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宪宗中兴唐朝,爆锤藩镇不留情,三战三捷大显神威

唐宪宗中兴唐朝,爆锤藩镇不留情,三战三捷大显神威

公元805年的唐朝中央一片混乱,一年内换了三位皇帝。正月,唐德宗驾崩,唐顺宗即位。八月,唐顺宗任用王叔文改革失败,在宦官、藩镇等势力的胁迫下台,唐宪宗又即位。

宦官在唐德宗的扶持下掌握了禁军的领导权,藩镇在唐德宗的姑息纵容下形成了自择主帅的风气,这两股势力反对王叔文的改革,支持唐宪宗上台,完全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试图维持唐德宗时代的局面。然而唐宪宗并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皇帝,他念念不忘唐太宗和唐玄宗时代的盛世,渴望打破唐德宗时代的局面,改变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败的国运。

不过,唐宪宗和唐德宗对宦官的态度没有多大区别,他们都对禁军由宦官领导表示认可。在他们眼里,宦官只是皇帝的家奴,家奴离开了主人是没法独立生存的,让家奴替自己带领禁军,比让有自立能力的文官、武将、宗室、外戚等势力带领禁军可靠多了。古往今来,各种各样的篡位者多如牛毛,可有宦官建国称帝者?唐宪宗有这个自信。

至于藩镇,唐宪宗就没有唐德宗那样宽容了。有一次,唐宪宗与宰相杜黄裳讨论藩镇问题,杜黄裳提出了“陛下必欲振举纲纪,宜稍以法度裁制蕃镇,则天下可得而理也”的意见,唐宪宗从内心深处表示赞同,从此把杜黄裳的意见作为对藩镇的政策。

唐宪宗放弃唐德宗对藩镇姑息纵容的政策,决定使用强硬政策,但是藩镇没有察觉,他们一个接一个对唐宪宗发起挑战,而唐宪宗能否应对这些挑战,成功实施自己的政策呢?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残酷世界对唐宪宗的考验来了。

平西川

西川在唐德宗时代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自785年起,韦皋便担任西川节度使,直到805年去世,共在任21年,几乎与唐德宗相始终。韦皋上任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强大起来的吐蕃联合南诏对抗唐朝,严重威胁到西川安全的危急时期,韦皋采用“内安百姓,外和南诏”的策略,设计离间南诏和吐蕃的关系,最终让南诏倒向唐朝,并联合唐朝对抗吐蕃,使西川由被动防守变为主动进攻,在维州取得了大败十万吐蕃军队的辉煌战绩。

韦皋凭借自己卓越的军功,在天下藩镇中声名赫赫。王叔文改革时,他派属下刘辟出使长安,向王叔文提出了允许他兼领剑南三川(剑南西川、剑南东川、山南西道),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请求。王叔文被韦皋近乎敲诈勒索的要求激怒了,他当面怒斥刘辟,拒绝了韦皋的要求,甚至想斩杀刘辟。韦皋也被王叔文的态度激怒了,他在天下藩镇中率先向王叔文发难,请求太子李纯(唐宪宗)监国,驱逐王叔文及其党羽,引发了其他藩镇节度使声讨王叔文的浪潮,加速了王叔文的倒台、唐顺宗的退位、唐宪宗的上台。

805年8月,韦皋去世后,刘辟继承了韦皋的地位和权力。刘辟不等朝廷下达任命的诏书,便自称留后,向朝廷请降节钺。唐宪宗当然没有答应,而是任命刘辟为给事中,征其入朝为官,骄横跋扈的刘辟自然十分不满,拒不从命。唐宪宗和刘辟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步,就此僵持起来,最终,唐宪宗考虑到自己刚即位,不愿意挑起事端,先向刘辟妥协,任命刘辟为节度使。

刘辟见新皇帝不过尔尔,野心于是大起来,他又向唐宪宗提出了兼领剑南三川的要求。刘辟得寸进尺,唐宪宗火冒三丈,当然不会答应。刘辟明知唐宪宗不会答应,也懒得再和唐宪宗做无用的口舌之争了,他认定不让唐宪宗疼一下,唐宪宗是不会答应自己的。806年1月,刘辟悍然出兵东川,包围梓州,向唐宪宗挑起了战争。

唐宪宗不甘示弱,希望朝廷能出兵西川,一举平定刘辟,顺便向天下所有藩镇展示自己绝不姑息纵容的决心。不过,唐宪宗鉴于这次战争是自己即位以来的第一次战争,又怕遭遇失败,带来恶劣的影响,因此犹豫不决。这时,宰相杜黄裳给予唐宪宗鼓励,认为刘辟不是朝廷的对手,并推荐神策军使高崇文为大将。唐宪宗思考数天,最后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出兵西川,讨伐刘辟。

高崇文练兵有方,治军严明,颇有军事才干,曾创下过用三千唐军大败三万吐蕃军的纪录。高崇文这次出兵剑南,先由长武城发兵,走斜谷进入兴元,后经阆州进攻梓州,再经梓州进攻成都。高崇文率神策军经过两个月的行军作战后,在3月收复梓州。刘辟见朝廷动了真格,便想见好就收,把李康归还给高崇文,以向朝廷示好。而高崇文没有接受刘辟的示好,用李康败军失守的罪名将其斩杀,向刘辟传达了朝廷绝不妥协的想法。随后,唐宪宗下达了削夺刘辟官爵的诏书,彻底断绝了刘辟向自己认罪的机会。此后,高崇文和刘辟展开了长期的攻防战,尽管刘辟没有军事才能,但他依靠韦皋留下的军事资源,对官军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就在朝廷与刘辟交战的当口,夏绥也出了问题。话说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入朝后,任命外甥杨惠琳知夏绥留后,代替自己处理军务。宰相杜黄裳以韩全义之前作战不力,骄蹇不逊为由,趁机勒令韩全义退休,改由李演担任节度使。杨惠琳闻讯后,起兵抗命,自称节度使。唐宪宗受梓州之胜的鼓舞,对杨惠琳的反抗毫不在意,当即下诏河东军、天德军合击杨惠琳。夏绥军将士见朝廷战意已决,没有胜利的希望,不久发生内变,杨惠琳被部将张承金斩杀,传首京师,夏绥之乱就此结束。

