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一路南下,攻打至南京,夺得皇权。历史上把燕王朱棣反抗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并夺得皇权的军事行动称为靖难之役。那么,靖难之役,究竟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果靖难之役没有发生,那么明朝历史又将走向何处呢?
崛起与危机
1.朱元璋的“智慧”
公元1328年10月21日,安徽凤阳这个地方出生了一名男孩,这个男孩降生在一个贫苦的劳动家庭中,由于家庭贫困,父母没有接受过教育,因此再给孩子起名字上面也是相当随便,孩子的父亲给他起名为朱重八。这个降生在贫苦家庭中的孩子看起来似乎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的降生,家中又多了一个需要吃饭的人,这对贫苦的父母来说是非常头疼的问题,更不用说是处在元朝苛政之下。因此从朱重八稍微懂事开始,父母就让朱重八去隔壁员外家放牛,或许这时正在放牛的重八,连自己都没有想到,在未来,他将会用自己的双手去缔造一个新的帝国。而这一成就将以1368年为一个起点,因为这一年,他完成了他的人生理想,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抱负。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称帝之后的朱元璋同诸多先前的统治者一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同他一起创业的将领们,因为在朱元璋看来,当他们在一起打天下的时候,这些将领就是他得力的干将,但是当天下已经打下来的时候,这些将领就是他手中江山最大的威胁。
因此朱元璋利用一系列手段,逐渐的一个一个的清除掉曾经和他一起奋斗的洪武大将们。那么在这里细心的人或许就会发现,朱元璋把他能打仗的将军们全部都处死了,那谁来为他守江山呢?毕竟元朝残余势力仍然在蒙古草原上虎视眈眈。其实这个问题朱元璋自己也想到了,并且朱元璋同时也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将大明王朝北部边疆分封给他的儿子们,让他的儿子为他守江山。这种分封藩王的做法,其实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废除,因为这种分封藩王的做法极易导致藩王势力过大,而不听从朝廷的安排。但朱元璋自认为自己是精明的,他认为只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去控制繁华的实力和加大中央集权的实力,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儿子将来会反自己。
史料记载为“辅王室”。或许从这一点上出发,朱元璋是正确的,但朱元璋忽略了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有一天朱元璋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而当朱元璋离开了世界之后,朱元璋的继任者是否有朱元璋的手腕和能力去掌控北部边疆的藩王们呢?是的,朱元璋忽略了这些问题。
2.建文帝时代的到来
由于藩王势力过大而给朝廷中央带来威胁的问题,在朱元璋死后的短短几年就已经爆发出来。而此时朱元璋的继任者正是他的孙子朱允炆,一个性情柔和的少年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最疼爱的孙子,这个孙子非常的听话,性情温顺,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朱元璋倍加地喜爱他。这也不难理解,一个手段强硬的人,他的内心通常会喜欢比较温顺的人。正是出于这份喜欢,朱元璋决定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这位性情温顺的孩子。并且在自己的有生余年,竭尽全力为这个孩子奠定统治基础。公元1398年朱元璋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带着对这个世界和这个帝国的不舍,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这份不舍中也有一丝安慰,那就是,在朱元璋看来,他为这个帝国选择了一个正确的掌权者,并且同时他也为这位掌权者铺垫好了今后治国理政的道路,他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孙子是可以高枕无忧的。但事实是,这只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空想而已。
3.初试皇权
登上皇帝的朱允炆没有辜负他的爷爷朱元璋对他的期望,他立志、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皇帝,是一个仁政爱民的好皇帝。当然他的仁政爱民其实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朝中也并没有同他作对的文臣武将,我们要明白的是,当一个人身边都是一群对他温顺的人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性格一般也不会暴躁,因为没有人同他作对,又何来脾气可言呢?而当时朱允炆在整个大明王朝的地位就是:备受关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朱元文在位期间,一切强势的文臣或者武将,都已被朱元璋赶尽杀绝,留下的都是一些只会对皇帝百依百顺的臣子了。在朱元璋看来,只有这样,他的孙子朱允炆才能够完全把控朝政,而不会出现权臣。