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们也经常提起,从中学习将领们的勇敢机智,感叹士兵们的勇敢无畏。而往往以少胜多的战役更为常见,难道真是应了那句“人数多一万,智商降一半”?
明朝时期,在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的第一年,就发生了有名的北平保卫战,这场战役中,朱高炽只有1万兵力,挡住了李景隆50万大军,这是为何呢?
一、一曰:地利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明朝的历史上有一个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是孙子允炆即位,四年后,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攻入南京,随后即位。在允炆即位的第一年中发生了有名的靖难之役。
靖难战役中,朱棣率领800人起兵靖难,击败了宋忠、耿炳文两人,一时间,朝堂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数月后,朱允炆为了稳固朝堂,派李景隆率50万大军出兵北平,这个战役史称北平保卫战。
在李景隆率兵赶往北平,准备进攻时,朱棣为了加强自身实力,想要得到宁王的兵力,于是,朱棣率领大部分军队前往大宁,留下朱高炽等一万军队。就在此时,李景隆率领大军前来。
可是,谁能料想,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竟然足足徘徊了一个月竟然还没有攻下北平城,最终等来了朱棣的大部队返回。那么,朱高炽只有1万兵力,为何能挡住李景隆50万大军?
在古代,攻城并非易事,何况北京这样一个古老坚毅的“城堡”。北京原本就是近几代大王朝的首都,在元末时期,徐达奉命攻打北京,可是,当时的皇帝早已逃到草原去了,所以并没有费很大的力气,对于城墙的破坏也并没有很多。
徐达攻取北京后,为了防止元军进行反攻,立即对城墙进行了加强,加盖了南面的新城墙。对城外的护城河也是挖到最浅近三米,最深达到50米。此事攻城的难度更是大大增加。而城墙内部,还有原本的瓮城结构。这一里一外的防护,使城墙坚不可摧。
二、二曰:人和
朱元璋在世时,手下本是有蓝玉等众多猛将的,可是大儿子朱标死的很早,蓝玉又十分强悍。在朱元璋立朱允炆为下一任皇帝时,朱元璋就十分忌惮蓝玉,害怕养虎为患。于是,在不久后,朱元璋果然放任他人将蓝玉等将领被杀。
在朱允炆即位后,留给他的将领已经不多了,还没来得及招兵买马。即位第一年,靖难战役中,又损失了宋忠、耿炳文等人。而李景隆虽然身为将领,却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
而李景隆或许被父亲指责太多,导致心理上有些争强好胜。在北平保卫战中,明明有过机会可以攻城成功,可是在手下快成功时,李景隆害怕手下成功后,导致自己没有功劳,就在快成功之际,叫停手下。
反观朱棣这边,用人情况好了许多。朱高炽本是一位世子,不仅不懂军事,更是在养尊处优的日子中养的体态丰满,不能跟着战士们一起上阵杀敌。
但是即使这样,他不仅不会冒失的下荒唐的命令,反而还会在军中鼓舞士气。为了鼓舞士气,他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爬上城墙,跟将士们说道,若北平城失守,自己便和孩子一起死在这城墙上。
朱高炽虽然自己有的方面不能帮忙,但是,他却从不带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反而是在将士们杀敌时,他也在城楼上忙来忙去。士兵们感动不已,那时候的朱高炽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士兵们都不忍心让他这样,但是,世子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当一个闲人。
朱高炽这样感动了许多的士兵,大家也都众志成城,一齐抵御来犯的军队。虽然士兵们都勇敢无畏,但是更是不能缺少好的将领。他手下的顾城、徐王妃、姚广孝等将军们更是指挥有方。
这两边一对比,一边领导者昏庸无能也就罢了,更是让手下的能臣无处施展才华;而另一边,领导虽然能帮的忙也有限、军事知识储备也不足,但是他放手让手下的将士们各展才能,更是化将领为普通士兵,勤勤恳恳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
三曰:妙计
作为将领,杀伐果断应该就是良好的品质,但李景隆显然是十分犹豫。在攻城时,前怕狼后怕虎,拥有着50万的大军,本来几天,最多十几天就可完成的任务,硬是一个月都没攻打下城池。可是,就在他犹豫的时候,朱高炽这边可不会放着良好的时机不用。
朱高炽手下有一名手下——姚广孝。这个人,虽然军事才能也并不是很高,但是,这个人可是一个玩心理战的高手。在李景隆犹豫的时刻,姚广孝正在研究他队伍的破绽。
很快,姚广孝找到了方法,命一小队人马,半夜趁着夜色偷偷从城墙上溜下来,穿上李景隆队伍的衣服,混入军中,进行放火、夜袭等方式扰乱军心。
等到李景隆队伍发现,双方就开始了混战,由于双方衣服一致,往往会出现自己人杀了自己人的情况。这样一次下来,虽然,李景隆歼灭了这一小队人马,但是,自己的将士损伤也不少,因为,一部分人还是自己人认错误杀的。
这样一来,李景隆这一方军心不稳,将士们也无辜损失良多。多次下来,将士们连好好睡个安稳觉都变成了奢望,哪有心情奋力攻城。无奈,李景隆只能往后退兵,来让士兵们睡个安稳觉。
可是这一退不要紧,不仅自己加大了攻城的难度,更是有一种暗暗的思想在将士们心中淌着,那就是他们的将领是不是也害怕了,是不是他的将领真的敌不过对面的将领呢?这样一来,将士们看着将军都如此了,自己又怎么坚持到最后。
总结
在古代中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我们惊叹于人数少的一方胜利的奇迹,也感叹于人数多的一方失败的启示。朱高炽北平保卫战的成功,除了坐拥着北平城这样的地势优势,但更多的因素是人,将领的宽仁待人,将军的足智多谋,士兵的勇敢无畏。
反观李景隆这边,将领瞻前顾后,拖拖拉拉,还害怕手下强取军功,将军们空有一身本领无处展现,士兵们被敌人吓的毫无斗志。就这样一看,50万大军打不过1万兵力也在情理之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