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明消亡史-朱元璋的群众反腐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大明消亡史-朱元璋的群众反腐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朱元璋当上皇帝的故事,在中华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一直是一个传奇的事迹。他在登基的初期,便总结吸取了元朝灭亡的原因。

而且天下刚刚安定,很多民力和国力都十分匮乏。在休养生息的同时,朱元璋也一直在推行廉政,提出:“惟廉政者能约己而利人,尔等当深戒之。”

与推行廉政相伴的,就是一套成熟的反腐体制。他开展了群众反腐运动,针对贪官制定了很多残酷的刑罚。

在反腐败初期,朱元璋推行的制度,确实有着明显的震慑效果。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这依然没有改变明朝末期的官场腐败。

而明朝时期朱元璋的反腐运动,也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历史意义。

朱元璋反腐制度的建设

在明朝时期反腐体制的建设上,朱元璋没少在上面下功夫。在发展过程中,还是研制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反腐方案。明朝在多层次全方位进行体制建设,他设立了独特的监察体系。

在1380年间,朱元璋将御史台进行了更改,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都察院,让其作为监察权力的机关,执行反腐的大局任务。

一些地方上的检查机构,包括按察司和十三道监察御史等,都不受地方政府的限制,而是由上级直接领导。

这样独立特殊的反腐体制,对监察部门使用权力有极大的助力。而十三道监察御史,甚至可以直接监督自己的主管部门都察院,这种独立性十分重要。

明朝还有一个覆盖很全面的监察网络体制,除了最高机构朝廷设置的都察院,朱元璋还建立了六科给事中,负责六部的监察工作,成了一个独立的反腐部门,直接由皇帝领导。

它们的职位品级虽然不高,但是却可以直接上奏弹劾官员。几大监察部门相互制约,也形成了三重监察覆盖网。

这些部门有独立的监察权,各地行政部门都无法干预。而且中央还会定期与四处派巡按御史,在各个监察机构进行反腐工作,也是一个独立运行的部门,由皇帝负责。

在各地的政府机构中,官员们也有相互监督的责任。基本上形成了监察御史、巡按御史、各省按察司和地方长官构成的四重反腐覆盖网。

这里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古代的反腐体制设立很成功。在明代时期,已经到了一个巅峰的程度,是前所未有般的严厉。

朱元璋还设立了“风闻奏事”的特殊统治手段,这里继承并发扬了宋神宗时期的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明朝时期的官员,只要涉及国家大事,无论是何品级,都可以参与到监察体系中来。即使是根据传闻去进行举报,也不用负担任何的责任。

这种反腐体制和特务统治机构相结合,朱元璋建立了御用拱卫司和大内亲军都督府。任何官员的消息,哪怕是花边新闻,只要和违法乱纪有关,他们都可以向皇帝进行举报。

除了这些,朱元璋也发动百姓参与到反腐运动中,还设立了百姓举报制度,以及保护举报人等相关法律。

在惩罚手段上,朱元璋做得是非常严格。在《大诰四编》中,有关惩罚腐败官员的刑法有一百多条。

对于贪官,朱元璋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态度,斩首和凌迟等处死方式,更是家常便饭一般。以上内容多体现出的,也是明朝反腐制度中,一个较为宏观的概念。

朱元璋反腐运动的得失

有了完整的反腐体系,相关工作也进展得十分顺畅。朱元璋也进行文化宣传,弘扬反腐倡廉的知识,在打击贪官的同时,也会弘扬清官的事迹。

这种通过正面导向的做法,为官员们树立榜样,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也为反腐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反腐最为严格,手段最为狠辣,杀人数目最多的皇帝,当数朱元璋无疑。

公元1397年,发生了一件“欧阳论驸马案”。因为欧阳论参与到了一起茶叶走私案件之中,也被明朝的律法加以了审判。

作为皇帝的女婿,而朱元璋又是风烛残年,按理说应该会给欧阳论留下一条活路。可是朱元璋没这么做,他心硬如铁,还是按照律法将女婿给处死了。

在朱元璋近乎疯狂的反腐运动中,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明史》中曾经记载道:“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这是反腐运动所得到的积极成果,但是在这背后,也是用几十万大小贪官的鲜血铸成的。

