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成了千古谜案,为什么要说是藩国制度下的牺牲品和缺乏恩威并施的驾驭手段,我们先要来了解明朝的藩国制度。
朱元璋建立藩国的意图是“立太子为天下本”,“用宗室以为天子屏藩”。
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封建王朝之后,鉴于元朝由权臣决定皇室事务、专擅国政对本身统治造成的危害,于洪武元年(1368年)宣布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企图奠定稳定、巩固的朱氏世袭统治。
朱元璋封国图
朱元璋大封诸子为王,予以厚禄,尤其是对年长诸子,如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楚王朱桢、齐王朱榑等人均授以兵权,分别派遣他们治兵于腹里或边塞要地,任命他们率领大军出发征讨或负责军屯戍边等。朱元璋的意图是“立太子为天下本”,“用宗室以为天子屏藩”,由自己的儿子们掌握军事大权,以之作为朝廷的支柱,既可不虞反侧,又可镇压一切异己力量。
朱元璋
再来看看藩王制度对大明深层次的影响。封王不但在财政和民政上成为朝廷的大累赘,而且实际上对皇位继承和行使皇权造成了极大威胁,一度成为全国性大动乱的源头。
1,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登基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上台之后集中全力废黜诸王,实行坚决的“削藩”政策,但是燕王朱棣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南下,攻陷南京。
靖南之役
2,朱棣在消灭建文帝势力登上帝位后,封嫡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立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亦即为第二位继承人,但是朱棣的几个儿子也为夺取皇位继承权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朱棣一度甚至受谗轻信,差一点就要将朱高炽废黜并杀掉。朱高炽虽然最后勉强继位,但在位仅八个月即去世。
3,朱瞻基登基的时候地位也不稳固,汉王朱高煦以皇叔之尊举兵反叛,欲重演“靖难”之事,虽然最后被消灭了,可是对于明王朝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明宣宗朱瞻基
4,明宣宗之后,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也先俘虏北去,由其弟朱祁钰监国,随后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是为景帝。
明英宗朱祁镇
5,朱祁钰一登帝位,便极力要完全巩固自己的帝位,废除了皇太子的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他还一再阻止也先送回朱祁镇,怕他回来威胁到自己的皇位。朱祁镇被送回北京,朱祁钰竟将他深锁在“南宫”之内,不许外出,不许臣下朝觐,不许过问朝政。
代宗朱祁钰
6,朱祁镇在朱祁钰病危时,乘机夺回帝位,宣布复辟,复立朱见深为皇太子。在此一立一废一复辟之中,这些皇室子孙为争夺最高统治权,丝毫不讲什么亲情之谊,也从来不以什么礼教宗法伦常为念。
7,明武宗朱厚照在位时,先后有过安化王朱寘鐇之反、宁王朱宸濠之反,都是企图夺位。朱厚照无子,死后议立其堂弟朱厚熜为继位皇帝,是为明世宗。
明武宗朱厚照
朱元璋尸骨未寒,其亲自确立的立储和封王的办法就已经完全破产。他的子孙们兵戎相见,交相声讨厮杀,在明初五帝统治的六七十年间,皇族近支中争夺皇位的斗争是非常剧烈的,因而使政局一再动荡。藩王制度不但未能起到屏卫皇帝统治的作用,而且还往往从内部进行破坏和瓦解,引起连续不断的动荡。动乱给国家造成了难以承受的损失,每一次成功和失败的背后都有着一大批人才的陨落,都有着大量将士的死亡,都给社会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藩王制度下的皇位争夺是朱允炆失败的深层次原因,面都如此局面朱允炆又是如何做的,结果又是如何?
1,少时皇叔都不尊重他,让他非常的担心。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视其为黄口小儿,骄横之情溢于言表。身肩明帝国未来重任的朱允炆当时心中就很忧虑。有一天,他问侍读的太常寺卿黄子澄:“我几个叔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黄子澄儒士出身,深谙历史故事,马上一五一十详细地把汉景帝实行削藩政策、平定七国之乱的史实讲给他听。朱允炆听后心喜,觉得事情并不难办,“吾获是谋无忧矣!”
