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从三星堆重启挖掘 工作以来,至今 没有挖出甲骨文 ,这对于研究夏代纪年的人 来说, 无疑是当头一棒 !对验证5000年华夏史的人来说 , 也是个不好的兆头!三星堆断代只有3200年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 ,更是一件十分失望 的事儿!
但是,对于追求科学精神的人来说 ,未必是一件坏事 !因为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对历史不夸大,不掩饰,而以平常心来面对! 这才是文明人应有的理性态度 !所以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态度谈谈夏代纪年和重启妇好墓问题!
缘起
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许慎的《说文解字》是造成甲骨文解读失败的罪魁祸首!尤其是郭老把妇好定为“女人贵妃”之后,更是造成夏代纪年混乱的直接原由,其罪大焉 !而周人在甲骨文上作的手脚(商王女变周王好)简直就不要不要的了!
混乱原因当然很多,但首要一条是时间!汉代距殷商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文字的擅变至少经过三次巨大浩劫 :
第一次是商汤灭夏,即三星堆坑埋夏祖颛顼面具及礼器事件及石峁皇城台墙垒夏人礼器事件,让夏王母(西王母)死无对证;
第二次是周武王伐纣,即妇好墓坑埋甲骨卜辞事件及宅兹中国成周事件,让妇好墓是商是夏是周扑朔迷离,迷雾重重;
第三次是秦灭六国,即焚书坑儒及统一六国文字事件,让甲骨文和铭文及山海经彻底失去本来面目…
这三次浩劫, 把甲骨文的本意和字形搞得面目全非了! 而汉代许慎, 他除了主观臆断之外,又缺少商代铭文在中间的参考作用,造成说文解字普遍硬伤!换句话说 ,如果要解甲骨文 ,必须先从商代铭文开始解,而不是从汉代小篆开始, 这是最核心要点。孙子(小篆)解爷爷(甲骨文),中间爸爸(铭文)表示不服!没有铭文搭桥,汉字解甲似是而非!中间总象隔着一层面纱…
第二条,具体落实在考古工作上, 就是 彻底否定郭沫若对妇好墓的判断 。改变对妇好的身份判断:一个女人,武丁60多位妃子之一,能文能武 ,伐巴平羌,擅长祭祀 ,怀孕三十多次 不见续后,得一点儿小恙儿,也要占卜一下 !死后还三次冥嫁先帝,简直把“在祀与戎”的甲骨文玩弄于鼓掌之中… 尤其是妇好,似是武丁中兴得力名将,却在史记(包括古本竹书和先秦诸史)中没有一字记载,这种互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不仅不符合史物铭三结合的考史原则,也根本不符合考古事实本身,满墓的各种铭文礼器都成了摆设,成了妇好化妆品,这岂不是荒唐吗?所以必须彻底放弃!也许夏代奥秘就藏在这些铭文里边…
第三条,必须重新树立 王国维的二重考史原则:“用商代的文物来解商代的文字 !”进一步用史物铭三重证据来锁死夏代纪年 ,这才是最根本的方法!绝对不能再用汉字!否则金文母就是下场!男人变女人! 商王变贵妃! 西王母变女巫 !夏商周历史也就被彻底掩盖了!
注意 不是篡改,而是掩盖! 这就是王朝更迭造成的原因! 也是文字在时间中轮转造成的!更是历代史家整理时造成的!
当然,这中间的问题千差万别 ,不能一概而论!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因素 ,但主要 是人为因素!尤其是对文字的会意标准不同 ,造成错误和混乱。所以说,重新树立甲骨文破译的标准是当务之急 !
第四,二里头三星堆没有挖掘出文字,尤其是甲骨文 ,这是最大的危机!让我们根本无路可走!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回头重新反思殷墟问题,是不是遗漏了什么!因为妇好墓是最贴近夏代纪年的古迹!尤其有甲骨文和铭文,这是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似乎当代专家对此并无意识,甚至好象根本就浑然不知,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妇好案是什么乌龙茶案!还完全陶醉在郭老对妇好这种划时代的史学判断中!一去50年,至今未醒!
妇好墓铭文一共是13类! 包括颛顼世系的二帝三司三启三王二后,即颛顼帝喾司徒司空司马,夏启商启周启,夏王商王周王,后马后稷,时间是公元前1800年,如图所示:
没有达到4000年程度,距离5000年更是奢望! 这是真正的夏代纪年!虽然期望值落差很大 ,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而夏商周断代表最大的问题就是直接引用 古本《竹书纪年》,没有考古证据 支持。虽然画了大大的4000多年面包,但仅仅是画饼充饥而已!
错用许慎的《说文解字》 , 把铭文母变成汉字女, 把商王面具双眼当成女人两乳 ,致使郭老把妇好断成女人贵妃,造成夏代历史五十年混乱认识,至今贻害无穷,尤其是夏商周断代表错误及二里头三星堆属性不清!这是新中国文字考古史最大的乌龙案件 ,得不偿失!
所以重启妇好墓,重启铭文断代,是解开夏代纪年和甲骨文奥秘的水到渠成的结论。网友董泽蛟说,“甲骨文字识读,笔划逻辑根符源义。因为笔划生成根符,根符生成文字。根符文字不是汉字,文字不读汉字,文字象形会意,汉字整体认读。
部首女不是汉字,象跪读贵,表示君主贵族。子为地支第一,表示帝子。所以是王族。子姓商族乃帝子王族。婦,帝也。后母辛宗,后,帝也。母,牧也,王母,牧边牧育,母最凶。妇好就是西王母。辛,有莘氏,莘,艹表示根苻。甘肃辛氏、李氏乃陇西贵族。陇东庆阳夏氏,陇南后氏都是上古氏族。”
我的评价是:
他对“根符”概念提出,对解读汉字是很有力量的,但对甲骨文来说仍有“汉味儿”,引申义太强,并不彻底!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涉及象形文字的起源问题,仍然是用汉字表字根,这是偷换概念(换汤不换药)之举!必须用铭文彻底代替汉字才是根本出路。也就说要用商代铭文去解读甲骨文,而不是用汉代小篆解读甲骨文 !
任何概念不能离开具体历史环境 来生存,任何空中留楼阁式的概念并不存在!这是当代考史专家都犯的通病, 也是历朝历代史学家犯的“职业病 ”,所谓“同行是寃家”,考史专家PK考古专家是天生的冤家路窄!所谓考史问题最终必须用考古文物加以清理!用文物代替文字,把文物和文字完全统一下来 ,才是最终出路!
也就是说,每个铭文都是象形文字,代表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一字一象,一象一字),别无二义!就象妇好中的帚, 就是颛顼图腾, 女就是颛顼面具继承人 !子就是子孙!司就是颛顼后人,母就是颛顼面具,西王母就是颛顼后王,没有二义!不是概念 ,是具体人物 !创造妇好铭文的人 就是颛顼后人(夏后氏周人)!这就是妇好铭文的起源, 别无二义!
达到这个阶段,才算见了甲骨文老家了,真正找到那个文字的原产地和原始面目了! 就仿佛找到了黄河的源头 ,不过是一条清澈的小溪!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具体解释一下,比如金文“司”,即手捧太阳之象,在妇好墓中专指颛顼(高阳氏)后人之义,与“后”没有关系,只是汉字“撞脸”罢了,至于“拉郎配”更是十分荒唐!金文“母"即面具,双点即双目!非女人双乳!这也是许慎拉郎配结果,但根子在周人灭商(商王女变周王姓)之中!最后附录妇好墓铭文解读中的颛顼夏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