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至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的五年时间里,宪宗皇帝在东厂之外,又建了一个新的特务机构—西厂,并选派心腹太监汪直主持其事。当时,西厂势力远远超过东厂。汪直利用手中的权利,交朋结党,专权乱政,滥杀无辜,屡兴大狱,制造了一连串骇人的冤假错案,把国家搞得乱七八糟,使广大成化朝官民遭到了严重的浩劫,而他自己也落了个遗臭万年的可耻下场。
汪直,瑶族人,出生于广西大藤峡。成化元年(1465),汪直进宫在万贵妃宫中做了个小太监,后凭借万贵妃与宪宗的宠爱,被提携为御马监太监(明朝宦官十二监之一,掌管御马、兵符事务)。
成华十二年(公元1476),有一个会巫术的人叫李子龙,装神弄鬼,蛊惑人心,串通宫中太监韦舍、鲍石、郑忠等人,聚集到一处,行为诡秘,被锦衣卫发现,一经查核,认为李子龙私入皇宫,并密谋刺杀皇帝,便将李子龙就地正法。宪宗自即位开始,就深感京城内外甚至皇宫中都不安宁,尽管他手中握有一百多万军队。“李子龙事件”更加深了他的猜疑,使他不但对朝中大臣不放心,甚至对自己控制下的锦衣卫、东厂的特务们也产生了怀疑。
成化十二年(1476),汪直奉宪宗密旨化妆成老百姓的模样,带着一两名校尉开始了侦探活动。汪直这哥们也的确有做特务的本领,他穿梭于京城内外长达一年之久,竟然就丝毫未被任何人发现。他乔装打扮成各种各样的人物,行动诡秘,处处留心搜集各种情报,什么朝中大臣言行,普通老百姓,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乃至民间的街头泼皮打架斗嘴,甚至连道听途说的闲言碎语,他都一字不拉全部搜集,并在回宫后直接面奏皇帝。他也因此更进一步获得了宪宗的宠信。成化十三年(1477)正月,宪宗决定设立西厂,汪直成为最合宪宗心意的人选。
这西厂和东厂即相同,又有不同之处,相同的是,两厂的骨干力量都是从锦衣卫中选拔出来。不同之处在于,西厂的管理范围,比东厂更加广泛。西厂设立有自己的监狱,可以不经过皇帝的命令,直接拘捕大臣。所以,西厂的所谓“司法权力”就比东厂大。
汪直提督西厂不久后,威风甚至超越皇帝。只要他一出门,随从前呼后拥,朝廷公卿大臣遇到他,都得避让道路,气焰十分嚣张,搞得是天怒神怨,真是应了那句话“上帝要想让谁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更有甚者,有一次,兵部尚书项忠没有主动给汪直让路,汪直就当面凌辱项忠,而且将其革职为民。兵部尚书在明代那也是正二品,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军委副主席或者国防部长。可见这家伙嚣张到了极致。
成化十三年五月,大学士商辂上书弹劾汪直的“十一宗罪”。宪宗接到奏疏,说:“用一个宦官,哪里就至于这样呀?”但终于拗不过商辂的坚持,加上兵部尚书项忠率众大臣集体弹劾汪直并请求撤销西厂,于是,宪宗迫于压力撤销了西厂,让汪直重又回到御马监。西厂的解散并未使汪直失去宪宗的信任,宪宗仍经常让其密察外事。不久御史戴缙为谋,升迁,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并请求恢复西厂。这一提议正中宪宗心意,西厂得以恢复。
西厂恢复后,大学士商辂知道事情已无法改变,便上疏辞职。之后,南京兵部尚书薛远、刑部尚书董方、侍郎滕昭、程万里,都御史李宾等数千人先后被汪直诬陷去官。
汪直为巩固其地位,先后在成化十五年(1497)和成化十六年(1480),两次出征任监军,谎奏捷报,冒领军功,使他的两个爪牙陈钺和王越分别升任兵部尚书。同时汪直也被累加禄米,数额是正一品文武官禄米的数倍。之后,汪直与“二钺”相互勾结,引起朝臣广泛的不满。
成化十九年(1483)六月,汪直与总兵官许宁发生矛盾,兵部认为应早做处分。过去文臣武将很少敢与镇守太监抗衡,即使发生争执,皇帝也是偏向太监。但宪宗这次却责备汪直不以“边寄为重”,遂剥夺了他的兵权,将他调任南京御马监太监。不久,科道官(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的统称)再次奏劾汪直妄报功次,侵盗钱粮。紧接着,汪直被降为奉御。
八月,御史徐镛上疏弹劾汪直弄权祸国罪行,疏中说道:“而今天下之人,只知有西厂而不知有朝廷,只知畏汪直不知畏陛下。渐成羽翼,可谓寒心。乞陛下明正典刑,以为奸臣结党怙势之戒。”宪宗深以为是,决计处置汪直一伙。他降旨撤销汪直的官职,其党羽王越、陈钺、戴缙等均被革职为民。至此,汪直专权历史遂告结束。
参考文献:《大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