虽然对官吏的制度严格,但是对待朱姓人身上,朱元璋却没有那么严格了。朱家子孙十岁可封王,能配备三千人到一万人的护卫,一座王府的占地,最多的达到八十万亩。

亲王每年领的钱,是一品官员的十倍,而且还在不停地上涨之中。根据历史文献中记载,以山西举例来说,明初时期的王爷可领一万石,到了嘉靖年间已经涨到了八十七万石。

用当时的数据来分析,即使山西全年的财政收入,几乎都无法养活一个王爷。这种制度,也为了明朝埋下了覆灭的祸根。

皇室宗亲们拼命捞钱,想尽一切办法去享受。他们霸占农民的土地,勾结不法的商人,垄断了一些税务非常高的行业,将国家的财富侵占,用来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

纵观明朝历史,也诞生过很多特立独行的皇帝。

列入文献中记载说:“武宗纵欲贪玩,游乐无度。世宗求仙访道,追求长生不老。穆宗贪财好货,整日算计将国库窃为己有。神宗宴处深宫,三十年不上朝。熹宗专好木匠活,被讽为木匠皇帝。”

朱元璋励精图治,严格反腐只为了国家能够和平稳定下去。但是绝对的权力,也让绝对的腐败就此滋生。

在皇家子孙的各种腐败手段中,宦官开始乱政,农民开始造反,大明朝也走向了覆灭的道路。

严格意义上来说,朱元璋的反腐并不是完全和彻底的,他失败的因素,也和制度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关系。

朱元璋反腐失败的原因

英国有一位史学家曾说过:“权力会导致腐败”。对于明朝时期,掌握权力的官员来说,他们多数都是大家族出身,本身就十分富有。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财产不能透明。人们也无法判断,他们的钱是来自家族,还是通过受贿的手段获得。

朱元璋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古代反腐制度的一个天然缺陷。没有官员财产透明化的制度,反腐工作永远不能彻底。

在“君子治国”的理念下,官员俸禄太低,也是反腐失败的原因之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一位正七品的县令,俸禄也只有七石五斗作用。

按照当下的种种因素进行换算,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县长的月工资只有2500元上下。这个数据有些出入,倒是并不算大。

但是这点工资,还会在发放后进行不少的折扣,导致其又会降低不少。做到县令级别的官员,已经具备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了。

可是他们的薪水,完全撑不起县令的“面子”。为此,薪水太低,也是促使官员们走向贪污道路的原因之一。

而有一些反腐制度,相对来说可操控性并不强,这也是反腐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虽然有着成熟的监察体系,也有着百姓监督官员的机制。

但是在中国这种以官为本的国家来说,“民不与官斗”的观念,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深入人心。百姓们很难去监督官员,这也导致一些反腐政策,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而且贪官做事隐蔽,也不会明目张胆,身为普通群众,自然也无法接触到官员的财产情况。群众反腐机制,也是很难操作和执行的。

而且在“闻风奏事”的制度下,在朱元璋初期有很好的效果。到了后期,这种制度几乎就变味了。

有一些监察官员胡说八道,制造舆论,甚至在万历年间,还有大理寺评事雒于仁上书大骂皇帝,说得万历一无是处。

对皇帝都是这样,更不要说其他官员了。在派系分立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变为争权夺利的工具,在后期也没有修正,最终也成了明朝反腐失败的原因之一。

以上因素都是在明朝反腐体系上,比较典型和特殊的几种。除此之外,明朝反腐失败的因素,在客观看待历史的角度上,还可以分析出很多,值得社会发展借鉴的经验。

不过在总体上来看,朱元璋反腐制度的建立,达到了古代社会的极致。可是因为反腐形式过于复杂,以及历史的局限性。这种制度,并没有使朱元璋的反腐制度走向成功。

反而随着时间的演变,这套较为完整的反腐体系出现了漏洞,导致其进一步的反腐失败。最终,这也成了明朝走向覆灭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资料:

1. 朱元璋群众反腐运动缘何失败{知网}

2. 朱元璋反腐的得与失{知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监察,进行,部门,明朝,朱元璋,皇帝,运动,体制,制度,群众,观点评论,明朝,反腐运动,朱元璋,制度,官员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监察,进行,部门,明朝,朱元璋,皇帝,运动,体制,制度,群众,观点评论,明朝,反腐运动,朱元璋,制度,官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监察,进行,部门,明朝,朱元璋,皇帝,运动,体制,制度,群众,观点评论,明朝,反腐运动,朱元璋,制度,官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