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朱棣夺了侄儿江山后,虽表面上看着很爽一般,以至于一不高兴,便揪住鞑靼一通暴打(朱棣北征),但实则却过得很悲催。主要是如下这两个方面造成的。
其一,靖难之役后遗症。朱棣等于是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先例,虽如今坐稳了江山,可后代呢?
所谓,先例既开,来日方长!朱棣如今不再是燕王了,他地位变了角度自然也跟着变。故而朱棣算是真正体味到,老爸朱元璋当初为何那么疯狂了。如何避免后代再冒出一个“二号朱棣”来?一直是朱棣没法解决,却又不得不解决的事。
其二,建文帝的下落。建文帝一直找不着,朱棣就不踏实。因为万一建文帝活着,则随时能扯起大旗反攻,哪怕自己能镇住,可万一自己去世后,建文帝再这么干,这就又造成了大明劫难,依然是有散架子的可能。
而朱棣或说大明朝的幸运,就是因出现了朱瞻基这位好圣孙!可以说是朱瞻基替朱棣最终完成了善后,并解决了这两大问题——稳稳接过短命老爸朱高炽的皇位,消除了“二号朱棣”,也就朱高煦谋反,对大明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那么朱瞻基是什么时候,让朱棣眼前一亮看到出路,从此成为朝野公认的未来希望的呢?便是在公元1413年,因一副对联而开启!
翻译过来后,内容如下:
话说端午节快要到了,此刻朱棣已当了11年老大了。于是朱棣决定,在端午节这天,组织一次“团建”活动,地点选择东苑。要求:所有人不得请假。为了体现出大明优秀的文化内涵,还特意邀请各国使臣一起观摩。
很快端午节这天到了。真是天公作美,万里无云,微风虽可轻摇嫩柳,却不起一丝尘沙。而东苑的活动也已经开始了,但见驸马率领一队,宁阳侯率领一队,无论是年仅14岁的皇太孙朱瞻基,还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朱高煦都参与其中。
于是,朱棣就把朱瞻基叫上前来,当着各国使臣、王侯亲贵们的面,刚要进行封赏,却突然停住了。朱棣抬起头环视大家说:“今日,咱是不分华夷,没有亲疏,四海兄弟欢聚一堂,此盛世之中却让我突然想起了一个上联,请诸公一起听,看谁能对得上。”
随后,朱棣却看着朱瞻基,说出了这个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
正当诸公都想对联时,朱瞻基却开始给朱棣叩首了,随后挺直身板,朗声给出了下联:“一统山河日月明!”
再看朱棣兴奋异常,一口气“赐予他名马、锦绮、罗纱及番国布”。当然,还有更大的赏赐藏在后面,那就是大明朝的皇位!其实也就是在此刻,朱棣基本上就下定了决心,朱高炽这个太子,我不换了,就凭这么一位“好圣孙”,大明无忧矣!
毕竟,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读什么书,都要服从并服务于现实,这才能说得上对自己有帮助,有启迪等,否则就是迷失在“故纸堆”中去当“老学究”了!这也是为何说“读史可以明智”的真正原因。
而《大明王朝三百年》这部书,在笔者看来便做到了这一点,这也是为何笔者喜欢推荐这部书的原因所在。所以,若有兴趣想购买,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