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关于朱允炆下落成谜最具有可信度的两种说法

关于朱允炆下落成谜最具有可信度的两种说法

公元1402年,朱棣攻进了南京城。还没进入南京皇宫,朱棣就远远的看到皇宫起了大火。朱允炆的下落也因此成谜,此后的六百多年间,关于他的传闻多如牛毛。

有的说他死在了大火之中,但朱棣派人寻遍了皇宫,都没能发现朱允炆的尸体。总不可能被烧成灰了吧?也有人说他遁入空门,成为和尚开始周游四海。但无论是哪种说法,都语焉不详。

朱允炆

在清修明史中,甚至没有对朱允炆的生下下定论。明史是这样记载的: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

大概意思就是说,谷王朱橞与李景隆直接开城门投降了,根本没有提到朱允炆。也就是说,朱允炆是生是死,根本没有知晓。

这也成为了朱棣的心头病,每到深夜的时候都忧心忡忡。毕竟他是通过靖难夺得皇位的,如果朱允炆还活着的话,他的政权就不具备合法性。

当时,朱棣不知道从哪听说朱允炆乘坐船只逃到了国外。为了将朱允炆抓到,朱棣派出了于北京城附近爆发的郑家沟之战中发挥出色的郑和下西洋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不过,郑和最终没能找到朱允炆的踪迹,反而无意间开启了大航海事业,并成为了明朝的使臣,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往来。

那么,朱允炆到底去了哪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有关朱允炆下落之谜最可靠的两种说法。

逃亡云贵

这第一种说法,是说朱允炆逃亡了云贵地区。著名历史学家范同寿在《建文帝遗踪》中谈到,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极有可能逃到了这里。

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呢?范同寿给出了两个观点。

其一,云贵地区的戍卫部队都是洪武年间的南征部队和从湖北调过来的屯军。这些人都是朱元璋派系的势力,与北方燕军没有丝毫瓜葛。为此,朱允炆就放心的去了这里。

那么,朱允炆如此大胆的去这里,难道就不怕被揭发么?这里就要说朱允炆要去云贵的第二个原因,云贵对朱允炆的忠诚度比较高。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对云贵地区的事务特别关照。朱允炆继位后,也延续了朱元璋最初的政策,继续关照云贵地区。

而掌管云贵地区事务的,又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养子沐英。沐英对朱家感情非常深厚,特别是对朱标。

朱标去世后,沐英得知这个消息后崩溃大哭,不久后就病逝了。可见他和朱标的感情不一般,而在沐英的影响下,其子孙后代对朱标以及朱允炆的感情也不一般。

所以,朱允炆逃到这里,是极有可能得到庇佑的。

贵州发现一枚印章

2006年的时候,贵州镇某自治县传出一个大新闻,称找到了一枚关于朱允炆的印章。印章之上刻着九个字: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

拿出这个印章的,是一个老人。他自称是建文帝默太子朱文圭的后人,这一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

不久后,有记者找到老人进行采访。据老人所讲,朱允炆在南京放了一把大火后,就带着太子一行人躲到了安顺附近的深山之中生活。

后来,朱文圭结识了当地的苗族女子,并结婚生子,留下了他这一支后人。

有专家专门翻阅资料,对这枚印章进行调查。专家发现,印章上所谓的“大仃国”并非国家的名字,而是指一个历史事件。

那么,这枚印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后来,专家查出“仃”在《辞海》中有孤苦伶仃的意思。

这非常符合朱允炆当时所处的环境,都是非常孤苦伶仃的。“王都行省”的话,是一个官职。这可能是陪着朱允炆出逃的官员,也就是说,这枚印章可能是朱允炆身边一个官员的。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困扰人们六百多年的困扰也基本被解开。

以上两种说法,是目前来讲,最有可信度的。毕竟都有一定的证据可依,但这两种说法是否可信,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其实除了这两种说法之外,朱允炆剃发为僧的说法可信度也比较高。当年在湘黔、黔滇等地区,都留下了关于朱允炆的遗迹和传说。

而湘、黔、滇等地当时有许多佛教名山,所以认为朱允炆削藩为僧,流亡西南诸省的人非常多。

最具有传说的一种说法

除了上述两种猜测之外,民间对于朱允炆的下落成谜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像有一种说法是朱允炆眼看朱棣要进京的时候,曾突然想起了爷爷朱元璋。

朱元璋临死前,曾给朱元璋留下了袈裟和剃刀。朱允炆二话没说,穿上袈裟、剃了光头,从隧道成功出逃。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想当年,朱元璋是脱下袈裟,踏着尸山血海登上了王座。如今两级反转,朱允炆从高高在上的皇位上跌落下来,重新穿起朱元璋的和尚服。

