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从表面上看来,就是叔叔朱棣率兵谋夺了侄子朱允炆的江山,但真论起来,朱棣说不上对不起朱允炆。
古代的开国皇帝,都有些偏爱于嫡长子,而朱元璋也不能例外,即使太子朱标身故,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立皇太孙朱允炆作为他的继承人,甚至为此掀起了蓝玉案,替孙子清除障碍。
马皇后与朱元璋是患难夫妻,彼此几经风霜,对待马皇后生下的嫡子,肯定是要偏爱些的,而朱棣的生母究竟是否为马皇后,数百年来争议不断。
大哥朱标死后,本以为有机会握住皇位的兄弟们面对朱允炆成为皇太孙的事情都是满心失望,朱棣也不例外,但是他到底有不输其父的韬略,知道自己如今是没机会窥窃神器的,安心蛰伏下来。
得国不正,可以说是朱棣心中永远绕不开的坎。现代人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在古人心目中,得国就要像刘邦和朱元璋这样“起于民间以图自全,初无黄屋左纛之念”,而曹魏和司马晋“狐媚以取天下”是会遭受后人鄙夷的。
在民间的故事里,朱棣特别重视自己的名声,有次他写上联“灯明月明,大明一统”,群臣都无法对出,让个名叫彭印山的小孩对了上来,下联是“君乐臣乐,永乐万年”,非常得朱棣这位永乐大帝的欢心,于是就免除了小孩故乡十年的赋税。
但是从民间故事中,也可以看出,朱棣心中是非常希望自己的永乐时代得到后世人的认可的。古人对名声看得非常重,文臣们为了有个美谥,可以连性命都不顾及。如果有个可以谥文正的机会,文臣们抛家舍业都甘心。
你觉得这个故事可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