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标究竟有多恐怖?他不死朱棣不敢造反,中国历史险些被他改写

朱标究竟有多恐怖?他不死朱棣不敢造反,中国历史险些被他改写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明朝的第一位皇帝,大家都知道是明太祖朱元璋。那么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谁呢?很多人可能一时间就想不起来了,有些人可能以为是明成祖朱棣,其实并不是。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孙子。

答案很简单,因为朱允炆是原本太子朱标的儿子,而朱元璋又十分喜欢朱标。可惜朱允炆继位后不久朱棣就造反了,最终夺取了皇位,朱允炆也下落不明,明朝历史就此进入了明成祖朱棣的时代。

事实上,如果太子朱标没有死的话,朱棣是绝对不敢造反的,而中国历史也可能会彻底改写,真的有这么夸张吗?了解一下太子朱标的经历,您可能就明白了。

朱标于1355年生于太平商人陈迪的家中,因为这会儿朱元璋虽然已经参加了起义军,但还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因此朱标会出生于一个商人的家中。朱标的母亲就是朱元璋的正妻,著名的皇后马秀英,当然这会儿马秀英还不是皇后,只是朱元璋的夫人。

但这一时期的继承法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主要家业由儿子继承,所谓嫡子就是正妻的儿子,对应的则是“庶子”,也就是小妾的儿子。所谓嫡长子继承法,也就是儿子中嫡子优先,嫡子中嫡长子优先,如果没有嫡子的话就是长子优先。

而朱标既是嫡子也是长子,是标准的“嫡长子”,可以说一出生就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所以说虽然这会儿朱元璋还不是皇帝,但没有意外的话朱标也注定将是朱元璋事业的继承人。而如果朱元璋当了皇帝,那朱标就必然是太子,可以说朱标从一开始就已经领先其他兄弟了。

到了1360年,朱元璋还只是众多割据势力之一,还在征战各地的时候,就已经让宋濂等著名学者担任朱标的老师,让朱标从小接受儒家教育了。朱标的起点不但远远超过了朱元璋的起点,甚至还超过了此前许多太子的起点,可以说朱元璋为了朱标的教育是费尽了心思。

到了1364年,朱元璋在南京自立为吴王的时候,就正式把朱标立为世子了,这是正式确定了朱标的继承人身份,这一年朱标才9岁。可见朱标不但出身高贵,而且小时候的表现也让朱元璋很满意,这才将他立为继承人。

1368年,朱元璋终于在南京正式称帝,建立了明朝,而朱标也被正式确立为皇太子,开始他漫长的太子生涯。朱元璋此前就对朱标的教育相当关心,到了此时更是倾尽全力给朱标准备了一套“豪华阵容”来辅佐他。

除此之外,朱标的“教师阵容”还有: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以及胡美、廖永忠、李伯升、赵庸、王溥、杨宪、康茂才、张兴祖、吴祯、耿炳文、邓愈、汤和、刘基、章溢、文原吉、范显祖等一大批人,还包括之前的宋濂。这些人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是当世之人才,现在朱元璋让他们都来辅佐太子朱标,可以想见朱标的成长环境有多好。

当然,这些都是客观条件,要想真正成为人才,朱标自己也得上进才行。而事实也证明了朱标确实非常努力,也很有能力,并没有读书读成书呆子。他经常向老师们请教,他的老师们也不是那种传统的腐儒书生,也都是很有才能,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

在老师们的教导和朱元璋的言传身教下,朱标迅速成长起来,有了独立处理政事的能力。到了1377年,朱标22岁,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朱元璋就让他帮忙处理国事,“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而朱标的处理方法也总是很受欢迎,深得人心。

朱标此前的老师宋濂后来告老还乡,但儿子却卷进了谋反案中,朱元璋就要进行株连,想把宋濂杀掉。朱标苦苦哀求,说谋反的事情宋濂并不知情,更何况他还担任过我的老师,还是放过他吧,最终朱元璋只是流放了宋濂,没有杀他。

朱标的兄弟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都曾经犯过错,激怒过朱元璋,朱标也多次为他们求情,恳请朱元璋从轻处置。这让朱标在兄弟们中间获得了极高的威望,也深受尊敬。

朱元璋便说:“我杀这些人,就是为你除去这根棍子上的刺啊。”

谁料朱标并没有像平常那样表示认同,而是平静地说了一句:“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

这句话意思很直白,也就是皇帝要像尧舜那样的明君,臣民才会是像尧舜时期那样的臣民。简而言之就是皇帝怎么样,他手下的臣民就怎么样。你自己不行,怎么能怪别人?