这个说法,说实话,太过于戏剧性和传说性了,可信度不是很高,当个乐子看看还行。

靖难之役实属自作自受

在民间猜测朱允炆下落之谜的时候,不少人也忍不住吐槽朱允炆,认为他落得这个下场,完全是自作自受。

朱允炆登基之前,朱元璋其实差不多为他扫平了前进路上的障碍。胡惟庸案、蓝玉案中,数万有能力、有野心的大臣皆惨遭杀戮。

二十多个儿子以及一些年长的孙子,也都封了藩王,都来到了各自的封地生活。为了防止宗室内斗的情况发生,朱元璋特地下了一条命令,规定藩王非没有奉旨不得进京。

朱元璋临死前,曾特地将朱允炆召到身前,说道:现在内部没有强势的大臣,你的叔叔们也都被我安排去守边境了,你就安心当皇帝吧。

朱允炆听完后,问道:如果日后叔叔们造反我该怎么办呢?

朱元璋听完后沉默许久,一直没有给出回答。后来,朱允炆自己做了回答,说道:我要以德服人,他们不停我的,我就削藩。还敢反抗,我就动刀子。

这样几句话,其实也证明朱允炆并不是什么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太过于无知和青涩。而更惨的是,朱允炆碰到了方孝孺、齐泰这几个人。

这些人都是当代大儒,属于知识分子。在朱允炆登基后不久,就开始怂恿朱允炆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他们提出这种意见,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历史上出现藩王作乱的例子非常多,而他们又是非常忠于朱允炆、忠于明朝的,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就力劝朱允炆进行削藩。

但朱允炆根本就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又怎么会是那些久经沙场的叔叔的对手呢?

很快,削藩行动开始了,一些弱的藩王都被朱允炆轻松拿下。但碰到四叔朱棣的时候,朱允炆怵了。

朱棣见状,就给自己递了个台阶,开始装疯卖傻骗朱允炆。朱棣的演技是非常高超的,朱允炆一度真的以为朱棣疯了,所以迟迟没有对朱棣下手。

这也导致他失去了最佳削藩时机,让朱棣的实力越来越强。在准备充足后,朱棣就以朱允炆身边有奸臣为由,发动了靖难之役。

说实话,靖难之役开始后,朱允炆曾一度占到上风。但朱允炆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下令“不能伤朱棣分毫”。

这让前线拼命的战士傻了,合着打了那么久,朱允炆一直在玩过家家呢,还不让伤朱棣。因为朱允炆的这道命令,让朱棣曾几次虎口脱险。不然的话,靖难之役早就平定了。

之后的结果,就是朱棣骗来了宁王的朵颜三卫,最后一路凯歌,打到了南京城。此时朱允炆万念俱灰,明白了大势已去。

朱棣故意制造疑云?

前面曾提到过清修明史中,南京城破后,未曾提到过朱允炆。这之后,记载朱棣派将领镇守着南京城,自己则回到了龙江驻扎。

这个小细节,让人认为朱棣是故意的,为的就是给朱允炆一个逃生的机会,或者是自杀,因为他也不愿意背上弑君夺位的罪名。

这从他继位后,立即重修《明太祖实录》就可以看出。他派人篡改里朱元璋选定继承人的过程,说朱元璋最先想传位朱棣。

圣旨发出后不久,朱元璋就死了。当朱棣骑马从北京往南京赶的时候,朱允炆和齐泰等一众大臣合计矫诏让朱棣返回北京,让朱允炆登基。

之后,朱棣还将朱允炆的年号给取消了,又换回洪武年号。这一切都表明,朱棣是个非常谨慎,且害怕背上后世骂名的人。

为此,他就故意制造一些空隙,给朱允炆出逃提供时机。毕竟朱允炆曾下令不能伤朱棣分毫,叔侄之间还是有一些情分在的。

总结

直到如今,关于朱允炆的下落其实都是个谜题。虽然也出现一些证据,证明朱允炆成功存活了下来,但可考证的信息还是太少了。

再说回朱允炆这个人,他在明朝诸多皇帝中,其实算是不错了,还有过四年时间的皇帝生涯,比其他短命天子处境要好的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地区,说法,可信度,朱元璋,印章,下落,朱允炆,传说,朱棣,时候,观点评论,朱元璋,朱允炆,沐英,云贵地区,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区,说法,可信度,朱元璋,印章,下落,朱允炆,传说,朱棣,时候,观点评论,朱元璋,朱允炆,沐英,云贵地区,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区,说法,可信度,朱元璋,印章,下落,朱允炆,传说,朱棣,时候,观点评论,朱元璋,朱允炆,沐英,云贵地区,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