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自从被母亲武则天接回京城,虽然被立为太子,可是锋芒早已被抹去,早已经没有第一次当皇帝时的那种鲁莽与胆量了。整日战战兢兢地在宫里做着太子。真到神龙政变,李显看到扶持自己上位的那些人,仍然不敢主动去面见自己的母亲,后来只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一个男人的脸面毕竟还是重要的,在这些人的拥立下,李显率领众人逼位武则天,终于迫使武则天让位,而武则天看到曾经被自己打压得老老实实的儿子竟然敢造反,很伤心地对儿子说:“我既然都把你从房陵接回来,又立你做了太子,未来这天下的接班人理所当然必定是你,可是你却由着这“五贼”胡来,把我逼迫至此。”
武则天已经老了,这时候支持她的人也不敢任意胡为,嗜权如命的武则天一旦失去权力,连自己最宠爱的张氏兄弟也不能保护,真可谓是晚景凄凉,那么能把叱咤风云的一代女皇武则天扳倒的“五贼”到底是谁?为何他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呢?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
一、
张柬之是一个大气晚成的人,是一个奇才,据说他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国子祭酒
为何狄仁杰会如此用心推荐他呢?一方面是因为张柬之确实才能出众,是一个很好的相才,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另一方面,狄仁杰是有私心的,虽然狄仁杰很受女皇的重用,但是他内心还是忠于李唐,希望武则天最后能把江山还给李唐,可是自己年龄大了,可能等不到那个时候了,怎么办呢?狄仁杰知道张柬之的为人,这个人和自己一样是忠于李唐的,而且这么有才能,只能寄希望于他啊。于是极力推荐他。事实证明狄仁杰的眼光是不错的。作为神龙政变的首席功臣,张柬之被升官封王,受到李显的格外重用。但是张柬之的好日子并未过多久。原因是神龙政变,看似针对的是武则天,但是实际上也是针对着拥护武则天的那帮势力,比如武三思等。遭受打击报复,那是早晚的事。后来韦皇后与武家势力反扑,张柬之先后被罢免官职,流放泷州。最终,张柬之忧愤而死在流放地。终年82岁,和武则天活的时间差不多,可以算高寿了。
崔玄暐年轻时以学行著称,深受叔父秘书监
崔玄暐为官清廉,据说与他的母亲有很大关系,有一次,他的母亲卢氏曾告诫他道:
在神龙政变初期,李显虽然表彰和重赏了崔玄暐,但不久他的宰相之位就被免去。唐中宗听信武三思谗言,贬崔玄暐为
敬晖的名气不如张柬之与崔玄暐,他可以说是从基层干起来的,也是因为武则天的提拔,他早年以
神龙政变成功了,他也被封为郡王,便是好景不长,后来遭到
敬晖虽然为官清廉,可是却不识时务,据说当年武三思夺取大权后,曾经一起参与政变的
桓彦范出身还不错,为人慷慨豪爽,早年以继承的爵位被调任右翊卫,自己不断努力,位置也慢慢提升,后来,因狄仁杰的举荐,成为武周帝国的高级监察官员。他在任期间,最突出的功劳之一就是在周兴等酷吏死后,给武则天上了十道奏折,为被周兴冤杀的人申诉昭雪,最终得到武则天的批准,也正因为此事,他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成为那些拥护李唐宗室里的重要力量。
张柬之深知,要想以李唐取代武周,必须要尽早筹划,在武则天的周围安排上自己的人,从这方面考虑,因为政变需要,他被张柬之任命为掌管禁军的左羽林将军。同时,桓彦范还利用职务之便,处于太子李显之宫,暗中汇报政变的谋划。此后,桓彦范等人带着禁军簇拥太子李显闯入武则天居所迎仙宫,杀掉张氏兄弟。当时武则天对李显说人已经杀了,你回去吧。在此关键时刻,又是桓彦范站出来对武则天说太子是回不去了,请陛下传位给太子。可以说,他在政变里起到了打冲锋的作用。
唐中宗复位后,桓彦范因为参加神龙政变,被封为郡王。后来,唐中宗李显信任韦皇后,韦皇后效仿武则天干预朝政。桓彦范上表道
袁恕己早年曾任司刑
武则天到了晚年,虽然是一个长寿之人,可终究会去世,而且武则天已经明确了把皇位让给李唐,立了李显为太子,为何这些人还要发动政变呢?李显早一年即位与晚一年即位又有多大区别呢?此五人推动着李显发动政变,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是他们忠于李唐,希望政权早一点回归李唐,而武则天虽然明确归还给李唐,可是一日政权没有易手,后面随时可能会有变数。
(2)是他们可能也希望通过政变,使得自己成为新政权的有功之臣,而获得新政权的封赏。
(3)是他们受封建儒家思想的教育,一直以来认定男主外,女主内,天下由女人把持实在是违背封建伦理道德,牝鸡司晨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有可能,身为男子,他们希望早一天结束这种局面。归根结底,是他们脑子里的封建思想作怪。
为何他们的下场都很凄惨呢?这也很显然啊,历史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件频频发生,而且他们功高震主,也是令皇帝担忧的。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没有彻底清除敌对分子,给敌人以喘息和成长的机会,这五人最终都是命丧韦皇后与武三思之手。所以说权力斗争的结局就是你死我亡,权力的更替也是用鲜血铺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