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庆历新政是北宋仁宗时期,1043年以范仲淹为首的官员采取限制冗官、削减特权等措施,通过“节流”以达到节省财政开支,进而解决北宋财政危机的目的。
然而,范仲淹等人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官僚的利益,仅仅不到两年,范仲淹等人就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各项改革被废止,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为什么要实施庆历新政
范仲淹不惜得罪整个朝廷权贵也要推动庆历新政,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内部是北宋积攒了近百年的“冗官”、“冗兵”及“冗费”等沉疴旧疾,外部是北方的辽国、西北的西夏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以至于北宋需要贡献大量财物换取和平。
在这一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北宋背负着沉重的财政负担,最终出现财务危机,帝国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关于“冗官”,最早可追溯至公元960年北宋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为维护中央集权,采取一系列措施。
政治上,将相权一分为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宰相仅掌管民政,为限制其权力,增设副宰相“参知政事”,同时设置枢密院掌管军权,三司(盐铁、 度支、户部)掌控财政大权。
军事上,废除统领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增设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由“三帅”分别统领禁军,但调兵权却由枢密院掌握,以限制任何一方权力过大。
为了进一步削弱官员权力,赵匡胤实行一职多官。同时为了笼络官员,赵匡胤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形成“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局面。
虽然这些措施巩固了皇权,但长此以往导致官员贪恋权位,行政效率低下,官僚机构庞大臃肿。
关于“冗兵”,北宋初期为了防止出现唐朝时期地方藩镇割据,实行守内虚外策略,通过招募大量禁军拱卫中央。
仁宗时期,军队总数已达140万,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养兵的费用竟达到全部赋税收入的十分之七八。
关于“冗费”,由于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在对西夏和辽的战争中,宋代统治者常常需要付出大量钱财,以求得一时平安。
再加上皇室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形成了“冗费”。
当然,如果仅仅是“三冗”,北宋可以凭借高度的经济增长和收入予以弥补,可偏偏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对于这一切,宋朝统治者却选择熟视无睹。
宋仁宗执政时期,土地买卖与典卖相当普遍,土地集中趋势加速,农民不断失去土地,造成“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局面。
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的加剧,导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993年,王小波在四川发动起义,李顺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1000年,王均起义爆发,北宋政权遭遇沉重打击。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北宋内部危机加深的同时,外部游牧民族侵扰给北宋政权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
宋初以来就与东北边境的契丹和西北边境的党项连年战争,耗费了巨额的财力和人力。
1004年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给予契丹三十万岁币,到1042年,契丹以求关南之地为名,再次以重兵南下相要挟,最终仁宗再增加二十万岁币才得以解决。
从1039年至1042年,西夏党项族人李元昊不断入侵,屡次大败宋军,朝廷震动。
激烈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背后就是沉重的财政危机,范仲淹的改革就是在北宋社会经济恶化中产生。
范仲淹何许人也
说到范仲淹,人们对他的印象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989年,范仲淹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其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唐懿宗时渡江南下,五代时曾祖父和祖父均在吴越为官,父亲范墉在北宋初年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
然而,仅在范仲淹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于任上,范仲淹陷入贫苦窘境,母亲谢氏含辛茹苦将他养大。
范仲淹从小就立志成才,刻苦读书,经过数年寒窗苦读,公元1015年,范仲淹中榜,由“寒儒”成为进士,并被授予广德军司理参军。
由于能力突出,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不过范仲淹性格过于正直而屡遭排挤,这也为后来的新政悲剧埋下伏笔。
1043年,范仲淹的命运迎来转机。当时他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因巩固西北边防和促进宋夏议和,被仁宗看中,并被召回京师,任枢密院副使,至此范仲淹跻身中枢重臣之列。