朱元璋大怒,抄起椅子就朝朱标砸去,朱标也很灵活,几下躲闪过去,很快就逃掉了。不过后来朱元璋仔细想了想,感觉朱标说的还是有道理,两人还是和解了,直到最后一刻,朱元璋还在怀念朱标。

朱标所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依据的。事实上朱元璋立下了驱逐蒙古统治者,建立明朝的不朽功勋,但同时也确实犯了许多错误。滥杀功臣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他还实行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不良政策。

这就导致了一个滑稽的现象,普通农民有权利购买奢侈品,但他们根本买不起。商人们能够买得起奢侈品,却没有权利购买,这种政策导致商品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比如禁海令,唐宋元三朝都长期对外通商贸易。但朱元璋为了稳定统治,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海盗入侵,下达了禁海令,禁止民船出海贸易。但这却导致海洋贸易受到沉重打击,许多沿海居民失去了生计,海盗反而更多了。

比如户籍制度,这个户籍制度跟后来的可不一样。明朝时的户籍制度是用于划分地位和等级的,并且世代相传。比如军户,世世代代只能从军,比如匠户,世世代代只能当工匠,比如盐户,世世代代只能煮盐。

这些被划定了户籍的人只能干户籍内规定的事情,不能转业,更不能辞职,而不同种类民众之间的通婚和交往也受到严格限制,违者将受到严惩。这种制度极大地打压了民间的创造力,并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而朱标在实践中深感这些制度的不合理,曾多次向朱元璋上书进谏,请求改革,却未能实现。但朱标并没有放弃,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他还是尽可能坚持宽容的原则,并立志做一名关心民情的君主,这一点得到了许多大臣的好评。

可惜,天不假年。1391年,朱元璋为了稳定西北,促进西北发展,可能也有向西北扩张的意图,打算迁都陕西,可能会定都长安,也可能会定都陕西的其他地方。

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出于对朱标的极度喜爱,并没有安排其他儿子作为继承人,而是安排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皇长孙作为新的太子。朱允炆继承了朱标的部分特质,也对朱元璋十分恭顺,但他的威望显然远不如朱标,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尤其是燕王朱棣也对这一决定很不满意。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这种不满还能被暂时压制。但朱元璋去世后,这种不满瞬间爆发出来,各地藩王蠢蠢欲动,很多人都是朱允炆的叔叔,不服这么一个“黄毛小子”登上皇位。

朱允炆为了稳定地位只能大力“削藩”,但此时朱元璋此前滥杀功臣的后果显现出来,由于缺乏得力的大臣辅佐,朱允炆在削藩过程中犯了一系列错误,最终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宣称要“奉天靖难”。在经过三年的“靖难”战争后,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不知所踪。此后朱棣竭力抹黑朱标和朱允炆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是这二人名声不太大的原因。

因此靖难战争很可能会被避免,明朝不会经历这一内战,而是会将精力继续放在对外扩张上,可能会继续北伐蒙古,也可能会东征日本,也可能会继续在西南扩张,或者向南洋挺进。同时朱棣为了造反夺权而放弃了北方的大片领土,朱标如果能继位的话这些事自然也不会发生。

并且,朱标如果能继位,必然会继续进行此前的一系列改革和本来就在筹划的迁都事宜。明朝可能会迁都长安,或者在陕西营建新的首都,从而促进西北地区的大发展。这一时期河中草原和咸海一带依旧富庶,明朝可能会更着重于西征,进军到咸海一带。

此前对商人的打压和禁海令可能也会被废除,户籍制度将进行改革,明朝将进入一个大发展时代,而中国历史的发展也将完全不同。

尽管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还是应该还朱标一个公道,而从史书中挖掘真相正是历史学家的任务之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标的,历史,中国,朱标,儿子,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宋濂,太子,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标的,朱棣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标的,历史,中国,朱标,儿子,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宋濂,太子,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标的,朱棣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标的,历史,中国,朱标,儿子,明太祖朱元璋,朱允炆,宋濂,太子,朱棣,观点评论,朱元璋,朱标,朱允炆,朱标的,朱棣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