明初朱元璋封国
2,藩王实力过大,威胁皇权。
当时的藩王多是他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经常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就藩于北平的朱棣是朱允炆叔叔中最长者,而且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对皇权最大的威胁。
结果,建文元年,朱允炆登基,先后废了周王朱等五王为庶人,引起了藩王们的岌岌自危,朱棣得知情况以后加紧准备,当朱允炆向朱棣开刀时,已经晚了,朱棣做好了一切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以“诛齐黄、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争夺帝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朱允炆失败不知所踪。
这场由朱允炆开始的削藩行为,最终将自己拉下了皇帝的宝座,自己成了那个失败者,但是朱允炆为何会失败,一直以来也是一个疑问,本身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也已经登顶的皇帝为何会失败?
历史上藩王之乱出名的共有两起,分别是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以及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刘濞等七王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反叛,被周亚夫率军平定,后经过汉武帝的“推恩令”最终消除了藩国的反叛能力。
景帝时期“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前后共经过了两个阶段,历时十六年,前后八位王爷加入了这场争夺,多位王爷皇帝在争夺中死去,最后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西晋“八王之乱”
这两场皇帝一胜一负的藩王叛乱,不知道给予了朱允炆怎样的前车之鉴,使得自己成为了皇位争夺的失败者和牺牲品。
不得不说,朱允炆是一个好皇帝,是一个仁义之君,也是一个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皇帝,但是一个仁义之君并不代表他就会胜利,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也不代表着最后的胜利就属于他。他缺乏一个帝王应该有的驾驭臣下的手段即恩威并施。
朱允炆本是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本可以继承王朝的大好江山,可是在登基后的削藩政策,引起了朱棣以“清君侧”为名的“靖难之役”,最终失去皇位。那么在已经继承了皇位的情况下,朱允炆又是如何失去了本来的皇位?我们要分开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朱允炆的优势。
第一,朱允炆是朱元璋大明王朝的第一继承人,可谓占尽了天时,具有大义优势。
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十二月五日,自幼聪慧好学,仁义孝顺。其父亲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因此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标死后朱元璋从新考虑皇位继承人问题,按照自己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应该选择朱标的长子,可是他在十年前就已经死了,因此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就成了自己的选择。
这就是朱允炆继承大明王朝的天时,他是朱元璋立下的太子朱标的嫡子。在父亲去世后,天生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明惠帝朱允炆
第二,我们来分析朱允炆的地利优势。
当时朱允炆是在南京登基的帝位,南京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首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古都,易守难攻,位于长江以南,有长江天险,自古就不是一个容易被攻下的城市,更何况是朱元璋动用百万人口,历时21年建成的世界第一大城墙,明南京城城墙不再是古代的方形和矩形,而是依山而建,在钟灵毓秀的南京山水之间,蜿蜒盘桓达35.3公里,而南京明城墙的外廓城周长更是超过60公里。城墙建成的时候,朱元璋曾自豪的说天下无人可以攻破。
南京明长城
坚固的城墙,再加上造反的朱棣是在北京起兵,中间隔着数省,距离遥远,进攻将会非常的困难,朱棣起兵以后长达数年的时间也没有进入淮河流域,可见朱允炆的地利优势多么的明显。
第三,地利有了,在看看朱允炆的人和优势。
朱允炆是少有的仁慈贤明孝顺的皇帝,少时朱允炆在协助朱元璋现了自己的仁慈一面,对于一些重刑,朱允炆建议宽大处理,也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朱允炆还根据《礼经》,参考历朝刑法,对洪武律令中特别不合理的七十三条重法予以删改,深得民心,“天下莫不颂德焉”。
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十四岁的时候,自己的父亲朱标患有重病,身上长了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尽心伺候,日夜守在身边。
洪武二十五年,父亲病逝的时候,朱允炆更是好长时间没有吃东西,让朱元璋非常的伤心,更是安慰他,你要是在出了事情,让他怎么办,这样朱允炆才开始吃东西。
