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成祖朱棣,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霸气君主,尤其在军事上成绩斐然。他在位时,为了打击元朝残党,一生时间里曾五次亲征蒙古,使蒙古部族向大明称臣纳贡。并向南平定了安南叛变,将如今越南的领土都纳入版图。此外,他还启用名将刘江守卫沿海,沉重打击了沿海周围气焰嚣张的倭患,将大明国威扬至海外。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骁勇皇帝,却也有无比忌惮的人物。说到这,很多朋友可能会想到明太祖朱元璋。的确,朱棣十分忌惮他的父亲,不仅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开国之君,还因为朱元璋在很多时候都能看穿他的心思。但这次我们要说的却并非朱元璋,而是另外一人。这人在世时,不仅稳稳地压朱棣一头,还让他丝毫不敢有夺位之念,这人便是他的兄长,太子朱标。
作为朱元璋钦定的太子,朱标的影响力并不仅仅是令朱棣一人忌惮。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但在夺嫡之争无比惨烈的封建王朝时期,其余皇子却没有一人敢和朱标叫板,他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而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威慑力,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大的原因。
第一点,朱标是由朱元璋钦定的太子,身旁有强大的人脉资源。早在朱元璋还未建立王朝基业之前,朱标就已经拥有了世子的身份。后来明朝建立起来后,他的身份也顺延成为太子。并且为了他有朝一日能成明主,朱元璋更是让建立王朝的一批栋梁之臣对他倾囊相授。这其中,李善长被安排做太子少师,教授他为人子、为人君之道。另派徐达出任太子少傅,和常遇春一起教授太子武艺、武德。除去这些开国老臣,朝中还有为数众多的太子党,这种强大的背景自然让其他皇子不敢有非分之想。
第二点,朱标为人宅心仁厚,乐于施行仁政,因而广得民心。在明朝已建、朱元璋立稳脚跟之后,他便开始清洗功臣。见此情形,朱标不止一次以“令天下有识之士寒心”为由劝阻父亲,甚至为此惹怒了朱元璋都不改自己内心的想法。后来在监国理政期间,他也是推崇仁政,还被朱元璋视为懦弱之举。但他体恤民情的举措却让他很得民心,并且为了深入了解民间疾苦,朱标还曾数次微服巡游,每次都将所见所得记录在心,并以此调整为政举措。此外,当有其他皇子犯错时,他还会主动向父亲求情,请求宽大发落,这也让他在兄弟之间中有极高的威信。
第三点,封建王朝继承大统的主流思想为嫡长子继承制,朱标长子的身份无可置疑,其他皇子若敢沾染皇位,必得后世骂名。这一点,也是朱棣不敢在朱标在世时,有所图谋的主要原因。如果朱标尚在,他起兵夺权,那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是会被后世史官戳着脊梁骨骂他是个野心家的。而他后面以“清君侧”为由发动靖难之役夺权后,之所以可以顺利坐上皇位,也是因为朱元璋违背了立储君的规矩,在朱标死后没有传位给其他皇子,而是怀着对他的不舍之情,直接传给了他的儿子,这就给朱棣后面的行动埋下了诱因。
只是无奈,这位有着宽厚仁心的太子,最终还是在37岁那年因一次风寒引发的并发症而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惋惜之声。虽然如今我们无法得知,如果当初由朱标即位,明朝的国运能否更加昌盛。但对明朝历史情有独钟的朋友肯定相信,如果当初朱标顺利即位,那明朝历史上,势必会再添一位仁义明德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