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先后七次出海远航(明成祖六次,明宣宗一次),历时长达28年之久。对于朱棣为什么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一直议论纷纷,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是为了宣扬大明国威、万国来朝体现天朝上国之风范、开展贸易支撑国内经济可以北征匈奴,还有就是得到最多认同度的寻找建文帝。不过由于郑和死后,刘大厦一把火将下西洋的所有原始档案烧了个一干二净,所以这些不同看法也无从查考了。
宣扬国威是郑和下西洋其中的一个重点目的之一,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帝位是实至名归,力求在外交上有一番大作为,在海外诸国中树立起大明的崇高威望,从而达到万国来朝的盛世情况,这是他父亲也不曾做到的事情啊,相信父亲朱元璋看到这个也会认同自己了。
郑和下西洋期间来到每一处地方都是秉承着礼仪之道与诸国打交道,所以与这些国家之间建立起了很好的友谊,并没有因为这些国家落后而去欺负、或者占领他们的土地,反而承担起教化、开导帮助他们发展。这种外交政策使明朝在海外树立起了中华是一个礼仪之邦的形象、一个充满友好诚意的民族,从而与海外国家做到了共享和平之福的目的。
开展贸易是以郑和船队携带大批的丝绸、茶叶、瓷器与西洋诸国进行贸易交流,这也是我国历朝历代以来第一个以官方的形式与海外国家进行贸易的起点,也为明朝带回来了大量的黄金白银,充实国家的国库,从而使得明成祖朱棣可以不用为了钱粮发愁而无法北征匈奴。要知道那时候粮草运往前线光花费在路上的消耗就是很惊人的数量。
至于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传闻朱棣是分派了两路人马查找,陆路是胡濙在领导,海路就是郑和了,因为朱棣始终是以清君侧的名号上位的,如果建文帝突然出现登高一呼还是会有很多支持者追随他的,这给朱棣的统治会造成难以估计的破坏。不过个人认为既然建文帝是逃亡海外了,而且建文帝性格的仁弱,应该是真的找到了明太祖的锦囊,在海外遁入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