当然,这也为朱允炆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公元1399年,朱允炆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要削藩。朱允炆是一个文弱的皇帝,这只是他的性格而已,作为一个皇帝,他从小接受的是皇家学问,说白了就是治人之术,治天下之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帝王之术。那帝王之术的核心灵魂是什么?就是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并且卧榻之侧不得容他人酣睡。而现在的事实是摆在朱允炆卧榻不远之处,有着他的几位叔叔,并且这几位叔叔每一位都是手握重兵,尤其是那位燕王。朱允炆虽然文弱皇帝,但并不是一个傻皇帝,他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必须要削藩,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他的统治。虽然他忽略了一个同样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是否有能力去削藩?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你想去做的事情有很多,但这些许多事中有一些你是不能做的,因为你没有能力和筹码。
4.金钱的诱惑
公元1399年,朱允炆削藩的行动从先削弱周王的实力开始,并且很快就波及到燕王朱棣。从南京到北京的距离虽然是有点远的,但多年以来的经营,让朱棣通过自己设置在朝廷内部的耳目,早已知道了他的这位侄子想要削弱自己军权的想法。这让从小就在战火中成长的朱棣非常的不高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对于朱棣来说,夺取他的军权,就相当于是一个酷爱喝酒的人,被夺去了他的酒杯,一个武林大侠,被夺去了他的宝剑一样。夺去他的军权就夺走了他最喜爱的东西,也夺走了他的人生、他的生命和他的整个世界。或许对于朱棣来说,他的侄子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削弱他的兵权已经不再重要了,到底是针对他朱棣个人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这些都不重要了,他所关心的是他不能失去这个他从小就酷爱的东西——军权、战争。而他要做的就是,反抗。为此他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战术,首先他通过自己多年在军队中的声望,来迅速收拢和集结自己的部下,为最坏的可能做打算。其次,他用金钱来收买朱允炆身边的大臣和太监们,让他们在朱允炆的身边说情。在朱棣金钱的鼓励下,朱允炆身边的这些大臣和太监们,拼尽全力,用尽心思为朱棣说情,把朱棣说成了一个一心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为朱允炆把守边关的好叔叔。最终朱允炆也并没有放弃削藩王的想法。朱允炆坚持削藩,而没有被身边的大臣和太监们所干扰,并非因为朱允炆知道他们受到了朱棣的贿赂,否则后期的朱允炆也不会败得这么糟糕,这么一塌糊涂,这么彻底。
5.燕王的隐忍
在朱允炆被身边的诸多大臣和太监们缠住而徘徊踌躇的同时,朱棣并没有闲着。通过耳目,他早已知道,并且断定朱允炆一定会坚持削藩。似乎朱棣心底早已有了答案,他断定自己将会必然走向起兵的道路。因此在这一期间,朱棣一点也没闲着,他迅速收拢自己的部队,召集自己的部将,加急军队的训练。并且与此同时,他在自己王府的院子里,挖了一个非常大的地下工厂,用于锻造兵器。朱棣是一个精明人,他知道朱允炆虽然文弱,他身边的大臣和太监虽然有一些已经被自己收买,但朝中仍然不乏有和他一样精明的人,这让朱棣非常担心,担心自己的所有行动会被人识破。朱棣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久之后,朱允炆就从南京派人过来,来看望他的叔叔了,当然这个看望是有目的,朱允炆这次派人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正式朝中大臣有关于朱棣将会起兵造反的言论。但是令这些大臣哭笑不得的是,当他们推开朱棣王府的大门时,迎面看到的是蓬头垢面的朱棣,躺在一群鸡鸭鹅粪中,并且傻乎乎的,简直就是一个路边的乞丐。这些大臣一经询问后,才知道朱棣原来是得了疯癫,于是便离开了,回京告诉朱允炆,他的叔叔朱棣已经疯了,疯到了和鸡鸭鹅同住,疯到了躺在粪便之中。朱允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比较欢喜的,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在朱棣的掌握之中。朱棣和猪鸭鹅同住,躺在粪便之中,只是为了迷惑前来视察的官员,而那些猪鸭鹅,任其在院子里跑,也是为了掩盖王府大院底下兵工厂生产兵器发出的声音而已。
6.挥师南下
一切准备就绪,粮草,军队和作战计划都已准备完毕,朱棣终于做出了那个令他思考已久的决定:起兵。《明实录》记载:“建文三年,燕军大举南下。四年,灵璧一战,燕军告捷
”。由于朱棣事先准备充分,在朱棣整个起兵的过程中,虽然也受到了一些阻碍,甚至在向南京进军的过程中遭到了平安、铁铉等朝廷悍将的强烈抵抗,但最终朱棣还是拿下了南京,得到了他想要的皇位。为了得到皇位,他不惜举兵造反,为了得到皇位,他不惜背上篡权者的骂名,为了得到皇位,他甚至赌上了自己的所有财富,家业,包括他儿子和孙子的生命。而他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一个皇位而已。但是如今,坐在皇位上的他,再去思考这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实现他的政治抱负。
7.历史的必然
