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
西晋爆发的八王之乱,这其中的八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
这八位王,都是司马家的宗室王爷,他们托晋武帝司马炎的福,作为诸侯王都获得了强大的地方军政实力,而且还拥有数量可观的军队,这也让他们的野心越来越大。
八王之乱的八王封地
在西晋统一全国之后,因为晋武帝吸取了曹魏皇权旁落的教训,于是大封宗室诸王,把司马家的兄弟子侄分封到地方,担任各地的都督、刺史,还根据封国大小给予一定的军队,好让这些诸侯王拱卫皇室。这一点,倒也很像西汉建国初期,刘邦在铲除异姓王之后大封刘氏子弟为诸侯王的先例。
当然,司马炎的想法,最终只能落得一厢情愿,等他要是知道这帮诸侯王将来干得好事情,估计气得棺材板都要踢飞了。八王之乱所有的原因,无非就是两点。
一是司马炎的一厢情愿,搞了一堆掌握实权的诸侯王出来;
其二,就是因为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缘故,以及他的皇后贾皇后的乱政。
晋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是个白痴,一早就是当时整个朝堂的共识,以致于在他的身上还发生了“何不食肉糜”这种荒唐事情的典故。
晋武帝又何尝不知道这个儿子是个白痴?他一共拥有二十六个儿子,恐怕除了司马衷之外,其各个儿子在智力上都远超司马衷。但是,人家司马衷是嫡子,在立嫡的传统制度之下,加上母亲杨皇后背后的杨氏外戚支持,晋武帝死后,司马衷还是顺利即位。
不过,晋武帝还是留了一手,他留下遗诏让外戚杨骏、司马懿第四子汝南王司马亮(按照辈分也即晋武帝的叔父)辅政。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利用宗室和外戚两股力量相互掣肘,好让他的傻儿子司马衷坐稳皇位。
西晋的疆域
可惜,他的想法落空了。晋武帝尸骨未寒,外戚杨骏首先发难——篡改遗诏!
杨骏要排除汝南王司马亮,以便自己独揽大权。杨骏宣布了他篡改的遗诏内容,核心就以他自己为太傅、大都督总览军政大权。至于汝南王司马亮,滚一边玩去吧!
汝南王司马亮胆子小,即便宗室诸王都在怂恿他起兵反对杨骏,他还是吓得回到自己豫州都督的任所躲避了起来,委屈求全。
此时的杨骏很开心,他自以为从此杨家就要走上独揽大权的道路了,可谁知道另外一个外戚——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背后的贾家,也开始强势崛起了。
贾后把杨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因为杨骏大权独揽,晋惠帝司马衷被操控在手中,朝政大权事事都要经过杨太后和杨骏的独揽处理,这对于权力欲本就强烈的贾后来说,简直难受得很。
西晋画像
可惜贾后和贾家势力单薄,根本没办法和杨太后、杨骏背后的杨家势力硬扛,于是贾后决定呼唤外援。这就像是婆媳之间不和睦,媳妇决定召唤第三方亲戚参与争斗一样,婆媳大战一触即发。
而这个外援,就是被晋武帝司马炎寄予厚望、专门用来拱卫皇室的诸侯王势力。
贾后首先秘密邀请了原本能和杨骏平起平坐的汝南王司马亮,结果司马亮胆子小拒绝了。于是,贾后又秘密联系了自己的小叔子——晋武帝的第五子、晋惠帝的异母弟楚王司马玮进京。
西晋画像
楚王司马玮早就想插手朝政,现在得到了这样的大好机会,立即宣布奉诏讨伐杨骏,然后率部杀入洛阳。楚王司马玮带着自己的兵马,准备进入洛阳之后,首先切断了皇宫和杨府的道路,然后围攻杨府拿下杨骏。
皇宫里的杨太后,在得知贾后和楚王司马玮的计划之后,就秘密派人准备出宫通知杨骏,不想,报信的人却被贾后截获,贾后于是借着晋惠帝的名义废除杨太后,把杨太后关进了洛阳城西北的金墉小城,活活饿死了杨太后。
话说杨骏在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的时候,杨骏住的居然就是原来曹爽的府邸。杨骏被楚王司马玮派兵攻入府邸所杀之后,杨骏的亲族亲信,同样获得了当时曹爽一样的刑罚——夷灭三族。
楚王司马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诛灭了杨骏和杨太后,曾经权倾朝野的杨氏外戚倒台,贾后和贾家外戚上台。楚王司马玮这时候也算是居功至伟,其他的诸侯王见杨骏倒台,宗室力量重新夺回了大权,自然也是高兴得很。
不过,这也只是八王之乱的开端而已,更精彩的,是在后边。我们下回继续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