朱元璋曾想过立朱棣为太子,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不可,说“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因此朱元璋最后下定决心传位于皇孙。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承帝位,是明朝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改年号”建文“,故称为”建文帝“。
朱允炆和其祖父朱元璋的施政方针完全不一样,对于洪武时期的政治实行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史称“建文新政”。
朱允炆使文人们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像洪武朝那样动辄以一言获罪,因此他们的胆量也大了,对朝政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朱允炆忠心耿耿,大臣们都衷心的爱戴他,这也是后来大批文臣甘愿为他殉难的原因。
明初大臣
首先重德省刑,锐意文治,崇尚礼教。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严刑峻法。朱允炆即位仅一个多月,就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使洪武时期的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纠正,一批无辜的官吏得以恢复自由,被发配远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乡。据记载,建文朝监狱里的罪犯人数比洪武朝减少了三分之二。
其次是均免赋役,减免历年逋租和天下荒田租税。针对江浙赋役过重的情况,朱允炆特下诏“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
另外,在吏制方面,朱允炆也进行了改革,重新更定官制,大力精简机构,革除冗员。他在位的四年间,撤销了九个州、三十九个县以及一大批冗官冗吏和税务机构,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朱允炆的改革给百姓、官吏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称颂他的好。
明初百姓安居乐业
朱允炆的继位时天时,占据地利之便,也拥有人和,可是就是这样,朱允炆还是失败了。总结朱允炆在朱棣起兵以后起到关键决定性的事件来看,朱允炆缺少恩威并施的御下手段。有恩无威,有威无恩,应该是朱允炆失败的主要原因。
恩威并施是古来将帅、君王所重视的统御谋略之一。《百战奇法·爱战》云:“凡与敌战,士卒宁进死,而不肯退生者,皆将恩惠使然也。”《孙子兵法·地形篇》云:“视士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武认为,统御部卒,必须用恩威并施之谋。“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周鲂传》:“赏善罚恶,恩威并行。”意思是:奖赏和惩罚同时使用恩德度笼络人 心,用行为使人屈服,两种手段同时使用。而恩威并施应该是一个帝王的必修手段,所谓打一棒子给个甜枣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古代恩威并施的经典典故就是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孟获南中孟获仗着自己的地势一直不服蜀汉统治,后来更是叛乱,马谡认为,在他们战胜南中走了以后,南中还会反叛,所以献计“攻心为上,以必战治之”诸葛亮采用了马谡的计谋,在南中七擒孟获,也七次放了孟获,最后孟获感念于诸葛亮,向他投降,并献上了很多的粮食,从此南中再无战事。
另一个就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是一个靠着自己的武将身份夺得皇帝宝座的人,为了稳定京城的局势和政权的稳定,赵匡胤对后周的旧臣们以施恩安抚为主。
他厚待柴宗训和符太后,将后周旧臣原封照搬为宋朝开国大臣,连宰相王溥、范质和魏仁浦三人也原职留任。对于那些功臣们则严格约束,若是有人仗势欺凌旧臣,就会遭到宋太祖的严惩。通过这些恩威并施的举措,让不少后周旧臣都安分下来,为新王朝效力。
不过也有一些不愿意归顺的,起兵作乱的,赵匡胤就坚决打击,他先是安抚住了李重进,先消灭了李筠,后又除掉了李重进。
“二李”之乱平息后,后周旧臣也真正转变成了宋朝新臣,赵匡胤的政权终于稳定了下来。解决了后周臣属的问题后,宋太祖稍微松了口气,不过他仍然不敢大意。
他深知五代时期的朝代更迭频繁,关键就在于臣属太强,尤其是统兵大将势力太大,他们要弑君篡位,实在太容易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宋太祖决定收回禁军将帅的兵权。
建隆二年(公元961)七月初九夜,宋太祖宴请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酒至半酣,他慨叹道:“要不是靠你们扶持,我也不会有今日。可当了皇帝后,我就没睡过一夜安稳觉,还不如做节度使逍遥自在啊!”石守信等人忙问其故。太祖郑重说道:“我这个位置,谁不想坐?”众人大惊,纷纷下跪叩拜表忠心,并请皇上指一条明路。太祖就顺水推舟,将早已做好的决定说出来。他说:“人生苦短,若不能及时行乐,实在可惜!你们何不交出兵权,多置些良田美宅,既能安享富贵,又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份产业。
杯酒释兵权
我再与你们联姻,这样君臣间没了猜疑,上下相安,你们也能日日美酒佳人,快活一辈子,岂不更好?”众将听了皇上的话,第二天就都识趣地交出兵权了。没过多久,太祖又用同样的手段削夺了王彦超等节度使的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为了安抚这些交出大权的功臣,宋太祖不仅賜给厚赏,而且认真履行联姻承诺。太祖有一妹三女,其中三人都嫁入被释去兵权的将领家。功臣们失去了大权,却成了皇亲,心理上也平衡了,于是,君臣皆大欢喜。比起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大杀功臣的做法,这种方式无疑是以最小的代价来巩固君主集权。