高崇文虽然作战勇猛,但是他客军作战,多有不便之处,唐宪宗为支持高崇文尽快平定刘辟,于是任命高崇文为东川节度使,以便高崇文充分利用东川的军事资源。高崇文有了唐宪宗的全力支持,军事进展愈加顺利,在鹿头关、万胜堆等战役中大获全胜,极大动摇了西川的军心。9月,西川军的粮道被唐将阿跌光颜切断,这彻底击垮了西川军的斗志,西川军争先恐后地投降朝廷,高崇文进军成都再无阻力。刘辟见势不妙,仓皇逃离成都,企图投靠吐蕃,却在途中被唐将高霞寓追上生擒。其后,刘辟被送到长安斩首,高崇文被改任为西川节度使,西川之乱随之结束。

平浙西

唐宪宗连平夏绥、西川两镇,成功敲打了天下藩镇,那些实力不强的藩镇节度使为避免遭到朝廷讨伐,通常采用代价最低、受益最大的方式:入朝觐见,或入朝为官。而在有些藩镇节度使看来,入朝意味着失去对抗朝廷的资本,面临着被朝廷轻松除掉的风险。于是,入不入朝便成为朝廷考验藩镇节度使是否忠诚的重要命题。

807年,身在润州的李锜得知越来越多的藩镇节度使入朝后,心中愈加不安。李锜是唐朝宗室,自799年起,他先担任浙西观察使及诸道盐铁转运使,掌管东南的财政,这是一个富得流油的肥差,他趁机利用似乎永远花不完的钱用于结交朝中权贵,招募一批勇士,巩固自己在地位。后来,唐德宗见李锜不务正业,升浙西为镇海军,任命李锜为节度使,用明升暗调之法免去李锜的诸道盐铁转运使,从此让李锜负责浙西的军务。

李锜飞扬跋扈,恶行累累,唐德宗对他宽大为怀,从不追究。而今,唐宪宗对藩镇改用强硬手段,李锜不得不有所收敛。李锜为试探朝廷对自己的态度,也跟风上奏朝廷,请求入朝觐见。唐宪宗顺势任命李锜为尚书左仆射,改任其他人为镇海军节度使。李锜假戏成真,顿时慌了手脚,于是找各种理由推迟行期。眼见行期将至,而朝命不可违,李锜决定采用一种冒险的手段,让朝廷收回成命。

807年9月,李锜暗中指使亲兵发动军变,杀死留后王澹和大将赵琦,并上奏朝廷,暗示朝廷留任自己。10月,李锜在润州得手后,又命令散处在苏、常、湖、杭、睦五州的心腹将领对刺史采取行动,以控制五州。常州刺史和湖州刺史识破李锜的阴谋,抢先动手,斩杀李锜的将领,打乱了李锜的计划。随后,唐宪宗下诏任命淮南节度使王锷为诸道招讨处置使,从宣州、信州、杭州三个方向出兵,对李锜发动了讨伐。

李锜三面皆敌,却毫不退缩,他选择富饶的宣州为突破口,派张子良等大将率三千精兵袭击宣州,企图扭转战局。李锜出乎意料的是,战争很快就结束了。张子良等将领的脑子很清醒,他们知道李锜寡不敌众,一定会失败,便在出兵前调转矛头,和李锜的外甥裴行立里应外合,占领润州,生擒李锜,把李锜送到京师。浙西之乱不到一个月就戏剧性地结束了。

唐宪宗对李锜处以腰斩之刑。李锜为自己洗脱罪名,解释说:“我刚开始不想造反,都是张子良等教我造反的。”李锜对张子良等愤恨不已,便想让张子良等也不得好死。唐宪宗把李锜的小心思看得明明白,反驳说:“你身为元帅,为何不斩张子良等,然后再入朝呢?”李锜听完,哑口无言,默默走向刑场,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被拦腰斩断,痛苦地死去了。

夏绥镇、西川镇和浙西镇皆非拥有自立传统的藩镇,它们在唐朝后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由朝廷直接管理,这也是唐宪宗能顺利平定杨惠琳、刘辟、李锜的一个重要原因。放眼天下,还有许多拥有自立传统的藩镇,这些藩镇兵强马壮,唐宪宗也能顺利平定它们吗?各位读者朋友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王叔文,三战,唐宪宗,唐朝,韦皋,高崇文,不留情,唐德宗,刘辟,中兴,观点评论,李锜,唐宪宗,高崇文,刘辟,藩镇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王叔文,三战,唐宪宗,唐朝,韦皋,高崇文,不留情,唐德宗,刘辟,中兴,观点评论,李锜,唐宪宗,高崇文,刘辟,藩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王叔文,三战,唐宪宗,唐朝,韦皋,高崇文,不留情,唐德宗,刘辟,中兴,观点评论,李锜,唐宪宗,高崇文,刘辟,藩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