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其子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六年后,七十一岁的朱元璋离世,同年五月,朱允炆承袭皇位,称建文帝。
朱元璋明明有那么多儿子,先不说政治、军事才能皆出众的四子朱棣,即便是作为次子的秦王朱樉与三子朱棡,都比朱允炆更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为何朱元璋会选择将皇位的继承权给到孙子朱允炆的手里呢?
其实,这一切都与朱标之死有着莫大的联系。
朱标作为朱元璋的嫡长子,在朱元璋称吴王时便被立为世子,他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又受到父亲朱元璋的精心培养,长成了宽厚仁慈的性格,且政治才能出众,在诸王中威信极高。
如朱标不死,不会有后来的皇太孙朱允炆,更不会有再后来的靖难之役。
可惜,这一切都随着一场风寒病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从陕西视察归来后,不幸染上了风寒,同年便因病去世。朱元璋在悲痛之余,也不得不重新选定继承人。
当时,满朝的大臣都在猜测该由哪位皇子来继承大统,按照“长幼有序”的话,秦王朱樉应是最合适的人选,但若论才能,燕王朱棣也很有机会,况且朱元璋曾亲口说过,朱棣是众多儿子中与他最为相像的。
但谁也没想到,最终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夸张的决定,在太子朱标去世后,将他的儿子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
为何朱元璋会这么做?他不是不知道此举会带来的后果,而是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其他人犯的错误。
朱元璋确实是说过朱棣最像他的话,可恰恰就是这样的一句话,直接断送了朱棣甚至是其他皇子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靠着不断的打仗才取得了皇位,如今国家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他所需要的不再是一个会打仗的皇帝,而是一个由儒家思想培育出来的、温良恭俭的君主。
很明显,朱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可否认他培养得很成功,以至于朱标一度仁儒得不像话,甚至曾为了一些政策的不同与朱元璋争锋相对。
即便朱标常因意见不合与他争吵,但在朱元璋眼里,朱标才是一个好君主的标准。
虽说朱标已死,但朱元璋选择君主的标准不会变,而按照他的标准来的话,皇太孙朱允炆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
除了上述所说的朱棣自幼猜忌多疑、没安全感,和父亲朱元璋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以外,还有就是朱棣仅是其第四子,在燕王之上,还有秦王和晋王两个哥哥,他们三人彼此制衡,只要不立这三人中的任何一人,这样的平衡便不会被轻易打破,所以,朱元璋即便是立符合自己心意的朱允炆为皇太孙,也不会引发祸乱。
而之所以后世会有关于皇位的讨论,其本质还是朱棣最后造反成功了,如果他没有选择造反或是造反失败,便不会有该不该立朱允炆的争论。
其实,如朱棣没有选择发动靖难之役,他与皇位基本上是绝缘的,即便他的能力再厉害,朱元璋也不会选择将皇位传给他。
先不说朱允炆本身就是符合朱元璋心目中仁君标准的一个人,其次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喜爱早已超过了他的任何一个儿子,朱标死后,这份喜爱便转移到了其儿子朱允炆身上,因此,朱元璋立朱允炆是必然的选择。
朱元璋在去世前,为让朱允炆稳坐皇位,早已为其铲除了不少障碍,包括废除锦衣卫、昭狱,大量屠杀开国功臣等,就怕朱允炆压不住这些人。
可惜,他千算万算,还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便是将每个儿子封在不同的封地,让他们成为诸侯王,结果,诸王们在自己的封地积极练兵,逐渐变得兵强马壮。
诸王们对中央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即便他们在自己这一代不反,但越往后,亲情观念越淡薄,造反的可能性便越大,朱元璋这样做,无疑是给中央安了一颗“定时炸弹”。
加之他又在此前已将开国功臣们屠杀殆尽,导致朱允炆在靖难之役时面对朱棣的进攻无将可用,根本敌不过常年征战的朱棣。
朱棣之所以能够造反成功,简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皇太孙朱允炆一上位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削藩,加上他身边又有黄子澄这样的猪队友,给他出了不少馊主意,削藩太过急功近利。
刚坐上皇位之际,他就将周王朱橚的爵位削去,建文元年,又接连削去了三位藩王的爵位,将他们贬为庶人,逼得湘王朱柏举家自焚,即便这样,朱允炆不仅没采取安抚措施,还在两个月后,又将岷王朱楩的爵位削去,并将其迁徙到遥远艰苦的漳州。
他的种种做法,令诸王们胆战心惊,生怕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燕王朱棣举兵而反,于建文元年发动靖难之役,历时四年之久,最终于建文四年(1402)年将建文帝朱允炆拉下了皇帝宝座,自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