朱棣的政治抱负是什么呢?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其实朱棣的政治抱负和靖难之役的意义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直接原因是朱允炆的削藩行动。但如果仔细分析朱棣的靖难之役时,我们会发现,其实对于朱棣来说,发动这场战争或许并不是偶然,而是刻在他骨子里的必然的。朱棣生于战火而成长于战火,甚至在离开这个世界时,也在征途之中。仿佛,上天就在告诉朱棣:“你是为战争而生”。年少的朱棣就跟着当年的洪武将领们在军营中生活,他不像传统的皇子皇孙们一样,喜欢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衣食无忧甚至是醉生梦死的生活,他喜欢的是那种塞外萧瑟的寒风声,那种马蹄奔跑在大漠的豪迈,那种冷冷的冰刃划破入侵者热血的快感。是的,了解朱棣的这一刻在骨子中的灵魂之后,这场靖难之役,对于明朝历史的意义也就十分明显了。靖难之役使朱棣顺利地夺得皇位,使明朝在继朱元璋之后,又一位强势的皇帝执掌政权,明军继续得以北伐,明朝的版图继续向开拓,尤其是朱棣在位期间的五次北征,除最后一次外因病去世未能取得胜利外,其余四次皆取得重大胜利,为明朝版图开阔了数千里疆土。千年的历史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朝代如果想要兴盛,甚至是成为帝国,一个通常的特点是这个朝代必须有连续两位的强势皇帝存在。例如唐代开辟了唐帝国,这是因为有李渊和李世民两位皇帝,明朝开辟了明帝国,这是因为有朱元璋和朱棣两位强势皇帝,清朝开辟了大清帝国,这是因为有顺治和康熙两位强势皇帝。是的,你会发现历史不仅仅存在着偶然,也存在着必然。靖难之役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场简单的起兵或造反的军事行动,它实际上是为明朝的强盛埋下了一个伏笔。
靖难之役,意在何?
或许有人问,如果没有靖难之役这场战争呢?既然提出了这一问题,我们不妨来剖析一下。假如历史上没有靖难之役,那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明朝的最高统治者依然会是朱允炆,而朱允炆是坚持要削藩的,对于朱棣来说,是坚决不会同意朱允炆削弱他的兵权的,既然我们在前面已经假设了历史上没有发生靖难之役这场战争,那么我们就会根据上述的两个条件得出一个结论:朱棣在与朱允炆的权谋对决中失败,朱允炆顺利削藩,朱棣失去兵权。那么我们就可以接着推测出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原来由燕王朱棣镇守的北部边疆,将会再无将领可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元璋在利用各种办法除掉他的洪武大将们的同时,将他的几个儿子派往帝国北部边疆镇守版图,而派往燕地的正是朱棣,朱棣燕王的称号也是由此而来。稍有历史常识的就会明白,所谓的燕地就是我们今天的北京,北京这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包括在捍卫国家安全上面的重要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北京是通往中原的咽喉,历史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原,必经此处,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朱元璋把他最能打仗的儿子朱棣派往此处镇守。
试想一下,燕地如果没有了朱棣,放眼当时明朝的所有将领,那么又有谁能够镇守呢?恐怕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燕地不能没有朱棣,大明王朝更不能失去燕地,因此大明王朝不能失去朱棣。大明王朝一旦失去朱棣,就必将走向对外柔和的态度,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那个强大的大元帝国刚刚被打败,几十年而已,它的残余势力依然在北部草原上苟延残喘并伺机南下,这些当年驰骋欧亚大陆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蒙古勇士的后裔们,一旦得到南下入侵的机会,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因此明朝如果采取对元朝残余势力以柔和的态度的话,恐怕是定会吃战争的。是的,推测到这里,或许答案已经十分明白了。在明朝历史上,如果没有发生过靖难之役,明朝是很难走向帝国的,因为他的北部邻居实在是太为凶悍了,而这种凶悍只有朱棣才能够与之抗衡,朱棣与之抗衡的先提条件是朱棣掌握军权,而朱棣掌握军权,就必须发动靖难之役。是的,历史就是这样的,历史总是那么的完美,完美到让人不仅感觉到一切理所应当,甚至是命中注定!
总结
一个人,一场战争,一个强大的帝国。朱棣、靖难之役、大明帝国,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靖难之役不仅仅是一场藩王反抗对中央统治者的战争,它更是决定了一个朝代命运走向的历史性事件,这一历史性事件值得我们记住的是:并不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去造就了伟大的人,而是伟大的人造就了伟大的时代。或许在当时的人看来,朱棣是一个篡权者,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长河流淌会逐渐清晰,那些应当被人们铭记的、歌颂的人和事,会逐渐浮出历史长河的水面。
参考文献:
《明史》
《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
《洪武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