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自媒体喜欢把明朝的藩王制度套用到皇帝头上,最典型的就是吹捧明世宗朱厚熜,说他是按论序上位的天选之子,是当时唯一的选择,还以此发明出“兄终弟及”的新解释——哥哥一支绝后了就轮到弟弟一支。
就离谱!
稍微懂点宗法知识的都不会这样曲解兄终弟及的含义,而真正了解明朝宗藩传承的,也说不出论序是朱元璋制定的话。
建议有这些认知的童鞋去认真读读《皇明祖训》,既然要把《皇明祖训》奉为圭臬,就不能不了解其中义、而去想当然耳的歪歪吧!
猴格曾和朋友说,想专门写一篇明朝皇帝和藩王所遵循制度的区别,就是拖延症发作没有动弹,然后呢,最近又连续刷到几篇更是令人惊愕的明朝文章。
这一轮新的文章,不是拿宗藩论序的事例去套到皇帝头上,也不是拿元嫡子朱允熥来否定继嫡子朱允炆的合法性,而是把明朝藩王需要遵循的待嫡制度,去套到明朝皇帝头上,俺竟无语凝噎。
所以就想撰文,和几位作者商榷一二(本来想艾特几位作者呢,思索再三,不知道人家有空回应不,还是不艾特吧),明朝皇帝到底要不要执行藩王的待嫡制度?
首先,先简单归纳一下、把藩王待嫡制度套用到皇帝头上的几位作者的观点:见图片内容。
以上图片四点内容就是几位作者的观点,他们认为明朝皇帝也要遵守藩王们的待嫡制度,只不过被明宣宗坏了规矩。
那么,朱元璋真的有规定明朝皇帝要遵循和藩王一样的待嫡制度吗?一起来看看祖训关于待嫡的内容:
《皇明祖训》·职制·凡封爵: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王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亲王次嫡子及庶子,年及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子孙未封者皆称王子、王孙,言语皆称裔旨。)
这段内容一共有四点:
其一,是制定皇太子一家的封爵,皇太子的嫡长子就是法定的皇太孙,但需要注意一点就是,祖训并没有明确规定册封太孙的时间和太孙的年龄。
从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才册立朱允炆为太孙的行为可知,他还是严格遵守周制“家无二主,亦无二副”、“有嫡子无嫡孙”的规定,所以才在嫡子死后册立嫡孙。
皇太子的次嫡子以及庶子们,年及10岁就封郡王,太子之女都封郡主。
其二,是制定亲王家的封爵,明确规定亲王嫡长子年及10岁,就要被立为王世子,禁止以庶夺嫡。
其三,制定亲王要遵守的待嫡制度,亲王年过30岁还没有嫡子,庶子只能封郡王,等亲王和王妃年过50还没有嫡子,才能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其四,亲王的次嫡子以及庶子们,年及10岁封郡王。
从《皇明祖训》这四点内容看,很显然,祖训规定的待嫡制度只是针对藩王的,和未来皇帝的皇太子,没有一毛钱关系。
那几位作者在写文时,也都引用了《皇明祖训》的“待嫡”内容,但却偏偏无视祖训明明写了“如王年三十”、“待王与王妃年五十无嫡”的话。
反而含糊其辞地说“皇帝也是朱家的人,老朱家的宗位传承怎么能弄出两个互相抵触的规则出来”?
以及“虽然祖训没有规定天子这个皇家大宗的立嗣原则,但透过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之语,及宗法制的惯例,明皇室最初应当也实施待嫡制度的”。
对此,猴格建议他们去看看《大明会典》上关于文官、武官、乃至土司们的恩荫、承袭是不是都各具特色。
还有一位作者认为:
如果明朝皇帝严格遵循这一制度,根本没有后来的那么多是是非非,感慨明宣宗突破了嫡庶界限,不论嫡庶,只论长幼,使所有皇子在继承权上处于同一起跑线。
······
这些说辞,显然是不严谨的,如果只是为了流量收益而写的水文,俺倒也无话可说,但从几位作者的行文看,显然是有史学功底的,不知道为何如此曲解明朝藩王的待嫡制度?
众所周知,明朝的帝位传承,是三代以来最恪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有嫡子就立嫡长、或者事实上的嫡长,无嫡子就立庶长、或者事实上的庶长,皇子们在继承权之前,可并没有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是“生而有之”啊!要看你的投胎技术了。
用沈鲤的话说,“立子以嫡,立庶以齿,自古已然”(沈鲤《亦玉堂稿》卷一·请并封恭妃疏),非嫡非长的,谁给你在同一起跑线啊!
