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山东老年大学创立以来,我国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第40个年头。目前,老年教育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已达76296所,与2017年统计的62161所相比,增加了14135所。参加学习的学员从初创时期的900余人,增至目前的2000多万人,包括远程教育注册学员1000多万人。近年来,各地老年大学的招生情况火爆,呈井喷式上涨。这说明,我国的老年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老年大学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中国特色老年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老年大学已经从当初的简陋校舍或者租借场地办学,到今天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校园,构建起了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办学网络以及以企业、军队、高校、民间及养老机构等办学为补充的老年教育体系。
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性质主要以政府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县级以下办学为主,形成了省、地级市、县、乡镇、村均有老年大学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老年教育机构网络,达到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中“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至少应有一所老年大学”的要求。
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老年教育已经形成了具有15大门类、61个专业、298门课程的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推出了《培育和树立积极老龄观》等5本通识类教材,指导各地老年大学不断丰富课程类别,深化老年人学习特点研究,加大特色课程建设和区域特色文化挖掘,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功能、开放式的老年教育立体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
课程是实现老年教育办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是对教学各个环节的综合规划。我国多数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五类:休闲艺术类、养生保健类、生活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信息技术类。
近年来,各地老年大学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基本遵循,在推进课程供给侧改革上持续发力。
与课程建设相匹配的是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全国各省市的老年大学积极采取措施,扩大老年教育师资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提供各类培训机会,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加快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素质优良,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教学和管理队伍。
推动老年教育规范化、优质化
近些年,我国老年教育标准化创建工作启动,开展全国示范校标准培训和达标评审认证工作,完善老年大学相关团体标准。现申报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的有400多所,有效推动了老年教育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时积极探索老年大学“康养游学”一体化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老年大学“游学养”品牌项目。
从去年以来,各地老年大学准确把握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教育的学习内涵;组织开展专题学习,如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健身、交流讲座、展演、赛事等活动,引导广大学员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积极看待老年生活、积极看待生命全周期健康状态,争做新时代“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
如今,人口的加速老龄化带来老年教育需求的快速增长。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明确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编写老年教育相关教材、搭建老年教育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全面加强老年教育建设。
面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及学习需求十分旺盛的情况,多地出现“一座难求”的现象,各地老年大学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扩大招生覆盖面,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老年教育发展成果。他们的普遍做法是,调整招生政策,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网络招生与管理以及推动办学向基层延伸。
今后发展老年教育,需要各方齐心协力。国家要加强顶层设计,描绘老年教育蓝图,各地出台地方规划,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地方要制定法规条例,保障老年教育有法可依。行业内开展标准化建设,推动老年大学规范化发展,办学格局多元发展,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在课程建设上,要多元也要兼顾个性,教学走向规范化和优质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师资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