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昏庸无道,民间起义不断。大唐王朝就是在这个阶段成立的。
史上的有大秦、大清,唐朝却被称为巨唐,这是因为唐朝时期几乎所有的部落都曾向它称臣。可就是这么一个不可一世的巨唐,也称为了胜利而向突厥称臣。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母亲,正是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论起来李渊应该管杨坚叫舅舅,与杨广是堂兄弟。
独孤皇后
隋文帝在世的时候,非常器重李渊,可以说李家当时是风光无限。然而自从隋文帝被弑后,李家的日子也不是那么风光了。
隋炀帝本身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再加上其继位的不合法性,从上位之后,对待各封疆大吏都是十分苛刻。
反之李渊却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不仅对待底下的士兵极其友善,和朝中的官员更是来往亲密。
隋炀帝便逐渐的忌惮他。一次隋炀帝召见李渊议事,正赶上李渊生病了没来,隋炀帝便起了疑心。
对李渊的门人说道:“李渊是病死过去了么?”这句话传到李渊耳朵里后,意识到隋炀帝已经对自己不放心了。
李渊
从此李渊为求自保,日夜沉迷酒色,不理正事,暂时的逃过了一劫。然而随着隋炀帝的昏庸残暴,逼得民间的起义四起。
地方官吏都纷纷义举,反对杨广。当时正在晋阳的李渊意识到机会来了,便也决定起兵反隋。
公元617年,隋炀帝的表兄,太原留守李渊正式起兵,开始对隋炀帝征伐。
太原当时是隋朝的经济军事重镇,在这里有着很多的粮食、布帛。李渊是占尽了物资上的优越条件。
然而在兵力上却是十分的弱。接着李渊为了增加起兵的成功率,委派了刘文静前往突厥借兵。
刘文静带上厚礼来到了突厥,向突厥可汗叙述了联合起兵的好处,然而突厥可汗却因为条件不是太诱人,一直是不做回应。
刘文静便采取了“厚黑模式”,赖在可汗的大帐内不走,并且还突破了李渊允许他给突厥的最大条件,提出可以向突厥称臣。
突厥可汗才感觉到起兵的好处的确很诱人,便决定帮助李渊南下起兵,夺取天下后平分天下。
这样,李渊的兵力如虎添翼,有晋阳的精兵加上突厥的铁骑很轻松的就踏遍了隋朝的江山。不过此时,李渊并没有着急称王,他以“玄代王为帝”的名义率领大军南下。
在南下的路上,李渊还开仓放粮,振济天下,大行仁政,百姓纷纷都歌颂他的功德,李渊手下的能人也越来越多。
突厥铁骑
后来李渊发现如果一个个的打下去,那打到长安还得需要很长时间。他便决定采用兵家上计,直指长安。
守长安的隋代王听闻李渊准备来抢长安,命老将宋老生率精兵数万屯于霍邑、左武侯屈突通屯兵河东,阻击李渊。
李渊的军队到达霍邑,就遭到了宋老生的阻击。李渊行军的道路狭窄,又赶上天降大雨,李渊觉得老天爷好像不助自己,于是有了撤军的念头。
秦王李世民得知后,来到李渊帐篷外大哭,李渊听闻后诧异,派人将李世民带进来问到:“为何如此痛哭?”
李世民对李渊声泪俱下的说道:“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在于目前,儿焉能不哭。”
李世民的意思就是:“如果今天我们撤军了,那就是失败就在眼前了,怎么会不哭?”就这样,李渊经过思索,便打消了退兵的念头。
果然第二天,雨停了,唐军为抢占先机,派李建成率几十名骑兵在城下叫嚣,引宋老生出城。当宋老生出城后,李世民便带兵居高临下从山上冲下来。
宋老生急忙回城却发现城头上已经飘起李渊的大旗。随后城门紧闭,宋老生被唐军围歼致死。
攻下霍邑后的唐军,几乎在没有遇到任何有效的抗击。加上一路上李渊的宽以待人,让很多能人都投奔而来。
打到长安城下的李渊,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而此刻守在长安的隋军不过万人,很轻松的便拿下了长安城。
就算如此,李渊也并没有直接称帝,而是立个傀儡皇帝,自己独揽朝政。但这个局面没过半年,也就是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逼死。
正君一死,这个了李渊大好机会。短短两个月后,李渊立的傀儡皇帝被废,李渊登基称帝,改国号大唐,定都长安,从此长达400多年的分裂时期彻底结束。
可以看出,李渊当时为了能推翻隋朝,不惜向突厥称臣借兵,的确是有很大魄力。然而这只是口头上的协议,并没有真正做出割地的行为。
直到李渊在霍邑城遇阻,准备撤兵之时,受到了李世民的哭谏,才有的最后大唐的成立。种种可以看出,李渊并非是一个平庸之人。
李渊之所以其建立唐朝之后会变得不理政事,这与前段时间流行的刘皇叔段子很相像,那就是:“我打了一辈子仗,享受享受不行吗。”这么一想,还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李渊推到隋朝,建立大唐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读史可以鉴今,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事情,面对什么困难,不到最后关头,不要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