通过上面引用的《皇明祖训》内容可知,祖训上列的待嫡制度只是针对藩王的,皇帝太子并不在适用之例。
明朝皇帝不采用藩王的待嫡制度,并不是说他们不用恪守嫡庶规矩,而是因为大明皇帝要守的规矩,比大明藩王们的待嫡制度更为苛刻。
在明朝,藩王们是可以在婚前生育庶子女的,但大明皇帝们却不允许有此操作!
大明皇帝们在明面上,必须在大婚册立皇后以后,才能去睡嫔妃,且在皇后没有生育之前,嫔妃们是没资格生庶子女的,除非皇后在婚后几年也没生出一个蛋来,比如英宗钱皇后。
明朝皇帝们遵守的这个不成文规矩,其实就是为了保证每一代皇帝的嫡长子,都是从皇后肚子里爬出来,也是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一种手段,这可比藩王们要守的待嫡制度更为严苛。
简单来捋一捋明朝帝王们都有谁执行这个不成文制度:
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三位就不说了,他们仨不但在即位前结婚,且都生育多个嫡子,所以可以略过不提。
看大明第二代皇帝朱允炆,他是在洪武二十八年、18岁时大婚,并于次年、19岁时生育嫡长子朱文奎,让他祖父实现四世同堂。
再来看宣宗朱瞻基,他是在永乐十五年、19岁时大婚,同时娶纳妃、嫔各一。
太孙妃胡善祥一直没有生育,到永乐十八年才生育嫡长女顺德公主,隔一年又生下嫡次女永清公主。
皇太孙结婚五六年、已经23、4岁了,居然还不见儿子的影子,别说宣宗着急,他祖父、他爹也得着急。
这时候,和胡善祥一起嫁给宣宗的太孙嫔孙氏,才被放开生育权,于永乐二十二年,为宣宗生下第三女常德公主,并于宣德二年生下庶长子朱祁镇。
此时的宣宗已经29岁,才喜获大胖崽,自然要抬举这个来之不易的狗儿子,所以,没生出儿子的胡善祥只能悲剧逊位,为孙氏母子腾位置。
世人都同情胡善祥无过被废,但客观地说,在封建专制的大明朝,作为一个首位无子的皇后,在婚后十来年,都没生出儿子来,即便是现代社会的某些重男轻女家庭里,对婚后几年没生儿子的儿媳妇,恐怕态度也会有变化的,何况万恶的封建时代呢。
所以,胡善祥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不能说皇家以及宣宗没给她机会。
人家明宣宗可以理直气壮地吵吵:虽然朕的确违背过让宦官识字干政的祖制,但网络发明家给朕扣的这口锅,朕表示不背!!!
接下来再看英宗朱祁镇,他是在正统七年、16岁的时候大婚,迎娶同样16岁的钱皇后,和钱皇后一起进宫的,还有魏德妃和周贵妃等人。
钱皇后和胡善祥一样,同样是婚后四年无育,眼看英宗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都生出庶长子了,时为后宫老大的孙太后不能不着急,或许她还会在心里埋怨婆母仁宗张皇后:看看你选的胡氏、钱氏,不是光生闺女,就是连闺女也不会生。
大概在孙太后的默许下,后宫其他妃子的生育权就此被放开,争气的周氏很快就在正统十一年生育重庆公主,又在次年生育庶长子朱见深;万氏则在正统十三年生育二皇子朱见潾,十四年生育三皇子朱见湜······
而英宗之后的景泰帝朱祁钰,因为是藩王出身,所以他不用像皇帝一样为皇后守身,而是在与汪氏结婚前,就生下庶长子朱见济。
因此,景帝汪皇后是大明皇后中唯一一个进门就喜当妈的,也怪不得她心气不顺了。
到明宪宗时,这位童鞋是典型的恋爱脑,为了万大姐儿不惜废后,别说让他和皇后去生娃了,这也就是万大姐年龄真的大了再生不出,假如她的皇长子真要健康长大,估摸着继后王氏也是被废的命运。
之后的孝宗武宗父子也可以略过不提,孝宗玩一夫一妻游戏,武宗则很可能是身体有疾,所以,哪怕他四处拈花惹草、男女通吃,也没生出一个娃来,反正武宗没娃的锅,人家夏皇后可以不背。
再然后就是世宗朱厚熜,在嘉靖元年就册立陈皇后,同时进宫的可不止一个陈氏啊,但陈氏也是婚后七年才怀孕,还被恶毒丈夫踹流产、愤慨而死。
陈皇后的继任,是以妾扶正的张皇后,也是四年不育,已经25、6岁的朱厚熜才放开嫔妃们的生育权,后宫阎氏在嘉靖十一年底怀孕,嘉靖十二年生庶长子朱载基,但才满月不久就夭折了。