赵匡胤恩威并施,顺利的解决了手下大将的兵权问题,通过联姻使得他们不会产生抵触和不满。这样皇权稳定,国家也安定了。
诸葛亮和赵匡胤无疑都是合格的领导者,他们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安稳的处理了自己和手下的关系,使得双方都满意,领导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手下也没有不满,彼此和谐相处。但是朱允炆在恩威并施上面做的却差了很多。也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第一,在朝廷内,朱允炆对宦官管教非常的严格,同时又告诉各地的官员,如果发现了宦官奉使横暴、虐害士民即擒送京师,加以严惩。在对待宦官的问题上,朱允炆格外的严格,可是对于宦官却没有了仁慈,没有了恩,他把他的仁慈都给了儒学大臣们,给了百姓们,可是他却没有给自己的家奴,对自己的身边人都是有威无恩,只有惩罚,没有奖励,在他的身边只有惩罚,却没有奖励,作为宦官们背叛他,想要重新找一个主子也是可以理解,这也是后来宦官出卖他的原因。
明初宦官
朱棣在北京起兵以后虽然来势汹汹的,但是仗打了三年,朱棣依旧只占领了北平、保定、永平三郡,战局出现了僵持,这个时候,朱棣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了。
一些被朱允炆处罚过的宦官这个时候跑到了朱棣的身边,向他告密说是京师空虚,可以趁着机会进攻京师,并且表示愿意做内应。这个时候朱棣也考虑了这个情况,分析以目前自己的形势,只有攻取南京,自己才可能胜利。
朱棣觉得只要朱允炆在一天,地方军队就会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占南京、成为一国之君后,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反对。于是朱棣改变了以往攻城夺地的战略,决定率军直接进攻南京。
第二,朱允炆对于武将们太差,太过于重文轻武,对于文臣过于的优待,对于武将却没有了恩。
六部
朱元璋使马上得到的天下,虽然杀了很多的功臣,但是那是为了维护国家不再发生动乱,但是还是重用武将的,朱元璋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统率六部。但是六部虽然由皇帝直接统率,但是他们的地位不过是二品,他们的地位低于军人,五军大都督府,文人的地位没有武将的高。
然而朱允炆上台以后却大肆提高文人的地位,认为不能让六部文臣低于五军大都督府,所以他给了六部大臣提高品级,全部一品。提高了文臣的待遇和地位。这也损坏了武将的利益,对于武将此时的朱允炆却没有进行施恩安抚,他也不想想在准备进行削藩的情况下,却不安抚武将,反而提高文臣的地位,相对应的就打压了武将的地位,也难怪武将们不会支持他,平叛的时候就少了武将领兵。
明初武将
建文四年(1402年)6月,朱棣率军渡过长江,兵临城下。此时的建文朝廷已乱作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左都督徐增寿密谋私通朱棣作为内应,被朱允炆察知,亲手将他砍死,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穗和大将李景隆开门投降了朱棣。
削藩事件的结果,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千古之谜。
这场朱允炆发起的削藩行动以自己的失败为结尾,自己的下落也成了千古之谜。对于朱允炆的结局,一直有三个观点。
第一,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太宗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朱棣进入南京城以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势已去,他不得已下令焚宫,并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朱允炆的下落。宫内侍人都说朱允炆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作证明。燕王朱棣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孺传》均持此说。
朱允炆投火
第二,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认为燕军破城后,朱允炆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太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内有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他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朱允炆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朱允炆叩首称万岁。朱允炆问他怎么知道自己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据此,朱允炆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朱允炆为僧
第三,南洋说。有传言说,燕军破城后,朱允炆泛舟出海,去了南洋,朱棣担心朱允炆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探寻建文帝踪迹。据《明史》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在郑和的船队里,还有一部分是锦衣卫,专门负责侦缉,至于是否探知建文帝踪迹,就不得而知了。
郑和下西洋
朱允炆本是皇位的合法继承者,可是面对着藩国制度下藩国对于皇位的威胁,他只好采取了削藩的政策,可是由于自己本身统御谋略的不足,导致了自己的失败。朱允炆既是藩国制度下的牺牲品,也是自身策略不足的失败者。所以身为领导者,更应懂得恩威并施的驭下之术,才不会走朱允炆的老路!
参考资料《明史》《宋史》《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