此时的北宋正值改革呼声高涨,仁宗正是看中范仲淹的能力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才将其提拔。
在召对中,范仲淹表现出色,仁宗对他十分礼遇,期许巨大。
1043年八月,仁宗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
庆历新政——范仲淹和他的条陈十事
1043年九月,以范仲淹为代表的改革派在觐见仁宗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仁宗大都予以采纳,并颁发全国。
这十项措施围绕解决冗官、澄清吏治展开,最终目的是通过减少政府财政开支达到缓解北宋财政危机的目的。
十项措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整顿吏治。
一是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范仲淹打破过去以来官员晋升只看资历,不看政绩的情况,而是以政绩为标准,对政绩卓著的官员予以破格提拔,而那些不称职的官员即便资历再深,也坚决撤掉;
二是抑侥幸,即限制官僚滥进,宋初以来,恩荫制度造成官僚泛滥越来越严重,比如每名学士以上官职的官员,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范仲淹直接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垄断朝堂;
三是精贡举,即严密科举取士,把原来进士科考试中只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典改为要求阐述书中的道理,以适应社会治理的需要;
四是择长官,即慎选地方长官,根据范仲淹的考察,州县两级官有十之八九不称职,范仲淹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奖励能臣,罢免没有才干的官员;
五是均公田,重新规定官员按等级给相应数量的职田,对于那些没有公田的低级官员要按等级发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对于占有更多田地的大官僚大贵族,予以退回。
第二,富国强兵。一是厚农桑,即重视农业生产,范仲淹命令全国各路转运使真正重农桑,奖农桑,将农业的好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内容,与升迁挂钩;
二是减徭役,通过合并户口稀少的县邑,以减少百姓徭役,裁减冗官,减少开销,减轻人民负担;
三是修武备,即整治军备,范仲淹主张恢复府兵制,以此辅佐正规军。府兵卫士每年用三个季度的时间务农,一个季度学习战斗,寓兵于农,以节省给养大量募兵的费用。
第三,厉行法治,一是重命令,即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针对朝廷过去的法令“烦而无信”的弊病,范仲淹提出要“删去繁冗”,审定成熟后再颁行天下,一旦颁行,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更改,否则要受到惩处;
二是推恩信,即落实朝廷的信义,范仲淹要求取信于民,地方官员如果敢拖延或违反中央减税和徭役的施行,要依法从重处理,同时巡察各地方,监督惠政是否落实。
在范仲淹提出十条陈事的一个月后,就开始施行,范仲淹的手下改革派官僚到地方担任观察使,开始对地方官员进行考核。
范仲淹只要发现不称职的就毫不留情的一笔勾去,并严厉打压恩荫派官员,很多官僚亲属无法在朝廷做官。
由于改革势头猛烈,仅仅半年,范仲淹的改革派就遭到广大守旧派官员的攻击。
新政夭折——改革派全军覆没
1044年四月,守旧派首先发难,他们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擅权朝政,范仲淹针锋相对的提出“小人之党、君子之党”的说法予以反击。
改革派官员欧阳修也撰写《朋党论》一文上奏仁宗,驳斥守旧派言论。
此后范仲淹愈战愈勇,1044年五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使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
然而范仲淹低估了守旧派官员的实力,仅在一个月后,他们诬蔑改革派枢密副使富弼私自草拟废立诏书,并借范仲淹加强相权的主张再提“朋党”之事。
弹劾反对改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引起仁宗怀疑,仁宗态度的变化让范仲淹等人惶恐不安。
终于范仲淹顶不住朝野压力,主动请求外出巡守,仁宗借坡下驴,任命其为陕西、河东宣抚使,仍保有参知政事的头衔。
八月,富弼以枢密副使离京,任河北宣抚使。然而事情在守旧派官员的穷追猛打下继续恶化。
1045年初,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同一天,富弼也被罢去枢密副使,其余像欧阳修等改革派官员也被纷纷罢免。
至此,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所有新法被废,旧制恢复,不到两年的庆历新政宣告彻底失败。
小结
庆历新政虽然短暂,但还是有一些成效的,一大批碌碌无为的官员被淘汰,很多务实能吏被提拔,行政效得到提高,财政状况有所改善,萎靡的政局有了起色。
很多士大夫和民众为之欢欣鼓舞,仿佛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其实,范仲淹的改革不过是小修小补的微小改革。但即便如此,也遭遇极大阻力。
“十事”宣布后,仅“修武备”一项,便因众多大臣反对而取消,其它各项虽然从1043年十月推行,但也无法贯彻下去。
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进一步借加剧,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新政期间好不容易平息的农民起义又开始新的斗争。
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改革的呼声再次响起,一场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改革在酝酿之中,王安石变法的序幕缓缓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