到了嘉靖十三年,朱厚熜又废掉张皇后,另立方皇后,这位视规矩为无物的奔三渣男,再不管什么嫡庶不嫡庶,开始广选嫔妃努力耕耘,庶出儿子们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头来。
自从朱厚熜破坏明朝皇帝需要遵守的这个不成文规矩,(有些人别咬宪宗皇帝啊,人家是为了爱情),他这一系子孙基本都不遵守了。
穆宗朱载坖在嫡长子夭折后,没有给继后陈氏生育的时间,就让庶出的儿子冒出来;
神宗朱翊钧在王皇后生育嫡长女后,就因为偷吃而意外让庶长子降生;
光宗朱常洛同样没等嫡妻生育,就让庶长子出世;
木匠熹宗朱由校大婚不到两年就生了庶长女。
在这里要表扬崇祯童鞋朱由检,堪称他们这一支中的唯一清流,和周皇后连生三个嫡子后,后宫才有庶子降生。
可以说,明朝皇帝遵守的——皇后没生育不许嫔妃生——的规矩,远比藩王遵守的待嫡制度更严苛。
藩王可以在婚前生庶子女,但皇帝就必须在皇后生育后,才能生庶子女,除非是皇后生不出、或者皇帝对皇后没性趣、心知肚明生不出嫡子来。
为什么明朝有这样不成文的规定?其实就是因为祖训那句“须立嫡母所生者”才产生的这个规矩。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不是也算另类的待嫡制度吗?
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还就是“待嫡”比较合适,但是,皇帝这个待嫡,和祖训规定的藩王待嫡制度,明显是不同的。
藩王们在嫡子出生前,是可以生庶子的,只有在确立继承人时,才会待嫡,直到王妃年过50岁还没有生出嫡子时,才可以立庶长子为世子,这是藩王的待嫡制度。
但皇帝就不一样了,他婚前不能生育庶子,必须在婚后给皇后留下生育嫡子的时间,或三年或五载,直到皇后确实生不出来、且皇帝年龄愈大时,后宫才允许庶子蹦出来。
而且,在册立皇太子时,如果没有嫡子可立,就册立庶长子、或者事实上的庶长子为皇太子,不管皇后的年龄是否超过50岁,也不再等待皇后是否能老蚌生珠生育年幼的嫡子。
所以,藩王的待嫡制度,怎么能扣到皇帝头上、来拉低皇帝的逼格呢?
那么,皇帝为什么不用像藩王那样、等到皇后年过50岁还生不出嫡子时,再立庶长子为皇太子呢?
那是因为嫡、长并重,有嫡立嫡,没听说过天子无嫡而待嫡;有长立长,没听说过天子有长而虚长的,如果真因为没有嫡子而待之,将置长于何地?将定储君于何年?长久不定储君,不怕人心浮动、于江山社稷不利么?
那为什么藩王可以那样待嫡,皇帝就不可以呢?
那是因为藩王没有黎民和社稷的责任,所以可以专注统绪,既然重统绪,就不能让庶长越过嫡子,所以,世子之立可以迟缓,但朝廷则不然。
皇帝是宗庙社稷万民之主,皇太子就是宗庙社稷万民之副主,储位不可久虚,皇帝不可长久无副,所以成年帝王一旦即位,就迅速册立太子,即便没有嫡子,也要册封庶长子,就是为了避免争端,稳定社稷宗庙。(最关键的是皇后要能生就早生出嫡子了)
如果让皇帝和藩王那样待嫡,恐怕会遗祸无穷,没有嫡子又不立长子,那么所有众子都可以谋夺太子之位。
一旦遭遇皇帝驾崩,谁能保证不会出现诈称遗诏祸害大秦的赵高?谁能保证不会出现贪图幼年祸害大汉的阎显?谁能保证不会出现小纸条出宫交结宗藩祸乱统绪的事发生?
就是因此种种,三代以后都是奉行嫡长继承制,有嫡子立嫡子,无嫡就立长,《传》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君不见鲁漆室女忧鲁君老、太子幼?君不见石虎废长立幼嫡、身死国灭?
如果盲目让皇帝待嫡,最后生出嫡子也就罢了,要是生不出嫡子呢?难道就不立东宫了?一旦出现祸事,让皇帝怎么见祖宗?何以谢天下?
所以,把藩王的待嫡制度,强行扣到明朝皇帝头上,要么是真不懂规矩,要么就是那啥啥哦!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史孟麟《恭撰条议以便圣览疏》、《东林列传·卷二·顾宪成传》、《大明会典》、《皇明祖训》等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