄州(瓦桥关)外围。

十一月一日,宋军夜袭辽营,辽将萧干及耶律痕德率兵击退了宋军,并进据龙湾堤,防止宋军渡过易水后迅速展开阵列,对辽方形成军事威慑。

十一月三日,或许一部分宋军先头部队已渡过易水强行登陆,试图解雄州(瓦桥关)之围,或许是雄州(瓦桥关)外围的宋军试图夺取龙湾堤,宋辽双方进行了一次交战。

宋辽两军交战

然而,龙湾堤已被辽军占据,宋军战术动作受到限制,并且雄州(瓦桥关)外围的宋军数量并不甚多,因此迅速被辽军击败。宋方雄州(瓦桥关)守将张师此时试图引兵突围,但未能成功,张师身死,宋军退至城内。

其间,部署于雄州(瓦桥关)外围的袁继忠曾遣派部下荆嗣夺路突围,恰逢其时,有内侍中使出雄州(瓦桥关)内城探查城垒,被辽军包围。宋军各部迅速赴援,被辽军迅速击破,而荆嗣则率军突围逃至雄州(瓦桥关)。

陆续到达的宋军于易水以南展开阵势,与北方的辽军对峙。十一月九日,耶律体哥渡易水与宋军交战,战而胜之,并一路追至莫州,宋军死伤惨重。次日,宋军再次引兵来袭,辽军再次胜战,“击之殆尽”。

此后,辽方并未针对此次作战再作记载,反而是宋历十一月十四日,关南奏报“破契丹万余众,斩首三千余级”。其后,宋太宗“即以河阳节度使崔彦进为关南兵马都部署”。

我们不妨就此推测,辽军在击败雄州外围守军之后,试图率大军争夺高阳关并据险以守。然而高阳关部署着大量守军,致使辽军无功而返,不得不退回。

宋历十一月十三日,宋太宗从汴梁出发往高阳关方向前行。辽景宗因预计无法在短时间内拿下高阳关,而宋太宗又率预备主力部队前来,故于辽历十一月十七日班师回朝。宋太宗见辽军回朝,试图率兵追击,却又因缺少必胜把握而撤师。

瓦桥关之战,宋辽双方记载均有缺失,考察难度较大。但防守反击的防御部署是可以确定的,只是由于宋太宗出兵迟缓,才没有发生宋辽决战。

辽景宗亲征

同时,此役中,宋方并未将主要力量投放于瓦桥关战场,因为高阳关“与瓦桥、益津互相联络,而高阳实为根本,控扼幽蓟,戍守特重”故而崔彦进主力一直屯于高阳关,或是据守,或是设伏,并未参与瓦桥关的战斗,其后才以功升关南兵马都部署。

辽方自易州南下至瓦桥关与莫州沿线都取得一定的胜利,并且对高阳关应是志在必得,若夺回后周以来失去的关南阵地,那么辽军南下之时大可不必非从定州方向南下,因此这次辽景宗的作战意图较为明确。

若乘敌不备一举拿下高阳关,则辽军南下侵宋时就多了许多便利,这也是辽景宗在幽州至高阳关其路难行、不利于骑兵作战的情况下,仍执意夺取高阳关的原因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崔彦进仅仅是守住高阳关不失,便升任关南兵马都部署这一重职,似乎就不难理解了。

自瓦桥关之战,辽军对宋辽沿边诸地的攻势并未有所减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正月,辽以数千人攻打易州;五月,辽以万人攻平塞军;九月,再攻易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四月,辽景宗“自将南伐”,兵至满城遭遇宋军并被击退(《辽史·卷9》);五月,辽朝遣兵3万分别攻雁门、府州、高阳关三处,分别被潘美、折御卿、崔彦进击破。

宋辽两军交兵

虽然宋军通过前沿坚守防御和前沿机动防御,数次击败了辽军南下。但是,在瓦桥关战役之后,宋朝中央政府中又出现了所谓的“弭兵论”。

尽管如此,宋太宗在瓦桥关之役后不久,便设平塞、静戎二军,两月之后又在霸州及雄州设阵地,命名曰“破虏”“平戎”二军。此四镇之名,无不昭示着宋太宗意图收回幽云十六州之决心。

或许在朝野压力下,宋太宗若要北伐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借口;即使辽军屡次寇侵宋朝边境,但宋太宗却没有一个说服朝臣“能胜”的理由。

公元982年九月,辽景宗耶律贤亲征后未久被害,圣宗耶律隆绪继位之后,改元统和,并由萧太后摄政,宋辽对峙线上才获得短期的平静。

雍熙三年(986年),知雄州贺令图上表,说:“契丹主年幼,国事决于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请乘其衅以取幽蓟。”

事实上,契丹与汉族的文化并不相同,因此,萧太后和韩德让的那种关系对辽国政权并没有造成像贺令图描述的那种严重的冲击。

萧太后

但贺令图一再强调“国人疾之”,再加上宋辽之间长期冲突,故宋太宗决定再次北伐。于是宋太宗撇下文臣中枢机构——中书门下,独与将领参详北伐事宜,就是为了防止中枢文臣宰执阻碍北伐。

雍熙三年三月,宋军三路出兵北伐辽朝,试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史称“雍熙北伐”。宋辽两国又将迎来一场大战。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辽朝,坚守,所部,方向,徐河,宋太宗,宋军,防御,辽军,韩匡嗣,观点评论,瓦桥关,宋太宗,宋军,辽军,高阳关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辽朝,坚守,所部,方向,徐河,宋太宗,宋军,防御,辽军,韩匡嗣,观点评论,瓦桥关,宋太宗,宋军,辽军,高阳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辽朝,坚守,所部,方向,徐河,宋太宗,宋军,防御,辽军,韩匡嗣,观点评论,瓦桥关,宋太宗,宋军,辽军,高阳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