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李渊杀刘文静,是因为刘文静掌握着让李渊感到不光彩的秘密(一)

李渊杀刘文静,是因为刘文静掌握着让李渊感到不光彩的秘密(一)

619年

冬十月

,唐高祖李渊杀刘文静。临刑之时,刘文静捶拍胸口,仰天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

一、李渊、裴寂、刘文静的关系

617年五月,李渊太原起兵反隋,刘文静是主要的鼓动者、支持者。李渊成立大将军府,任命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十一月李渊统兵攻占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废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的皇帝杨广为太上皇,改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618年三月,杨广在江都兵变中被杀;五月,李渊在大兴城建立唐朝。

李渊

除了唐朝李姓宗室,官位第一的人是裴寂,第二便是刘文静。裴寂是魏国公、右仆射(从二品);刘文静是鲁国公、纳言(正三品);刘、裴两人都是宰相,也是太原起兵时的患难兄弟。李渊建唐,给了两人极高的荣誉:与尚书令(正二品)李世民一样,可以赦免二次死罪。

619年

冬十月

,在李渊攻下大兴城不到二年,建立唐朝不到一年半的时候,李渊听从裴寂之言,诛杀了大功臣刘文静。李渊为了找到合适的理由,同时还杀了刘文静的弟弟刘文起,没收了刘家兄弟的家产。刘文静,这个李渊起兵反隋的首谋功臣,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西汉时,韩信被朝廷斩杀,临刑时,叹气说: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文静临刑之时,捶拍胸口,仰天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

二、李渊为什么要杀刘文静呢?

1.直接的原因,是刘文静不满好朋友裴寂官职高他半品,两人争权夺利,反目成仇。唉,都是权力惹的祸!

刘文静

二、明面的理由。官品相近的人互不买账,这种事多如牛毛,为鸡毛蒜皮的事情而诛杀功臣,李渊也做不出来,因此李渊找了个明面的理由:刘文静谋反!李渊赦免了刘文静二次死罪,不过这有个前提,就是谋反罪除外。 本文认为,谋反不是真正的原因,请看分析。

谋反是要株连族人的,为了让刘文静的谋反罪名成立,李渊便搭上了刘文静的弟弟刘文起。

刘文静官居裴寂之下,牢骚满腹,应该是真的,但说他谋反就说不通了。刘文静虽有军功,但大都是充当李建成,或者李世民的副手。刘文静是个聪明人,他没有功高震主的军职,远远没有达到权臣的地位,他又谋反的实力吗?

李渊是刘文静唯一能够倚靠的主子,是刘文静发迹、出人头地的源泉。在刘文静真心佩服、又老谋深算的主子面前,刘文静有谋反的动机吗?在李渊的三个儿子,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掌握的军队面前,刘文静有谋反的胆量吗?

《旧唐书》刘文静传:刘文静

窃观太宗(李世民),谓(裴)寂曰:“非常人也。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其年虽少,乃天纵矣。”说明刘文静真正心服口服的人是李世民,有李世民在,刘文静也不会谋反。

裴寂

刘文静自以为才干在裴寂之上,又屡有军功,而职位却在没有军功的裴寂之下,心中不平。朝中议事,多互相抬杠,只要裴寂赞成,他就反对,裴寂反对,他就赞成。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是抬杠,应该是互相抬杠,因此刘文静与裴寂不和,势成水火。

五十四年前,北周有个贺若敦,他给儿子贺若弼演绎了“锥舌诫子”的故事;但贺若弼没有牢记父训,在十二年前被皇上杨广处死。刘文静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他应该知道这个故事,但在名誉、利益面前,他忘记了这个故事。

一次,刘文静与弟弟刘文起饮酒,几杯酒下肚,便管不住嘴巴,口出怨言,还拔下佩刀砍向柱子说:“必当斩裴寂耳!”

这个时期,刘文静家里多次出现怪异现象,刘文起担心哥哥,因为他的哥哥是他赖以发迹的源泉,于是他就请来巫师,在哥哥家中驱妖。月黑之夜,星光之下,巫师披发衔刀,做起厌胜之法来。

兄弟夜话,不想隔墙有耳

俗话说隔墙有耳,何况这个“耳朵”没有隔墙,就在刘文静自己的家里。刘文静官大势大,财丰银足,自然家中就仆从众多,美人如云。刘文静已经51岁了,那个时候也没有“伟哥”,自然就精力有限,顾此失彼。

于是爱妾失宠就在所难免,其中有个失宠的妾室颇有怨言,成了家中的“耳朵”与“眼睛”。这个妾室将她在刘文静家中的见闻告诉了她的哥哥。她的哥哥看到了商机,为了得到赏赐,或者他本就是朝廷的“耳目”,于是妾兄上告朝廷,言文静谋变造反。

未完待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李渊,兄弟,李世民,朝廷,光彩,哥哥,故事,刘文静,功臣,裴寂,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刘文起,刘文静,裴寂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李渊,兄弟,李世民,朝廷,光彩,哥哥,故事,刘文静,功臣,裴寂,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刘文起,刘文静,裴寂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李渊,兄弟,李世民,朝廷,光彩,哥哥,故事,刘文静,功臣,裴寂,观点评论,李渊,李世民,刘文起,刘文静,裴寂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